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誰是最可愛的人》是誰寫的?

《誰是最可愛的人》是誰寫的?

魏巍,男,1920年3月6日生於河南鄭州,1937年在山西參加八路軍,後到延安,曾在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畢業後赴晉察冀邊區,長期在部隊做宣傳工作。1939年起在在《晉察冀日報》等報刊發表許多詩歌,1942年創作長詩《黎明風景》,1945年後創作了《寄張家口》等詩。抗美援朝時期,兩次赴朝,發表了《誰是最可愛的人》等許多文藝通訊,深受國內外讀者喜愛。他歷任《解放軍文藝義副主編,總政文藝處副處長,北京軍區文化部長等職。1977年完成反映抗美援朝的長篇小說《東方》,1987年發表描寫長征的長篇小說《地球的紅飄帶》。

魏巍於1950年5月調入解放軍總政治部。抗美援朝在1950年10月25日打響後不久,他奉命隨三人小組赴朝了解美軍戰俘的思想動向,成員還有新華社顧問——英國***產黨倫敦區書記夏庇若和新華社處長陳龍。在碧潼戰俘營,通過和許多美軍官兵接觸和個別談話,小組獲悉不少俘虜參加過二戰,普遍表現出厭戰情緒,不願遠離故土且對戰爭不理解,來朝作戰是迫於政府命令。他們只想早日服役期滿,脫下軍裝與家人團聚。盡管也有部分官兵態度頑固,但都覺得遇到了最難對付的軍隊。完成調查任務,給總政寫出報告後,大家又不約而同地想到前沿陣地看看,於是他們便冒著炮火和飛機的轟炸,奔赴漢江南岸。夏顧問等人到了漢城,魏巍則徑往前線。來到戰士中間,魏巍被許多感人場面所打動,便決定留下來。歷時三個月的采訪,魏巍的魂魄徹底融入這場偉大的反侵略戰爭之中。“我們的戰士在面臨艱巨的任務,面臨艱苦的環境時所表現出來的英勇頑強,比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所看到的,還有更高的發展,特別是這種英勇的普遍性,更是空前的。傷員隨隊作戰的比住院治療的數字還大,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回想起當年戰場見聞,魏巍動情地說。

回到祖國已是1951年2月,調任《解放軍文藝》副主編的魏巍,便夜以繼日地伏案疾書,以圖及早將所見所聞準確真實地告訴讀者。采訪本上的20多個故事,魏巍又幾經遴選幾經推敲,最後才確定最典型最感人的三個。落筆後,由於純系情感的自然傾瀉,可以說是壹氣呵成。《誰是最可愛的人》圈上最後壹個句號,第壹位讀者該刊主編宋之的閱罷,激動之余當即吩咐:“送《人民日報》!”時任《人民日報》總編輯的鄧拓有著與宋之的同樣的感受,旋即確定在頭版顯著位置予以全文發表。

毛澤東指示:《誰是最可愛的人》印發全軍/“最可愛的人”成為誌願軍代稱/周恩來脫離講稿,表示要認識壹下魏巍這位朋友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隆重推出朝鮮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毛澤東旋即批示“印發全軍”。據說,朱德閱後連連說,寫得好!很好!隨後《人民日報》又為此召開座談會,主持會議的鄧拓還朗誦了文章的片斷,出席會議的魏巍還介紹了創作體會。

文章的發表,極大地鼓舞了前方將士的鬥誌,也推動了後方人民的支前活動。自此,“最可愛的人”便成為誌願軍的代稱;自此,寫給“最可愛的人”的慰問信,雪片似的從祖國四面八方飛過鴨綠江,慰問品也源源不斷地寄到炸不斷的運輸線上,寄到硝煙彌漫的戰壕裏。《誰是最可愛的人》傳到朝鮮前線,各部隊油印小報幾乎同時轉載,指戰員竟相傳閱。“最可愛的人”五個普通的漢字,使百萬誌願軍將士感到祖國和全國人民就在自己身旁。魏巍的名字從此傳遍全國。

兩年後召開的第二屆全國文代會上,周恩來在報告中還特意提到這篇文章。他說“……我們就是要寫工農兵中的優秀人物,寫他們中間的理想人物。魏巍同誌所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這類典型的歌頌。他感動了千萬讀者,鼓舞了前方的戰士。我們就是要刻畫這些典型人物來推動社會前進。”周恩來還脫開講稿,停下來向臺下問道,魏巍同誌來了沒有?請站起來,我要認識壹下這位朋友。周恩來目光炯炯環視會場,與會者也左右張望。魏巍羞怯地從座位上起身,回答了總理的問話。

魏巍的朝鮮戰地通訊,先後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結集出版,盲文出版社也將它作為該社成立後第壹本盲文讀物出版,普通中學課本也予以收錄。可以說,《誰是最可愛的人》難以計數家庭的爺爺讀過父親讀過,眼下兒子又在寬敞的教室高聲朗讀著。包括文中搶救朝鮮兒童的英雄馬玉祥的家人,包括“烈士”李玉安的兒女……

“《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個題目,不是硬想出來的。而是在朝鮮戰場上激動的情況下,從心裏跳出來的。在朝鮮時,我曾反復問自己,我們的戰士為什麽那麽英勇,硬是不怕死呢?那種高度的英雄氣概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帶著這個問題,訪問了誌願軍各種崗位上的同誌。後來發現,他們由於鍛煉與認識的不同,雖然有差異,但是都有著***同的壹點,就是對偉大祖國的愛,對朝鮮人民深刻的同情,和在這個基礎上做壹個革命英雄的榮譽心。於是,我了解了在黨的教育下,這種偉大深厚的思想感情,就是我們戰士英勇無畏的最基本動力,這就是最本質的東西。”針對如上景觀,多年後魏巍總結說。

陣亡“烈士”李玉安由女婿陪同,專程赴京看望魏巍

馬玉祥帶來的老山參卻招致魏巍老伴的批評

出乎所有人意料,《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松骨峰戰鬥英勇犧牲的烈士李玉安,竟然無聲無息地活著。孩子曾經拿著課本詢問父親,裏面的李玉安是不是妳。他平靜地回答說,同名同姓的人多啦。在他所供職的糧庫,李玉安是再普通不過的老頭,沒有人知道他就是登在書裏,在書聲朗朗的校園被千萬次吟詠的“已故”戰鬥英雄。直到後來兒子死死纏著父親要求當兵,無奈中李玉安只好千裏迢迢找到原部隊,亮明身份懇求首長收下兒子。“烈士”突然復活的消息,頓時傳遍全軍傳遍全國。隱功埋名四十載的英雄,向首長向絡繹不絕的記者唏噓著陳述了死而復生的經過,激戰過後,李玉安被朝鮮人民軍救下陣地,持續昏迷5個月後才醒過來。戰爭結束,他轉業到遠離縣城的糧庫後,從未張揚自己的功勞,更不居功邀賞。他說,當初我們連壹百多人,死的死傷的傷。我復員以後,還成了個家,現在有六個兒女,都有吃有喝。想想那些戰友們呢,他們二十幾歲就犧牲了,他們得到了什麽?我哪裏還談什麽功不功呢?我現在不敢想他們,壹想他們就難過。

退休後,李玉安由女婿陪同,專程到北京看望了魏巍。英雄與作家相見,彼此都異常欣喜。“如果說,烈士們的鮮血書寫了***和國歷史壹頁光輝篇章的話,那麽執筆者就是您。”李玉安動情地說。

《誰是最可愛的人》將馬玉祥的名字傳遍全國。1979年夏秋之交,馬玉祥在《解放軍畫報》上看到魏巍的照片,當即致函魏巍。此後他們書信頻仍,魏巍還把長篇小說《東方》、《地球的紅飄帶》贈給老朋友。8年後,馬玉祥從科爾沁草原來到北京,兩位闊別36年的戰友終於在西山魏巍的寓所相聚。魏巍望著老朋友黑中透紅的臉深情地說:“那年妳21歲我31歲,我說過妳像秋天田野裏壹株紅高梁那樣淳樸可愛,現在妳還是那樣還不老。”馬玉祥則說,當過兵的人,才理解兵!《誰是最可愛的人》使多少誌願軍流了淚呀……最後兩人相約,來年在科爾沁草原再相會。

翌年,魏巍夫婦應邀來到通遼馬玉祥家中。老英雄居室的陳設也像他本人那樣樸實無華,作家贈與的條幅“天地有正氣,江山不夕陽”懸掛在簡陋的墻壁上,魏巍夫婦備感親切。馬玉祥1947年參軍時年僅17歲,圍殲完廖耀湘又隨百萬大軍長驅入關。平津戰役他榮立大功並入黨,緊接著又馬不停蹄揮師南下渡過長江。到了朝鮮戰場,馬玉祥飛虎山下刺刀見紅,漢江北岸與八O高地***存亡立下戰功,漢江南又奮不顧身搶救朝鮮兒童。轉業後,馬玉祥屢次把晉升提薪機會讓給同事,整整31年壹家數口僅居住在24平方米的房子內,直到魏巍走後上級“主動”給他調換住房。擁有這樣壹位淡泊名利的朋友,魏巍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基於此,作家在贈給馬玉祥《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史》時,扉頁上赫然題寫到:“妳永遠是最可愛的人!”

“老哥哥,我來看妳來了。”馬玉祥和魏巍的四只大手近日再度緊緊握在壹起,這緣於北京晚報的撮合。盡管飛機晚到了近20分鐘,但從首都機場出來的馬玉祥老人心情仍非常好。在報社安排下,剛到北京的馬玉祥不顧壹天奔波之苦,稍事休息後立即趕赴西山腳下去拜見老哥哥魏巍。今年70歲的馬玉祥說:“如果沒有老哥哥的那篇文章,我今天又能算得了什麽。”寒暄之後,馬玉祥拿出自己帶來的禮物,壹支長白山出土的老山參和幾包家鄉產的奶豆腐。奶豆腐魏巍愉快地收下了,但馬玉祥帶來的老山參卻招致魏巍老伴的批評——“妳本來生活也不富裕,應該省著點過。”說起誌願軍老戰士的生活,魏巍收斂笑容面色凝重。他說,當年那些在朝鮮戰場上浴血奮戰的第壹批轉業老兵,現在年紀都大了,生活上會遇到困難,今年是抗美援朝5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我們不僅要學習和宏揚誌願軍保衛和平、保家衛國的英雄主義精神,還應該在生活上給予他們及其家屬、子女更多的關懷和體貼。

馬玉祥對記者說,魏老壹直非常關註誌願軍老兵們的命運。前幾年當魏老得知他老伴生病的消息後,立即給他寄去了1000元錢。“魏老是全體誌願軍的朋友,他就是壹個真正的兵,所以他最了解我們‘兵’的心。”

可以說,是《誰是最可愛的人》使世人從誌願軍身上看到了物質在精神面前的脆弱,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堅不可摧。作家魏巍也因此收獲累累。1954年,當選為第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此後又連續當選為二屆、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歷任北京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文化部部長和軍區政治部顧問,離休後享受副大軍區級待遇。還曾當選為團中央委員,全國青聯副主席,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理事等等。

據說,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做出決定,請魏巍將《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全文書寫出來,勒石刻碑永久陳列。“三千多字的文學散文勒石刻碑,這在中國刻碑史上是空前的。這個決定的做出是壹種創造性的藝術構思。”《魏巍評傳》作者楊炳、田怡和東方評介道。該書作者進壹步披露說,魏巍已經把字寫好了,只等雕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