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承天寺夜遊描繪了什麽美景?

承天寺夜遊描繪了什麽美景?

描繪月夜的美麗

來源:承天寺夜遊——宋代:蘇軾

Genpox,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脫衣服睡覺,正好看見門上的月光,高興的起來散步。想到沒有和我壹起玩的人,我去了天後宮找張懷民。人們沒有睡覺,我們壹起在院子裏散步。庭院空如水,水中的藻草相互交錯,覆蓋著竹柏。哪個夜晚沒有月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這麽自由的人。

2006年10月12日的晚上,我正準備脫衣入睡,突然看到月光透過傳送門照進來,於是我高興地起身出去了。考慮到沒有人陪我玩,我去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還沒睡,只是在院子裏散步。月光照在院子裏像清水壹樣清澈透明。

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院中竹柏樹影。什麽時候沒有月亮?哪裏沒有竹柏?只是缺少像我們這樣的閑人。

擴展數據

1.《承天寺夜遊》的創作背景

本文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當時,提交人已被流放到黃州四年。在黃州,他擔任應永的助手,但不允許他“簽書經商”,也就是說,他是壹個有職無權的遊手好閑的官員。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寫了這篇散文,把月夜的景色描寫得很美,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壹個片段。

2.承天寺夜遊賞析

《承天寺夜遊》所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雜的,有貶謫的悲傷,有生命的感悟,有賞月的喜悅,有散步的閑適。作者“脫光衣服想睡覺”時“借著月光進屋”,所以“高高興興地出發了”。月色難得,不禁讓人開心。然而,沒有人和自己壹起賞月,所以他不得不去張懷民,他也被降職。有許多貶低的悲傷和對生活的感受。

3.《承天寺夜遊》作者簡介

蘇軾(1037 65438+10月8日-11 8月24日),本名子瞻、何忠,人稱鐵罐道士、東坡居士、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眉山)人。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學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文字縱橫;詩歌題材廣泛,清新健康,運用誇張的比喻,風格獨特。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是豪放派,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也稱“蘇辛”;散文寫作豐富奔放,與歐陽修並稱“甌塑”。是“唐宋八大家”之壹。

蘇軾的好書,《宋四家》之壹;擅長文人畫,尤以墨竹、奇石、枯木見長。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冊》、《古木怪石圖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