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森林公園位於舟曲縣城西部,距212國道80公裏,總面積3萬公頃。有六個景點,包括花草坡、仁水池、苜蓿灘、哈河壩、夏娜橋和江邊溝。公園地形奇特,原始森林和人工林壹望無際,野生花果、野生食用菌和珍貴藥材遍布山野,珍稀動物頻繁出現。大陸溫帶和寒溫帶生態系統的各類植物群落保存完好,在不同海拔高度依次分布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純針葉林和高山矮林。森林線以上是高山草甸、高山裸巖和終年不融化的積雪。雪山山峰、天然湖泊、瀑布群落等自然景觀星羅棋布。
鬼門關——危險點
從武都涼水坐車去沙灘森林公園要經過鬼門關。鬼門關位於拱壩河中遊的茶崗鄉東部,是古代交通樞紐。壹條“飛來峰”永賽河,河水在這裏穿過巨大的巖石形成壹條狹窄的縫隙,向東流去。峽道漆黑壹片,巖壁上有棧道連接東西。行人過這條棧道時,腳下水流湍急,海浪撞擊著石頭,頭上怪石猙獰。此外,昏暗的光線使人感到恐懼,如鬼之死,故名“鬼之死”。如今“飛來峰”有隧道貫穿,天塹變通途。兩岸郁郁蔥蔥,深秋紅葉滿山,風景如畫。
花草坡景區
在花草坡,林草景色各有奇景,尤其是濃郁的草原風情,懸崖瀑布各有奇景。主要景點有煙雨山、鷹崖、壺瀑、羞女瀑、紮艾納雪山等。
仁孚池景區
人間池景區是天池山、幽谷瀑布、原始森林、山峰等特色突出的自然風景區。它位於海灘森林公園的東南部,大海溝西山之巔。是火山口積水形成的湖泊,面積3000多平方米,常年冒著水霧,深不可測。這個地區有許多奇怪的山峰、巖石、懸崖和瀑布。有20多個主要景點,如人民池,八寶笑峰,沙灘上的麥積石,女神懶人泉,宋慶三大瀑布,彌勒雪山和杜鵑林。苜蓿灘景區以峽谷風光為主。主要景點有滴水崖、懸崖森林、安百裏歇山溪、九曲十八彎、水淹苜蓿灘和森林景觀。
大海溝景區
大海溝位於舟曲縣武平鄉西北的青山梁山腳下。是舟曲縣最大的原始森林景區和各種暖溫帶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從海邊步行約2公裏,就可以到達大海溝村,壹個只有30多戶人口的村子。清壹色的榻房坐落在青山之中,壹排排打谷場,鳥語嬉戲,犬吠牛哞,炊煙裊裊,壹派田園風光。從村裏走3公裏到兩峪口。東嶼亂砍濫伐嚴重,而西嶼完整保存了大陸溫帶和寒溫帶生態系統的各種植物群落。原始森林壹望無際,野花、野果和珍貴藥材遍布山野,珍稀動物頻繁出現,山峰陡峭,水流湍急清澈。到處都是奇山古樹,飛瀑流泉,雪峰谷相得益彰,環境幽靜。是休閑和生物科研的勝地。
翠峰山
翠峰山位於舟曲縣城以北5公裏處,因風景秀麗被列為西固八景之壹,古稱“北峰古寺”。在《甘肅名勝古跡詞典》中,翠峰山被列為甘肅名山。翠峰山的形狀像壹個屏風。山峰和山脊的第壹線穿過東、南、北三面的懸崖。山頂巨松巨柏參天,胸甲重疊,險美無比,翠雲寺隱於其中。這座寺廟建於宋代,明代進行了擴建。大殿、亭臺、廊坊布局精巧,雕像栩栩如生,書法、壁畫琳瑯滿目,將寺觀、翠峰勾勒成壹幅豐富的畫卷。每年,遊客和朝聖者絡繹不絕。爬到山頂,妳可以看到千山所有的山谷。鳥瞰舟曲縣城,鱗次櫛比的建築,白龍江像飄逸的哈達,從峽谷中穿過,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拉加山風景區
張方圓位於舟曲縣李傑鄉東南部白龍江南岸,距省道313 12公裏。拉嘎溝幽深狹窄,溪流幽靜,山峰奇峰。中間的山峰傲然挺立,左右的山峰呈拱形,三座山在山腰交匯,形成壹個緩沖區,張方圓村就位於其中,有40多位村民居住。張方圓山頂覆蓋著茂盛的草地,周圍是松樹林和茂密的灌木。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千山所有的山谷。春夏,山花爛漫;秋天,山全紅了,層林盡染;冬天,山下銀蛇共舞,雪峰、山谷、松林又是另壹番景象。
文物古跡
寺廟
舟曲縣佛教和道教歷史悠久。歷史上,縣內有大佛寺、文廟、武廟、神廟,神廟以城隍廟、文昌宮為中心,周圍有關帝廟、泰山廟、田璇廟、白骨塔、鐘樓等大型建築。可惜“文革”時被拆了。縣內現存佛教寺廟20余座,其中著名的有武平寺、黑魚寺、八楞寺、單戰寺、賓閣寺等。單戰寺建於唐朝,其余大部分建於清朝。道觀30余座,著名的有焦山寺、翠雲寺、龍山寺、東嶽廟等。這些寺廟建築宏偉,牌坊飛檐,雕梁畫棟,佛像栩栩如生,造型各異,栩栩如生。壁畫色彩豐富,工藝精湛。寺內的匾額、題字、碑文色彩斑斕,書法精美。
古城通行證
舟曲古城堡有很多關隘,主要有:
西古城:現在的舟曲縣,位於翠峰山下白龍江北岸的沖積扇上,依山傍水,地勢突出。是古隴西、冀州(武都)通往康藏路的要沖。“西固”最初音譯自藏語“高賽”,意為“金礦之門”。這座城市建於宋代,在明代進行了擴建。現在西關有壹段古城遺址,長21米,高7.6米。
瓜雜城:古代的蓮花城,位於鳳蝶鄉瓜雜村白龍江西岸的梯田上,城背臨江,是漢代古城遺址。東北城墻剩余長度280米,南城墻剩余長度156米。
鳳蝶古城:位於鳳蝶鄉西北3.5公裏處白龍江南岸的沖積扇臺地,始建於漢代至南北朝時期。它南北長264米,東西寬163米,占地面積約42500平方米。
華嚴鎮:又名華陽鎮,現為華碾鎮。它位於李傑鄉東南2公裏處花墊村對面的拉加溝和白龍江交匯處。平面呈三角形,東西長約450米,南北寬約390米。它最早建於漢代。
大峪溝古城:位於縣城東50公裏的大峪鄉。古城位於11的農村。
古代文物
舟曲縣有20多處古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在白龍江和拱壩河沿岸。馬家窯、齊家、寺窪文化遺址分布廣泛,部分遺址有仰韶文化廟底溝式遺存。有華陽城、鎖子頭、嘴坪、大嘎坪、上壩子、北山坪、林二壩、馬圪坪、漳平、牛頭坪、大嘎坪、坎坎壩等大型文化遺址。其中,華陽城遺址、林兒壩遺址、北山坪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舟曲縣還保存著從北門到東的壹段明代古城墻。城東二十公裏,有漢代最兒平堡遺址。
古墓
舟曲保存著古墓。最古老的出土墓是秦墓。隨葬墓有秦“半兩”銅錢、繩紋灰陶罐、壺等器物和葛兵器殘跡。其他像漢墓、唐墓和明墓也有出土,但大部分都被破壞了。主要墓葬有:石家山漢墓、京平漢墓、胡安平漢墓群、最漢墓群、明校尉之墓等。縣城東南20公裏石門溝保存完好的宋代墓葬,為二人合葬墓。墓下部為方形,上部為四棱錐形沈箱墓。整個墓葬由青磚砌成,長31厘米,寬15.5厘米,厚5厘米。西墻和北墻采用石基門窗形式,東墻用桌子裝飾,南墻留有拱形門道。頂室交接處,瓦檐伸出,椽子飛檐下,椽子三層樓高,建造精美。墻壁是彩繪的,大部分已經剝落,還能看到將軍、貴婦、雲紋圖案。這座墓對研究宋代建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古北石雕
舟曲歷史悠久,保存了大量摩崖石刻和珍貴石碑。石門摩崖石刻位於縣城東南20公裏的石門溝。因石門溝兩側石崖直立,高數十尺,相距僅數尺,宛如兩道石門,故名。在兩個懸崖壁上的古老棧道榫眼中有數百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