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自身的地貌建築特點外,這樣的文化內涵之美與歷代文人為金陵所作的詩詞是分不開的。
中國詩歌史上有頗多懷古之作,而在壹眾的懷古詩篇中,金陵懷古無論從質量數量來說都是居於首位。
? 這壹切開始於千年前那個壹生與月光、美酒相伴的詩仙李白。
? 金陵對於李白來說,應是壹種歸宿,他生於長江之頭,晚年居於長江之尾,壹生七次下江陵,尤其是晚年失落之時,大多居於此地。
?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點中分鸚鵡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 寫下這首《登金陵鳳凰臺》時,李太白已不再是仗劍去國遊天下,年少輕狂傲群儒的“李小白”.
此時的他經歷了命運的坎坷,見識了現實的荒涼與醜惡,雖不改本色,但其那顆放縱不羈的心靈已升華成為壹顆充滿憂患、滄桑感的赤子之心。
是金陵的繁華落幕,鳳去臺空觸動了李白,亦是李白的花草幽徑,衣冠古丘滄桑了金陵。
正是因為李白的開辟,金陵懷古詩詞便成了後世文學史上壹種奇特的文學現象,由此金陵這座城便被賦予了壹種別具滄桑的哲理意蘊。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的《烏衣巷》也是懷古詩作中的名篇,此詩並未從大處描寫金陵的世事變遷,而是從小處著筆,以壹只燕子折射出曾經顯赫壹時的烏衣巷如今只剩野草、夕陽的荒涼。
這不僅是烏衣巷的落寞,更是當時整座金陵城的繁華隕落後,留有的無限蒼涼之態。
壹切如夢壹般的功業偉績,全然在歷史無情的車輪下,消散殆盡。
妳看,三國東吳的統壹大夢尚未蘇醒,司馬氏的鐵騎已踏遍吳宮門庭;
王謝堂前的幼燕羽翼還未豐盈,北府劉裕的兵馬已攻占金陵;
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建築還未完成,侯景之亂已被陳主平定;
? 《後庭花》的戲曲還未唱的盡興,隋煬帝的大運河卻已開通…
? 《烏衣巷》中折射出的六朝漫長又短暫的興衰歷史,賦予了金陵無盡的歷史厚重感。
?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王安石此首《桂枝香·金陵懷古》屬詞類懷古作的絕上佳品。
? 經歷宦海浮沈,榮辱嘗盡後的王安石面對金陵,感悟六朝的舊事如流水遠去,人世的繁華轉瞬即逝。
? 而當朝者卻從未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依舊上演著亂哄哄妳方唱罷我登場的悲劇。
? 金陵此時在王安石眼中,便也成為閱盡人間壹切繁華荒涼、歷遍欲界所有榮辱的滄桑而超然的仁者,在紅塵的喧囂浮華中,靜水無聲,寧和不爭。
金陵,南京,因為壹個人,壹首詩,而成為了壹座興盛與衰亡交織,繁華與落寞相伴,榮譽與恥辱兼和的永恒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