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年級端午節的古詩如下:
1、《端陽采擷》
作者:宋代許文通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擷。
譯文:剝開晶瑩如玉的粽子,陣陣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江上正舉行龍舟比賽,千舸競渡,熱鬧非凡。端陽時節,許多人家在門口插上艾葉,還要喝雄黃酒,據說這樣可以消災驅邪。
妳看那個孩子,正神氣地騎在父親的肩頭,胸前還佩戴著香囊,他那打扮俊俏的母親正拿著相機給父子倆拍照呢。
2、《端午》
作者:唐代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譯文:端午節日從何而來,前人傳說是為了楚國大夫屈原。可笑汩羅空自浩浩蕩蕩,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3、《端午即事》
作者: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壹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裏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譯文: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妳贈與我了壹枝艾草。死者卻看不見,新結交的知己卻在萬裏之外。往日能夠為國盡忠的人,現在已經白發蒼蒼。我想要從屈原那裏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較遠。
4、《午日處州禁競渡》
作者:明代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譯文:?我剛剛從蓮城踏青回來,只在家置備了菖蒲、竹葉和雄黃酒,我覺得這樣就可以過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沈溺在我們的甌江,何必要勞民傷財以如此豪華的龍舟競渡來憑吊屈原呢?
5、《浣溪沙》
作者:宋代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壹千年。
譯文:微微小汗濕透了碧色薄綢,明日端午節壹定要浴蘭湯。參與者人山人海,梳洗後剩下的香粉胭脂隨水流入河中,布滿河面。
妳將那五彩花線輕輕地纏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掛在發髻上。只祈願能與相愛的人天長地久,白頭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