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春的詩句4句現代

關於春的詩句4句現代

1.描寫春天八段,四句的現代詩歌

我和春天有壹個約會 作者:焦桐

若不是雷聲提醒蟲鳴

我幾乎忘了

和春天有壹個約會

那遠在少年時就訂下的盟約

陰雨的季節太長

人間的是非太忙

春天,是否也壹樣健忘?

行雲接受遠天的邀請

風箏飛出公寓

杜鵑燒紅了山嶺

誰又在歲月的那頭召喚?

我想起那鷓鴣臨走前壹再叮嚀:

春天,還在霜雪中久等

我要辭別我的老板,以及

這座曾經流連的城市

攜帶壹疊發黃的稿紙

幾本未讀的舊書

和半生的榮辱與悲喜

起程…

蜻蜓結伴到路上歡迎

壹只野兔蹲伏草徑,豎耳

傾聽,遲到的腳步聲走近走近…

被東風吹暖的湖畔

陽光曬綠了樺樹林

鸛鳥們不耐等待、相繼

逸出雲山蕩漾的倒影

我想起和春天有壹個約會

那遠在少年時就預約的風景

好花剛開到壹半

草木在前路上抽芽萌長

所有的心事都悄然放晴

春天,請妳等壹等…

2.描寫春天的古詩四句詩200首

描寫春天的古詩眾多,以下列舉5首:

1、《詠柳》唐代詩人賀知章

原文: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裏溫暖的春風,它就像壹把靈巧的剪刀。

2、《春曉》唐代詩人孟浩然

原文: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春日裏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昨天夜裏風聲雨聲壹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3、《題都城南莊》唐代詩人崔護

原文: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譯文:去年冬天,就在這扇門裏,姑娘臉龐,相映鮮艷桃花。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4、《遊園不值》宋代詩人葉紹翁

原文: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譯文: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妳看,那兒有壹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5、《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宋代詩人蘇軾

原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遊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裏來了。

3.描寫春的詩句4句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最是壹年春好處,綠葉成陰子滿枝,壹種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壹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京城裏的街道。草色遙看,百般紅紫鬥芳菲

芳菲;春草始生,微微露出壹點細芽。白雪卻嫌春色晚。狂風落盡深紅色,不覺春風換柳條。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萬樹江邊杏,新開壹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壹夜風。此句說萱草萌芽,芙蓉塘外有輕雷

颯颯,春城而色動微寒:美盛的花草描寫春天的詩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綠柳才黃半未勻

半;多數。

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春還五更來

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

不覺春風換柳條

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壹夜春風。

唐 王涯《春遊曲》

颯颯東風細雨來,侵陵雪色。漏泄,壹汀煙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胭脂。荇:荇菜:風聲。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寒隨壹夜去。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不須惆悵怨芳時。未勻:參差不齊:透露。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遠看壹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草色遙看近卻無,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

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二月初驚見草芽

4.四句描寫春天的詩句(片段)

描寫春天的古詩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描寫春天的古詩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描寫春天的古詩

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描寫春天的古詩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興(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

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壹夜吹鄉夢,

又逐春風到洛城.

描寫春天的古詩

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描寫春天的古詩

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描寫春天的古詩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5.春天的古詩四句的

1、《春日》——朱熹(宋代)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詠柳》——賀知章(唐代)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3、《泊船瓜洲》——王安石(宋代)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春雪》——韓愈(唐代)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5、《遊園不值》——葉紹翁(宋代)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6、《春夜》——王安石(宋代)

金爐香燼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6、《桃花》——元稹(唐代)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6.關於春的古詩及現代詩

關於春天的詩句參見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賞析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壹開頭就用壹個“好”字贊美“雨”。在生活裏,“好”常常被用來贊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贊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不是嗎?春天的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妳看它多麽“好”!第二聯,進壹步表現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春天的雨,壹般是伴隨著和風細細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著冷風,由雨變成雪。

有時候,它會伴隨著狂風,下得很兇暴。這們的雨盡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的“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的“好”。等到第二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著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壹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壹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壹會兒,就雲散天晴,那“潤物”就不很徹底。詩人抓住這壹點,寫了第三聯。在不太陰沈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裏全是黑沈沈的雲,地上也象雲壹樣黑。好呀!看起來,準會下到天亮。 尾聯寫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壹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壹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艷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壹片“紅濕”,壹朵朵紅艷艷、沈甸甸,匯成花的海洋。那麽,田裏的禾苗呢?山上的樹林呢?壹切的壹切呢? 浦起龍說:“寫雨切夜易,切春難。”這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了

詩人的、也是壹切“好人”的高尚人格。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們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裏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裏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於是壹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

第二聯所寫,顯然是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裏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著覺。由於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所寫,分明是看見的。

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後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悅的心情,又表現得多麽生動!中唐詩人李約有壹首《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和那些朱門裏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對春雨

“潤物”的喜悅之情難道不是壹種很崇高的感情嗎? (霍松林)

7.描寫春天的現代詩句

現代韻腳詩,校園類作品,參照著寫吧。

《賞盡春光》

三月的晴天,些許的涼

燕子飛時,風兒打轉給不出方向

紙鳶翺翔,斷線前隱藏沐浴藍天的願望

綠水蕩漾,欲還原昔日自然的模樣

青草綠了又綠,綠得太過牽強

初春少女般難擋,開放了江南的春光

楊柳輕舞,多麽瀟灑的領頭羊

萬芳吐蕊,誰又能賽過白玉蘭的迷香

寂寞壹場,小石頭只願傾聽斷橋下流水聲響

願景起航,黃鸝勇立枝頭狂想要不要輕唱

子規啼血的憂傷,震驚了全場

議論聲響,朋友珍惜時光請別這樣

泛舟湖上,垂釣者怡然自得坐等魚兒上當

畫裏風光,寫生人試圖把江南美景壹並收藏

步履匆忙,錯過時光都習慣日後在圖畫裏賞

人兒兩兩,壩上長廊寂寥而悠長

逢春時節,當初悸動的心早已消歇了瘋狂

別來無恙,美景之下遙想佳人當年賞了又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