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題西林壁:“從山側看,山遠近不同,不知廬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
禪宗是由南朝朱道生倡導佛學、頓悟逐漸演變而來,到了唐代就分成了兩個分支:北美大師漸悟,南智大師頓悟。後來,慧能繼承了禪宗的衣缽,成為佛教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禪宗六祖。
慧能忽視禪定,強調頓悟,導致了禪宗的頓悟境界。這種境界,需要人回望自己的內心,發現自己的寶藏,使人豁然明白佛教極其玄妙的根本道理,從此成為快樂無憂的佛。頓悟的要義有三:壹是悟出心即佛,主張“壹見真象自然”;第二,如果妳悟出了無心無佛,妳就真正悟出了“雲水會流走,天地會變空”。第三,如果妳意識到自己不需要修行,這就是禪宗流傳甚廣的原因。所謂“無心不想物,至寶自然來”,重視本體,強調通過人的內在頓悟實現佛法。
中唐以後,禪宗正式形成。禪宗的“頓悟”理論包含了“離相不思”、“自悟”、“法由心生”等內容,也為越來越多的文學家、藝術家所接受。壹些著名的詩人談論禪,並寫詩表達他們對禪的興趣。到了宋代,禪宗已經向壹個方向深入滲透,深刻影響詩歌,使得壹些文人崇佛參禪。寫詩的時候,常常夾雜佛教,甚至是根據禪宗的語錄。但在宋代,禪詩比唐代更為執著,且多有議論。大詩人蘇軾的詩歌深受禪宗頓悟境界的影響。蘇軾說,“* * *開時是重陽節,天涼時是中秋節,不必與日月同休”。在蘇軾身上,既有傳統儒家積極入世、堅忍不拔的人格內涵,又被廣泛吸收。他們* * *同構成了蘇軾灑脫的人生哲學,為後人解決源頭進退的精神糾葛提供了絕佳的範本。據說蘇軾經常和朋友爭論禪,對方曾嘲笑他太淺薄。事實上,判斷理論的標準並不只有壹個。至於把形而上的哲學付諸實踐,是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的,在文學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特別值得壹提的是,習慣了對禪的深刻理解和熟習的蘇軾,並沒有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無意義的辭藻上,而是通過詩歌表達了自己對頓悟成佛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創作出了充滿禪味的哲理詩。
從山脊的側面看,山峰高低不壹。
我不知道廬山真面目,但我在這座山上。
這首名為《題西林壁》的詩是蘇軾於1084年遊覽廬山西林寺(又名甘明寺)時所作。是壹首哲理深刻、內涵豐富、生動流暢、廣為流傳的詩。
《Xi林筆》之美,在於它“法度推陳出新,妙趣橫生”,即在生動的場景中蘊含著理性。“理”是宋詩的共同特征,“妙”是蘇軾詩歌的獨特趣味。“理”與“妙”在這首詩中完美融合,渾然天成。通過詩歌的形式抒發豪情壯誌,“橫看山邊,遠近不同”寫出了對廬山的直觀印象,告訴人們橫看、橫看、遠看、近看或采取某個角度都難以得出正確的結論。自古以來寫廬山的詩很多,但詩人找到了壹條新路,從註重感官驗證到註重內心感受,寫出新意。以凝練的詩句,將縱橫交錯、變幻莫測、氣象萬千的廬山景觀,表現出蘇軾不會局限於壹個角落以寬廣的胸襟和開闊的眼界去描繪事物,充滿了豪氣。“我不知道廬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在描寫具體景物的基礎上,詩人清醒地認識到,即使對廬山的奇峰怪石、清泉古樹做了細致的描寫,但是,如果不從大的角度去概括,缺乏宏觀把握,仍然難以準確概括和準確描繪廬山的真實面貌。“不知廬山真面目”這句話完全符合禪宗的頓悟境界,體現了禪宗“言外之明”的特點,深化了全詩的思想內容。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題西林壁》中描繪的廬山正好證明了這壹點。詩人已經意識到,世界上的壹切,都因為主體的觀察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橫著看這座山,是壹座高峰,但遠看又高又陡,近看又低又小。同壹個廬山,同壹個旅行家,由於觀察角度不同,對廬山風景的認識反復變化。越是覺得難以把握廬山真面目。本質上,廬山還是廬山。它本身沒有變,只是人們對它的認識在不斷變化。人們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和升華。因為“悟”和“得”,它提示人們要在變化發展的過程中尋求觀測點之間的聯系,把無數的點和面整合成壹個三維空間。只能在多角度全方位立體觀察研究。
蘇軾不僅是詩人,也是哲學家。《題西林壁》是詩人的寓意和哲學家的智慧完美結合的產物。蘇軾作為描寫廬山的絕唱,並不局限於炫耀臆測,而是構築戰略地位,將宏觀認識與微觀認識有機結合,用具體生動的形象觀察思考常見的生活現象和撲朔迷離的自然景觀,用禪宗頓悟進行理性升華。並將頓悟以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達到新意與妙論的完美統壹,錘煉出富有哲理禪意的優秀詩篇,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令人耳目壹新。
詩歌創作追求“言不盡,意不盡”,正如司空圖所強調的“無壹字,乃風流”。從禪宗的頓悟境界來解讀《題西林壁》,使我們真正明白了“紙上得之,淺而不知要行”的道理,既認清了廬山的真面目,又領略了其豐富深刻的和諧自然之美。如果局限於個人的狹隘範圍,沒有從各個角度全面地看待全局,沒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豁達的胸懷,就不可能全面正確地認識客觀事物,探索其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