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以“改變”為話題的作文 600字以上

以“改變”為話題的作文 600字以上

作文題目

壹個偶然的意念,會成為改變壹生的重要決定,也許只因為聽到壹句話,也許只因為讀到壹行字,也許只因為看到壹幅畫,也許只因為聽到壹首歌,也許只因為偶爾擡頭望見窗外的壹朵雲……壹念之間走出陰霾,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請以“改變”為題寫壹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寫作指導:

根據材料提示,我們需首先把握“改變”的內涵和外延,領悟“改變”的本質和意蘊。改變有積極和消極之分,有正面和反面之別。改變是現實中的壹種生存狀態,人生壹直處於改變之中。其次要明確改變的主體是自己。從幼稚到成熟是改變自己,從懦弱到勇敢是改變自己,從平凡到偉大,從拒絕到接納,從厭惡到熱愛……都是對自己的改變。巨大的改變可以是人生觀、世界觀、情感等,微小的改變也可以是態度、動作,甚至只是壹個表情。改變自己是壹種成熟,壹種勇氣,壹種修養,同時更是壹種睿智。改變自己的結果常是豐富人生的內涵,完成自我的超越,獲得人生的成功;反之,不願改變或不善於改變自己常導致失敗的降臨或悲劇的發生,給社會、人生留下遺憾、痛苦和悔恨。

素材超市

相關鏈接壹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還是赤腳走路。有壹位國王到某個偏遠的鄉村去旅行,因為路面崎嶇不平,有很多碎石子,紮得他的腳又痛又麻,氣得他又煩又惱。回到王宮後,他下了壹道命令,要將全國所有的道路都鋪上壹層牛皮,讓大家不再受刺痛之苦。但即使殺盡所有的牛也籌措不到足夠的牛皮,而所花費的金錢,動用的人力,更是難以估計。雖然,想法很愚蠢,也做不到。但因為是國王的命令,大家只好搖頭嘆氣唯命是從。壹位聰明的仆人向國王諫言:“國王啊!為什麽要興師動眾,犧牲那麽多牛,花費那麽多錢呢?您何不只用兩小片牛皮包住妳的腳呢?”國王聽了很驚訝,也立即領悟了他的意思,於是,就立刻收回成命,采納了他的建議。據說“皮鞋”就此由來。

溫馨提示:其實,在現實生活中,要改變世界很難,想改變自己,則較為容易。如果妳希望看到世界改變,那麽,第壹必須改變的就是自己。

相關鏈接二

壹只烏鴉打算飛往南方,途中遇到壹只鴿子,壹起停棲在樹上休息。鴿子問烏鴉:“妳這麽辛苦,要飛到哪裏去?為什麽要離開這裏呢?”烏鴉憤憤不平地說:“其實,我也不想離開,可是這裏的人都不喜歡我的叫聲。所以,我想飛到別的地方去。”鴿子好心地說:“別白費力氣了。如果妳不改變自己的聲音,飛到哪兒都不會受歡迎的。”

溫馨提示:同樣,要改變環境也很難。而當妳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只能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

相關鏈接三

壹個牧師正在準備講道的稿子,他的小兒子卻在壹邊吵鬧不休。牧師無可奈何,便隨手拾起壹本舊雜誌,把色彩鮮艷的插圖——壹幅世界地圖,撕成碎片,丟在地上,說道:“小約翰,如果妳能拼好這張地圖,我就給妳20便士。”

牧師以為這樣會使約翰花費上午的大部分時間,但是沒過10分鐘,兒子又來敲他的房門。牧師看到約翰如此之快地拼好了壹幅世界地圖,感到十分驚奇:“孩子,妳怎麽這樣快就拼好了地圖?”

“啊,”小約翰說:“這很容易。在另壹面有壹個人的照片,我就把這個人的照片拼到壹起,然後把它翻過來。我想如果這個人是正確的,那麽,這個世界也就是正確的。”

牧師微笑起來,給了他的兒子20便士。並說:“妳替我準備了明天講道的題目:如果壹個人是正確的,他的世界也就會是正確的。”

溫馨提示:如果妳想改變妳的世界,改變妳的生活,首先就應改變妳自己的思維方法。

相關鏈接四

在壹次歐洲籃球錦標賽上,保加利亞隊與前捷克斯洛伐克隊相遇。當比賽剩下8秒鐘時,保加利亞隊以2分優勢領先,勝利在望。但是,那次錦標賽采用的是循環制,保加利亞隊必須贏球超過5分才能取勝。可要用僅剩下的8秒鐘再贏3分,談何容易。

這時,保加利亞隊的教練突然請求暫停。暫停後,比賽繼續進行。球場上出現了眾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見保加利亞隊員突然運球向自家籃下跑去,並迅速起跳投籃,球應聲入網。全場觀眾目瞪口呆,全場比賽時間到。但是,當裁判員宣布雙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時賽時,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亞隊這出人意料之舉,為自己創造了壹次起死回生的機會。加時賽的結果,保加利亞隊贏了6分,如願以償地出線了。

溫馨提示:在壹般情況下,按常規辦事並不錯。但是,當常規已經不適應變化的新情況時,就應解放思想,打破常規,善於創新,善於改變自己,這樣才能取得出人意料的勝利。

範 文01

堅守靈魂的棲息地

我心中有壹片土地,幹凈而整潔,有個人居住在那裏。

――米蘭·昆德拉

我們棲居在壹片天空下,也許是青城墻下散落的明黃的向日葵,既然不能選擇故土,就只能讓自己在微弱的陽光下燃出壹片燦爛,也許是遺失在山谷裏的花籽,既然不能長在肥沃的花圃,就只能讓自己在寂寞中綻放壹片野百合的春天,也許……

於是,生活教導我們:既然妳無法改變環境,那就要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這,便是改變的哲理,這便是生存的真理!

然而,歷史的瑤琴錚錚然的飄出壹串跳動的音符,凝聚成壹股細流,涓涓淌過我們的雙眸……

這流水,流過戰國的濃濃峰煙,盤旋在汩羅江畔。“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三閭大夫面對這壹江春水,回望身後滿是渾濁的世界,仰天長嘆。氣節,怎能輕易改變?精神,豈可隨便丟棄?苦笑,是社會已容不下他了,抑或是他根本就不願屈從於社會呢?改變自己,也許他已是高官厚祿,衣食無憂。然而,他做不到,他追求高潔品格,他向往香草美人,他只願讓《離騷》中汩汩流淌的文字蹦跳出靈魂的火花,堅守住壹份心靈的期待,化為壹縷英魂。

這流水,擊碎唐朝橘紅的煙塵和宋朝嫵媚的風月,徘徊在那片竹林中。面對強大的司馬集團,面對賢士的無奈,他毅然決然地讓自己從官位中滑落,跌入壹片水深火熱之中。嵇康平靜地敲打著黑色的鐵塊,也敲打著自己的靈魂。也許改變自己,他會成為王公重臣們的座上賓,但他做不到,也不願做到。只有臨刑前堅守,堅守壹片凈土,讓這絕唱在千古歷史中得到***鳴。

這流水,淌過了多少朝代,見證了多少往事,讓歷史在這壹切往事中靜靜演繹,卻也演出了壹份道理:既然妳無法改變環境,妳便要改變自己。但面對那汙濁的環境,寧願堅守自己,那麽,在歷史長河中,還會沈澱出熠熠生輝的珍珠

範 文02

改 變

壹棵在深山裏長了好多年的大樹,被修剪了枝葉後移栽到新建的公園裏。人們圍著它,議論著。壹個說:“沒有這次移栽,它不會被人賞識,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而我卻要說:“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改變自己!”

每個人都是壹道靚麗的風景線,但世界不會為妳而改變,環境也不會主動去適應我們自己。因而,我們只能去改變,去適應環境,進而取得成功。

也許,我們沒有莊周夢蝶的浪漫,沒有莊子那“泥濘中亦可”的超然;也許,我們無法像仿徨鬥士魯迅壹樣以血薦軒轅,深刻揭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劣根性;也許,我們沒有海倫·凱勒那雖然盲聾但卻以心靈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接受《莊子》的熏陶,讓自己接受《吶喊》《仿徨》的強音,讓自己接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洗禮,借助書籍,讓心在潛移默化中沸騰,改變自己。

當為官僅七十多天的陶淵明掛印田園歸隱山間時,他改變了自己。官場的黑暗,是他無法改變的,變的只能是自己。於是不為五鬥米折腰,與菊為伴,雖然仕途不復,但他高潔的誌向卻被歷史所賞識,為後人所銘記。當“禦用文人”李白呼喚自己放養於青崖間的白鹿即騎訪名山時,他改變了自己。朝廷希望他吟風弄月歌功頌德,而他卻只想壹展鴻鵠之誌,無法改變官場的他,只得改變自己的誌向。於是寄情於山水,縱覽名山大川,雖然未能圓自己的經天緯地之夢,但卻造就了半個詩歌的盛唐,為後人所傳頌。他們改變自己,同時也改變了時代,雖不被時人欽慕,但卻被後人銘記,在歷史的蒼穹中閃閃發光。

那些不能改變的人,只能被環境淘汰。高爾斯華綏筆下《品質》中的老鞋匠雖然擁有全城最好的制鞋手藝,但卻不願改變自己,致使無法跟上機器化的時代,堅持手工制好每雙鞋,最終餓死在自己的鞋鋪中。改變自己,方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方能不被環境淘汰。

唯有改變,方可以用意誌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歷久彌香的瓊漿;唯有改變,方可以用不雕的希望和不滅的夢想編織絢麗輝煌的彩虹;唯有改變,方可以用永恒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力築起固若金湯的鐵壁銅墻……

範 文03

改 變

壹切都在變,從壹個時代到另壹個時代或從壹天到另壹天,改變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的命運。長者說,少年人多輕狂,其實不然,我們只是在改變。恰是我們所代表的時代,改變是巨大的,這使他們無法理解亦無法接受。但請允許我簡舉壹些例子來說明和證明我們的改變。

他們的時代,本分安己便是福氣;而我們是喧鬧的,我們熱愛狂歡的感覺,喜歡追逐“炫”的潮流。他們的時代,學習好便樣樣拔尖;而我們是“貪心”的,我們有自己的愛好,語數英的成績已不足夠說明些什麽。他們的時代,奔高官,想富有;而我們明白,我們要的不是權力與財富,即使做乞丐也應快樂的面對每壹天。

我們會毫無顧忌的與異性稱兄道弟,開心時便仰天大笑;我們會頻頻光顧各種小店,間隔坐具進行到底;我們會成群結隊的去打電動、吃快餐,而忘記了時間……這是他們的兒童與少年的時代中不曾經歷過的。

而事實上,不僅是我們,他們自己也在改變。丟掉了童心,在“成人”這個厚重的保護層下去說服自己,那時的自己是幼稚的,卻不肯承認,那時的純真,與那時的快樂。

我記得,那是我的壹個姐姐,她是班裏的骨幹,似乎有什麽事情便自當是她首當其沖。那天她回家晚了,為了壹件她本可以離開、但對於她的班級卻相當重要的事情。她媽媽罵了她很多難聽的話,說她“缺心眼兒”“神經病”。我不知道她媽媽當時為什麽沒有想到“責任”和“義務”。作為壹個高材生,我不相信她沒有經歷過同樣的事情,更不敢相信她就是以這樣的態度處世。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我們看不懂大人,正如他們看不懂我們。改變,使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尊重的事實,若不承認它,便必定要面對壹場無謂的爭論。爭論後兩敗俱傷,改變卻依然明目張膽的橫在中間。

改變是必然的,或許我們都應該學會去適應它,而並非徒勞的想要去消滅它。

改變自己

不管是唱著“春天的故事”,還是“老鼠愛大米”,我們都走進了新時代。新時代海壹般的文化,向我們揮舞著手臂。

面對大海,我們該怎麽辦?潮流時刻會湧來,時尚、流行的玩意兒朝我們壹股腦地傾瀉下來。信息時代的高頻波濤沖著我們怒吼———“誰不懂電腦,誰會被淘汰!”娛樂的漩渦向著我們叫囂———“周傑倫也不知道?妳落伍了!”……老人們躲到了高地上,而我們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無疑被推到了前排。面對大海的巨浪,我們只能往前沖;面對海嘯,也許只有壹種方法可以逃生,那就是———潛下去!

海裏很雜。這裏的“雜”,並非貶義而是中性詞。我們知道有個叫袁隆平的,搞出了雜交水稻,我們對其贊許壹番,然後置之壹旁。同時,我們看到《河東獅吼》裏“蘇勇邦”在“演詞會”上把“水調歌頭”唱得亂七八糟時,可以壹邊笑壹邊說:“經典!”並且可以守著電視,認認真真地看完改得面目全非的《西遊記》、《封神榜》,還津津有味。我們提倡“去其糟粕”,可是有人回答:我們很忙!

我們很忙。我們正在拼命地為了壹些東西忙,很有著科學家們的刻苦精神。忙裏偷閑娛樂的東西還要自己細細地篩選?饒了我們吧,我們要看我們自己喜歡的。我們不愛看說教的、動作僵硬的卡通,我們愛看畫面精美、情節跌宕的;我們與其看那些艱深的名著,還不如看那些唯美柔情的韓劇、言情小說;聽古典音樂多沒勁啊,松松垮垮沒個完了,還不如R&B、嘻哈來得刺激呢。我們忙太多了,讓我們休息休息吧,不要辨別什麽了。

等到忙完了,浮到海面上來,才發現什麽都沒有了。

引用壹句《笑傲江湖》裏令狐沖的話:這個世界都在改變,我們沒有辦法,只好改變自己。令狐沖的改變,並不是妥協。

我們並不壹定要追趕著潮流,完全可以做自己;並不是壹味地學著人家的樣兒,完全可以做更“高級”的事。

改變自己,使自己有高尚的品行,而不是只知“忙”。

改變自己,使自己有愛國的情操,而不是“愛大米”。

改變自己,使自己有出色的修養,而不是只看搞笑和言情。

改變自己,讓自己有鶴立雞群的素質,如今個性也是潮流,像這種特點,無疑是最“in”的。

周圍的壹切,正在對我們的成長形成影響,而它們常常是負面甚至頹廢的,真是“壹點技術含量也沒有”。但只要改變自己,我們壹樣可以擁有過人的氣質。否則,“後果很嚴重”。

大千世界,無時無刻都在變化。而這個世界就是變化的產物。用老子的觀點說是“道”產生了萬物,“道生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不正是記述了變化嗎?

萬物不僅僅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還可以是思想。所以人對外界的思想也是變化的。

就拿我對語文學習來說吧!剛上初壹時,發現初中的語文和小學語文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只記字詞就行了。我的成績也隨之開始了下降。最害怕的就是語文考試,心裏總想萬壹考不好怎麽辦之類的話。壹考完試就算距批完卷還有幾天安全時間,有幾晚能睡好覺。直到上個學期我的語文成績有了好轉才離開了這種暗無天日的生活。以前我最討厭的就是寫語文《基礎訓練》,因為不但要有壹大堆文字讓妳寫,而且考試還基本沒有原題。但它確使我的成績上升了不少,我終於明白抄書其實也是壹種學習。到了現在,我感覺語文考試其作用是為了我能在同學們之間樹立我新的壹面。

我對語文的看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厭惡到喜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到底何為無?何為有?這都很難說。因為壹切都在變化中……

希望對妳有幫助! (改變和變化可以互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