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績
東臯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③懷采薇。
註釋
①東臯:臯,水邊地。王績稱他在故鄉的躬耕、遊息之地為東臯。薄暮,日將落之 時。
②徙倚:猶徘徊、枋徨。
③“長歌”句:薇,羊齒類草本植物,其嫩葉可食。或以為此句詩意,乃作者聯想 到《詩經》中有關“采薇”的片段,長歌以抒苦悶。或以為此句詩意,即長歌《 采薇歌》,懷念伯夷、叔齊。從作者心態和全詩脈絡看,前解較切。
評析
此詩寫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樸素清新,流暢自然,力矯齊梁浮艷板滯之弊,是王縝的代表作之壹。首聯敘事兼抒情,總攝以下六句。首句給中間兩聯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遙呼尾句;使全詩籠罩著淡淡的哀愁。頜聯寫薄暮中的秋野靜景,互文見義,山山、樹樹,壹片秋色,壹抹落暉。蕭條、靜謐,觸發詩人仿徨無依之感。頸聯寫秋野動景,於山山、樹樹,秋色、落暉的背景上展現“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的畫面。這畫面,在秋季薄暮時的山野閑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與“歸”,其由遠而近的動態,也依稀可見。這些牧人、獵人,如果是老相識,可以與他們“言笑無厭時”(陶潛《移居》),該多好!然而井非如此,這就引出尾聯:“相顧無相識”,只能長歌以抒苦悶。王績追慕陶潛,但他並不像陶潛那樣能夠從田園生活中得到慰籍,故其田園詩時露仿徨、悵惘之情。
此詩壹洗南朝雕飾華靡之習,卻發展了南齊永明以來逐漸律化的新形武,已經是壹首比較成熟的五律,對近體詩的形式頗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