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臨淄的歷史名人和故事。

臨淄的歷史名人和故事。

臨淄,原名迎秋,因東臨淄河,被齊獻公改名為臨淄。

何姿

淄河也叫淄水或淄河。因齊國故城靠近資水,故名臨淄。淄河是山東的重要河流之壹,淄博第壹大河,臨淄人民的母親河。

何姿發源於東南部的太乙山、廬山,經博山、淄川、青州市流入臨淄區,再向北在廣饒縣匯入小清河,全長122公裏。河流到達臨淄42.5公裏,流域面積227.1平方公裏。河床壹般寬500-800米,最寬超過1公裏。

上遊支流眾多,河岸峰高、落差大、泄洪快,最大功率2030立方米每秒。因為它的河床沿著山坡上的斷層層延伸,所以它漏了很多,所以它被稱為“何姿十八漏”。雨季山洪爆發,巨浪翻滾,汪洋驚險,令人望而生畏。夏天,涓涓細流靜靜流淌,沙底可見,魚鱗遊動,兩岸柳樹輕撫,讓人心曠神怡。

臨淄歷史悠久,太古太昊伏羲家族崛起於齊國。也是五帝之壹的顓頊萊文家族的古墟。在少昊的世界裏,以鳥為圖騰的雙鴿部落就生活在這裏。

虞舜時期,曾有姬姓部落在此居住。殷商時期,有壹個姓姜的,叫伯伯靈,就住在這裏。商朝末年,這裏居住著壹個蒲鵠家族。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在的第二年,被任命為齊國的商。周朝建立齊國,統治營丘。它傳給了第六代胡公敬,他被迫遷都博古(今博興縣),以避免賴藝從東方入侵。公元前859年,七世獻王帶領營丘人殺了他的弟弟公戶,回到了營丘。因臨淄水,故改名臨淄。此後,臨淄壹直是齊國的首都,延續了638年。

自太公以來,姜氏歷經西周春秋,歷經31代,統治齊國六七百年,史稱。公元前386年(康公十九年),大夫田和遷居東海康公,篡權自立。改變?城是安平,刺城變作畫。歷經八代君主,齊國統治了160多年,史稱田齊。公元前284年(王赦三十壹年),燕攻陷七十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臨淄歸燕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單復齊,立襄王敕令,回臨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實行郡縣制,後設臨淄郡。屬祁縣,轄臨淄。秦楚戰爭時,田氏先後以費、假、城、都、榮、廣、恒七人統治臨淄。

楚漢開戰,韓信破齊,割地廣,居臨淄。劉邦封韓信為齊王。

西漢沿用秦制,仍設臨淄郡。公元前201年(漢高祖第六年),重建諸侯王國,立子妃為齊王,顏思為王、、孝王、等喪,先後統治臨淄。公元9年(新朝元年),王莽篡漢建國,以境內多位君王的墓葬為名,改稱祁陵縣。公元25年(東漢建武元年),劉秀滅王莽,改稱臨淄,後成為漢齊都城。

三國時期,臨淄郡屬魏,劃歸祁縣,青州刺史、祁縣太守仍以臨淄為治所。

晉朝時,臨淄縣屬青州齊國。臨淄是齊國的首都,青州刺史也在這裏統治。公元311年(永嘉五年),光縣(今青州市)並入臨淄縣,青州府遷至光谷市。祁縣太守仍轄臨淄。

東晉十六國,公元323年,後趙破青州,臨淄並入後趙;公元356年,前燕克光顧,臨淄歸前燕;公元370年,前秦滅前燕;公元394年,後秦與先秦;晉朝滅秦後,青州改為幽州,設立刺史鎮光谷城。後燕以光谷為都城,臨淄為光谷第壹城,殷為都城。

南北朝時,宋武帝克慶州占據了全部土地,建立了青州縣和廣川縣。臨淄縣先後隸屬於劉崧、小琪、北魏和北齊。公元420年(劉宋),在臨淄縣南部建立廣川郡,隸屬廣川郡;北面有壹重疊郡,屬渤海郡。高陽縣,位於中國西北部,屬於萊文縣。以上三縣均屬冀州管轄。其間,臨淄縣遷至東陽市(今青州市北關),青州刺史在此待遇,臨淄老城仍由縣管轄。公元556年(南齊天寶七年),臨淄郡及諸郡被廢,高陽郡除外,屬齊郡,仍轄臨淄城。

596年(隋開帝十六年),撤銷高陽郡,復置臨淄郡,其西北設潭水郡,兩郡均屬青州。公元605年,潭水縣並入臨淄縣,縣城遷至高陽鬼城,隸屬北海郡。

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改隸潭水、安平兩縣,屬青州。公元625年(武德八年),安平、潭綏水廢,於是臨淄成為北海郡的壹個市,後被劃歸黎平道。

五代十國時,仍沿用唐制。

北宋臨淄郡屬青州,晉代屬益都府。金曾經統治過臨淄。

1266年(至元三年),臨淄縣並入宜都縣。公元1278年(元十五年)恢復臨淄郡,仍屬益都道。元末臨淄老城廢棄,大路華池李忠明在老城南角,建新城。後來臨淄縣府都設在新城。

明清時,臨淄縣屬青州府。

1912年(民國元年),廢府、州、縣、路,臨淄縣屬膠東路。1927(民國16年)棄道制,屬省。

1937七七事變後,國民黨縣政府撤銷。臨淄屬於中國* * *產黨領導下的清河行政區。

1938 10月,建立常山、桓臺、臨淄、宜都四個邊境縣,原臨淄縣西部村劃歸本縣。1939 10月,建立伊(都)、壽(廣)、林(子)、廣(饒)四邊縣,臨淄縣二、三區淄河以東的村落劃歸本縣。同時,廣饒縣三區劃歸臨淄縣管轄。

1940年4月,益壽廣林泗邊縣撤銷,所轄臨淄地區歸臨淄縣。1942年,第二次建立義守廣林泗邊縣,臨淄二區、三區何姿東村歸泗邊縣。同時,二區分為東區和西區。同年7月,博興縣五區劃歸臨淄縣。1945年8月,宜壽廣林泗邊縣撤銷,臨淄地區歸臨淄縣。廣饒縣原三區、博興縣原五區仍屬原屬。

1944 1月,清河行政區與冀魯豫邊區合並,稱渤海行政區。當時的臨淄屬於渤海行政區的五個專署。1945,10到1948,12,屬於渤海行政區第三專門機構,1949,10,12,屬於渤海行政區清河特區。

1950年5月,清河區撤銷,臨淄縣劃歸淄博區。

1953年7月,淄博特區改為淄博工礦特區,臨淄劃歸昌濰特區。

1958至10至196110,臨淄並入宜都縣,仍屬昌濰地區。

1961年10月10日從宜都縣劃出,重新設立臨淄縣,仍屬昌濰地區。

1969 65438+2月16,臨淄劃歸淄博市,改為區制。1970 1以臨淄區名義正式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