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二者都被人曲解。1,詩入樂;
律詩是依音律而為,如長征詩,紅軍不怕遠征難,依平起的基本八句,聲調如下,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是以第二句為起句的八句聲調,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依次第三句為起句的八句聲調,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4句平仄為起句同第1句聲調。第5句平仄為起句如崔灝的黃鶴樓。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6句平仄為起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7句平仄為起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依第八句為起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是律詩八句平起的基本聲調。仄起聲調很少用 ,以上為七律各式
聲調,***七首律詩。
五律在七律的每句式上,減去開始二字,如平平仄仄仄平平,
去掉每句開始的二字,即成五律聲調。五律的基本八句: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以第二句為起句的八句聲調,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依次第三句為起句的八句聲調,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依第5句平仄為起句的五律聲調。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依第6句平仄為起句的五律聲調,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依第7句平仄為起句的五律聲調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依第八句為起句的五律聲調。***七首五律。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壹首律詩,不分五律七律***八句,中間4句平仄是對立的,壹二句為起承,心情所在,三四句平仄成對立,以對句形式,補足起承心情之不足。如長征詩,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五六句平仄是對立的,以對句為詩的意境轉合而生發,金沙水拍,大渡橋橫,以新的思維。發揮行軍氣慨,第七句為轉合心境,更喜,第八句總結全詩。盡開顏,主旨所在。
絕句:絕者截也,從律詩中截取分解而來,有七絕和五絕,
1,七絕:從基準七律而來。截前4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截後4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截中4句,是謂兩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截前後各二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絕同理,從五律分解而來,截前4句的五絕: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截後4句的五絕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截中4句的五絕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截前後***4句的五絕。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以基準七律第二句為起句的八句聲調,稱五絕,絕前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截後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截中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截前後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從基準七律各式推演而成的各式各樣的律詩律絕聲調,是層出不窮的。我們以常用句式為定,不過音律隨聲氣而然。音樂學院也是以聲氣而定。聲氣不足則不順,聲氣過旺則無法延續,人的聲氣來源是有限的,是心胸的節律,節律有礙則聲氣不來。是以詩詞音韻在節律範圍。詩詞入樂,在音律的支配下,有節拍的漸序進行,不是急促的語言聲氣,多念快念而隨意。
(唐宋詞鑒賞辭典)七仄之有誤,1762頁姜夔(淒涼犯)下片最末句,怕匆匆,不肯寄與誤後約。七字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寄與平仄有泛,結尾還以(詞曲概論)贊美連用七仄的拗句,其韻極美,這樣,有反詞曲的常規,連用七仄聲,聲調無法形成,音樂感全無,七仄全高音,無音波回旋余地,必將聲毀力竭,從音樂的角度講,七仄必將震耳欲聵,古今中外無此音律運行。七仄,人的聲氣無法進展,何美之謂。由此對詩詞聲氣問題,我們應當理解。
2,律詩的文體,律詩沒有四聯,律詩從上聲調的平仄展示,未見有四聯之跡。但仍有人,什麽按照舊時律詩寫作的起承轉合結構,習慣上稱第壹聯為破題,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
此網傳者是誰,律詩只有中間兩聯並列之句,何習慣之認。文體是千百年錘練總結的結果,胡編亂談,怎能取得公認。第壹聯為破題,破題又是什麽?破題為八股文的破解經義之句,與律詩無關,牛頭不對馬嘴的胡扯什麽。詩的起句,是作者身世思維對題的認識有感之句,承句是承第壹句而來,即連續用語。如紅軍不怕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是連續之句,刮裂有損其連貫,妄稱聯,我們何以為說?
詩詞為音律文學藝術,起承轉合為壹整篇作文,起題承章,感慨結論,是律詩的操作過程,起題是作者心情對題發言的認識,隨其思路的進展,以第二句承其發言至要,第三第四兩句,以對偶而補足起承之義,騰細浪,走泥丸。補足不怕難,只等閑。第五第六兩句,生發全詩意境,提出新的思維,如金沙水拍雲崖曖,大渡橋橫鐵索寒,提出感嘆之由,第七句入全詩觀念,更喜,第八句完成盡開顏,總結全詩中心思想。我們檢查詩句,從其操作過程以完善。
網傳者:變為妄傳者,何有益於世?文體之不知,何習貫之為,應予以批判。
網傳絕句的稱謂,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壹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壹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壹種形式。絕句是截取律詩之半的說法,王船山夫之,也沒有否認。此二體本在律詩之前就有,律詩從此出。遂令充暢爾。這說明律詩唐時已盛行。
古人用四句壹絕的四句詩來完成壹個思想概念。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絕今不作。
有雲:絕句或截取律詩壹半,或截前四句,或截後四句,或截首尾各兩句,或截中兩聯.,審爾,斷頭刖足,為刑人而已,
不知誰作此說,戕人生理!是的,此誰人之說,實出滅盡天良,喪盡人性滅頂,毀棄中華文化,尤稱審爾,是萬惡不赦的敗類,極盡歪曲前人文體之能事,是皆摒諸四夷,不予同中國。這論已不是中國人。是狂妄已極的壞蛋。審爾,好大的口氣膽量,中華出此惟壹王八。
《聲調譜》作者趙執信也指出過:“兩句為聯,四句為絕,始於六朝,此以概數而論。無文體以明,兩句為聯,聯必並列而成句。不對不稱聯。律詩起承無並列之句,也不可能有並列之句,轉合為總結意境。絕句,王船山王夫之,對近體絕句始於唐,產生於律詩之後,蓋截律詩之半而成...。1944年17歲的我,受教於塾師前清秀才,詩詞自此入門升堂,而有2007年著《傳統詩詞寫作法》工人出版社出版,新畢書店發行,售後反饋訊息,有我貢獻價值。網上可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