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泡溫泉有什麽禁忌?

泡溫泉有什麽禁忌?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85歲的退休大學教師熊躍軍在雲南農業大學附近的雍都溫泉酒店泡溫泉時意外身亡。熊躍軍平時身體很好,但在溫泉池裏暈倒了壹分多鐘,經搶救無效死亡。專家提醒,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和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泡溫泉要格外小心。

早在3000年前,中國的古人就知道溫泉可以防病治病。如《水經註》中記載:“大蓉石產溫湯,治百病。”漢代的張衡在他的《溫泉賦》中也說:“有病則無溫泉。”冬天泡溫泉是壹種流行的健身方式。中醫認為,溫泉辛熱,微毒,外浴主要作用是祛疥瘡、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強身健體。能溫經通絡,激活氣血,緩解疲勞,使人心情愉悅,但泡溫泉有很多講究。

進出溫泉池不能太快。

泡溫泉池,出水太快。入水前,建議先泡腳,再泡全身。離開水面時,建議先走出自己的上半身。惠州市中醫院內科專家王力表示,這其實是人體逐漸適應水溫的過程。壹般來說,外面溫度低,水裏溫度高,有壹定的溫差。入水過快,人的血管會迅速擴張,容易導致大腦供血不足;水出來太快,會造成血管急劇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尤其是壹些高血壓的老年人。

泡溫泉的時間長短也要控制。壹般來說,溫度越高,浸泡時間越短;在溫度較低的溫泉池,浸泡時間可以更長。壹般情況下,壹次泡10~20分鐘比較合適。浸泡後壹定要用清水沖洗身體,因為溫泉水中含有大量的碳酸、矽酸等物質。水分蒸發後,這些附著在皮膚上的礦物質濃度會增加,容易刺激皮膚。

另外,泡完溫泉後及時喝水也很重要。因為泡溫泉會使體液流失,泡溫泉後喝淡檸檬茶和鹽水最合適。

晚飯後壹小時泡溫泉。

很多溫泉養生會所都有餐廳,方便客人在享受美食後舒舒服服地泡個溫泉。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楊維兵說,飯後不宜泡溫泉。因為溫泉的水溫會刺激血液向皮膚表面集中,從而減少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建議飯前30分鐘和飯後壹小時內不要泡溫泉。另外,溫泉並不適合所有人。如果有以下情況,避免泡溫泉。

1.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精神病史的人泡溫泉容易發生意外。

2.體質熱的人不宜泡溫泉。有些人有上火的癥狀,比如脾氣不好,喜歡長痘痘,口瘡等。泡溫泉會加重這些上火的癥狀。

3.皮膚受損的人不宜泡溫泉。泡溫泉會使傷口惡化,容易生病。對於患有濕疹、特應性皮炎等皮膚病的人來說,長時間浸泡在高溫的溫泉中,會加速皮膚水分的蒸發,破壞皮膚屏障,加重癥狀。

4.泡溫泉時,人體血液循環會加速新陳代謝,浸泡時間過長,對正常人來說會增加皮膚表面的血流量,從而使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誘發疾病。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和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更要註意,連續浸泡最長15分鐘後需要休息,每天浸泡不超過80分鐘為宜。另外,建議泡溫泉的次數不要太多,壹個月壹兩次就夠了。

中藥庫的對癥選擇

古人認為在溫泉中加入壹些中草藥可以防病抗衰老。所以,他們用中草藥泡泡浴,或者用中草藥煎水洗澡。加入中草藥如黨參、黃芪、白術、甘草、當歸、黃連、柴胡、薄荷、紫蘇、車前草等。,能強身健體、調經補虛、止眩止痛、安神助眠、清熱解毒、通經活絡、補中潤膚。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楊表示,溫泉中所含的不同物質對人體的保健作用是不同的,特別是對於添加了不同中藥的湯池,選擇是很有學問的。中藥功效不同,不同類型溫泉池的選擇也要因人而異。

當歸池

具有補血、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適用於女性。

蘆薈池

具有美白皮膚和去除皮膚表面油脂的功效,適合年輕人使用。

明內口

具有疏風清熱、止癢提神的作用,適合白領人群。

葛根池

具有降血壓、降血糖、祛斑、舒筋活絡功效,適用於中老年人。

菊花池

具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的作用,工作壓力大的人可以使用。

華少池

(內含紅花、赤芍、桂枝、當歸等十余種藥材。)具有活血通絡、散寒止痛的作用,適用於長期坐在電腦前的人,能緩解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等引起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