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的鑒賞:宏偉壯麗、雄渾闊大、雄奇壯麗、清新明麗,雅靜秀麗、寧靜淡泊、悠閑平和、柔婉幽深、含蓄深遠、迷離恍惚、奇偉詭譎
語言的鑒賞:賞析評論詩歌的壹個極其重要的方法:從品味語言入手。
語言的鑒賞可以註釋含義,詞語的解釋要註意什麽:既要考慮詞語的本身意義,又要註意詞語的具體語言環境,才能更好地把握詩人的原意,進入詩的境界。
語言的特點:樸素通俗、自然平淡、(平淡之中現出豐富的感情和深邃的意蘊)清新優美、華麗奇譎、語言富有節奏感:音樂性、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朗朗上口。
語言的作用:
1) 形象性作用――在敘事寫人,繪景狀物中語言有鮮明、具體、生動傳神的形象性作
用;
2〕情感性作用――語言有表達作者對作品中的人和事的鮮明的情感作用,包括褒揚或
貶斥等;
3〕結構性作用――語言還有過渡照應作用
4〕精確性作用――主要是指在表達概念時的準確恰當,修飾、限制、補充性詞語在表
意方面的精確、嚴密;
使用典故的作用:典故可以使作品含意豐富,蘊藉深厚,語言精煉,還有壹些作品借史抒懷,托古見誌。
多種表達方式的使用:多指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壹般的說詩歌大多是先記敘或描寫,然後抒情或議論。也有情景交融,情在描寫之中的。還有些詩歌是屬於托物言誌的通過物,壹種象征意義,表達作者的情誌,描寫景物的特點,遠近結合,動靜相襯,以虛寫實,虛實結合,聲、畫、意結合,創造了壹個優美的形象,又給人以無限的想象:詩中有畫:讀壹首詩,又象是在看壹幅畫,聽壹曲音樂。是在體驗壹種情。畫面外,詩歌外還有壹片天地。
表現形式的鑒賞:主要是指對比、映襯、反襯、象征
修辭手法的運用:
比喻和比擬的作用:生動、形象、具體;擬物常常對描寫的對象表示憎恨和蔑視
對比的作用:使相反或相對事物的特征或本質更為突出,更為鮮明
設問的作用:引起讀者註意,啟發思考,加深理解
反問的作用:加強語勢,鮮明有力,感情更強烈,更富啟發性
想象和聯想:閱讀欣賞和評價還應該驅遣自己的想象進入作者創設的境界,甚至插上聯想的翅膀,對境界中的景和物,人和事作出進壹步的補充、發揮,使之更加完美。想象是讀者通過語言,進行想象,勾勒描繪圖景,聯想是在畫面的基礎上由此及彼給予聯想。
比較與質疑:
從質疑方面說,提出與作品不同的觀點或見解,樹立靶子,即揭示評論者所要批駁的觀點學習質疑這壹評論的方法時,可以結合“評論要知人論世”“評論的角度”和評論的另壹方法“比較”來進行,比較,可以是全面比較,也可以是某個方面比較,如:主旨的比較,體裁的比較,語言的比較等,既可以同壹作者、同壹題裁的不同表現形式、不同思想感情比較,也可以不同作者、不同題裁的相同表現形式、相同思想感情比較,要著重解決如何選擇和把握可比之點。比較時,不要只註意細枝末節而忽略了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