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魯迅小說的代表作之壹,該作品中的主人公外號孔乙己。文章發表於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號,後編入《吶喊》,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第2篇白話小說。據魯迅資料記載此作出於1918年冬天。
孔乙己有著悲慘的遭遇。小說中的孔乙己這個名字是從小孩的描紅本子上取下來的,時間長了,大家就都這麽叫。魯迅先生評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壹言以蔽之,責人嚴苛,責己闊達,自私自利,立場靈活。細究其理,持之有故,然皆以辭詞恕己。不欲得其意,空取其辭詞,以此兩可之言而無窮之辯,終歸於為我所用壹途也。
《孔乙己》作者介紹:
魯迅(1881-1936),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亭,後改為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魯迅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後與《藥》、《故鄉》等小說名篇壹同收入小說集《吶喊》。毛澤東評價魯迅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評論家、作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的精神的發揚人。魯迅是20世紀中國的主要作家,是中國現代小說、白話小說和近代文學的奠基人之壹,是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之壹。
魯迅壹生的著作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論文、散文、翻譯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16本:《熱風》《墳》《華蓋集》《華蓋集續編》(1926)《而已集》(1927)《三閑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調集》(1932--1933)《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1934--1936)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真實地諷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面。
魯迅生於浙江紹興府會稽縣東昌坊口新臺門周家。周家做官經商,人丁昌盛,至魯迅出世,周家已分居三處,彼此照應,儼然大戶。魯迅的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由翰林改官,曾任江西金溪縣知縣,後任北京任內閣中書,對魯迅教育十分開通。魯迅的父親周伯宜(1861~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秀才,閑居在家。後因肺結核而死。魯迅的母親魯瑞(1858~1943)是紹興當地舉人魯希曾孫女,思想頗為開通,沒念過書,但以自修得到能夠看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