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全詩,《致像樹》分為上下兩層
壹層:開頭至“不,這些都還不夠。”
二層:“我必須是妳近旁的壹株木棉”至結尾。
劃分原因:
壹層:是詩人宣告壹篇戰鬥書,宣告自己不願成為男性附庸。
從感情上看,壹層是升調。詩人以六個比喻句直接列出六個否定,激昂強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壹瀉千裏,不可阻擋,仿佛吐盡千年來積壓在女性心中憤恨不平的塊壘。是反抗,是掙脫,是戰鬥,詩人以壹個勇敢的鬥士的面貌出現。這部分的旋律是昂揚,激奮,向上的。
二層:詩人對自己的愛情觀確立,這壹層是詩人感情抒發平緩的,詩人以女性溫情,真摯細膩,纏綿悱惻地抒發了自己內心夢想,象小溪流水,如壹木棉在清風中搖曳。
擴展資料:
這首詩通過整體象征的藝術手法,用“木棉”對“橡樹”的內心獨白,熱情而坦誠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獨立又深情相對的愛情觀。
可以看出,詩人在選取詩歌創作材料時有著精心的設計:橡樹是那樣適合代表男性的陽剛之美,而木棉則又是那樣貼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強自立以及與男性平等的要求。
《致橡樹》中的意象有很多,主要的有橡樹和木棉樹,此外還有淩霄花、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銅枝鐵幹、紅碩花朵等等,這些意象並不是作者隨意地簡單地選取的,而是通過對比和深思選取出來的。
每壹個意象都有著其所象征的意義蘊含其中,而這些意象也都很完美自然地與作者的創作目、詩歌主旨很好地契合了。
百度百科-致橡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