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金陵城西樓月下歌賞析

金陵城西樓月下歌賞析

金陵城西塔,即“孫楚塔”,因西晉詩人孫楚來此登高吟詠而得名。建築位於金陵城西北的覆舟山上(見地理)。蜿蜒的城墻和浩瀚的長江都在陳奇的第壹步,使它成為壹個景點。在這首詩裏,李白寫了他晚上爬西樓的所見所感。

全詩有壹兩句描寫上樓的時間、地點、環境氛圍。夜深人靜,西風吹金陵門口,詩人獨自去西邊,放眼望去,只見整個袁野,五嶽都籠罩在月光如水之中,呈現出壹片朦朧的景色。這兩句開頭流暢,境界寬廣。雖然沒有愛情,但是墨跡很深,從而為下面表達的鄉愁積蓄了足夠的力量。

“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滴秋月。”第壹句是俯視,第二句是仰視。俯瞰白雲和城墻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湧動,仿佛白雲和城墻在輕輕搖曳;擡頭看著遠處落下的露珠,在月光下像珍珠壹樣晶瑩剔透,仿佛是從月亮上滴下來的。十四個字把秋月下臨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寫得非常生動。“白”兩個字顏色特別鮮明,表現出皎潔的月光,朦朧的天空,晶瑩的露珠,清澈的河水。“空”字讓人覺得古城的夜晚特別安靜。動詞“搖”和“滴”特別神奇。城市不會“抖”,而是“涼風”,水抖,影抖,仿佛城市也在抖;月亮不會“滴”露珠,而是“獨立高樓”,仰望皎潔的秋月,仿佛露珠正從月亮上滴落。“滴”和“抖”讓整個靜止畫面飛起來,讓許多雲、水、城、露、月的普通場景壹起表現情緒,帶出不同的趣味。這種描寫既體現了浪漫主義詩人想象力的奇詭,又充分顯示了他對自然敏銳的感覺和細致的觀察,所以他能捕捉到客觀景物的主要特征,“壹言以蔽之”。

“月下久未歸,目自古稀。”詩人站在月亮下沈思了很久。原來,他是在感嘆世界陰雲密布,知己難逢。“難得”二字,道出了詩人壹生無能、憤世嫉俗的苦悶心情。“古”與“眼”是詩人無奈的自我安慰。意思是說,不僅他的直系知己稀少,而且自古以來就有才華、有抱負的人。既然知己的“眼光”是“難得”的,詩人自然也就錯過了自己所仰慕的歷史人物。這裏“眼睛”二字與最後壹副對聯聯系在壹起,在結構上起到“金色黑暗”的作用,暗示下面將要寫的內容。

“‘澄江如練’之解,是謝玄暉的長記憶。”李白壹生仰慕謝_是因為他的詩風清新飄逸,他的孤傲直爽的性格和遭遇與李白相似。用李白的話來說,叫做“今人與古人的融合”(見謝公廷)。謝_在被逐出北京,離開金陵時,寫下了“晚去三山,歸望京鎮”的名句,描寫了金陵的壯美風光,表達了對回家的憂思。“澄江靜如練”是這首詩裏的壹句臺詞。他把清澈的河水比作白色的絲綢。李白夜登西樓,夜登三山。情況同樣不幸,他的心情也同樣沮喪。他自然會想到謝_寫的江景,想到謝_寫“晚去三山,歸望京鎮”的心情,於是發出由衷的贊嘆:“謝玄暉明事理,是長記性。”意思是:謝_能唱出“澄江靜如練”這樣的好詩,讓李白深深懷念。在這兩句話裏,有壹句話,它的潛臺詞是:李白與謝_的精神相通,李白能聽懂謝_的詩;此時的李白,寫下這首詩的心情與謝_,卻沒有人能“釋道”與“久記”。可見李白對謝_的“長憶”是壹種身處黑暗世界,缺少知音,孤獨的感覺。這就是這首詩的意義,在結尾含蓄地表達出來,與開頭的“獨立”遙相呼應,包含著月下沈思的詩人無可比擬的孤獨與悲哀。

這首詩開篇寫的是前景,但歸結到對謝_的敬仰。首尾銜接的關鍵,在於詩人面前明媚的風光,正如謝_詩清新秀麗的風格。謝的山水詩雖然缺乏豐富的社會內容,但對祖國東南的美景描寫卻極為細膩、準確、生動。如“夏宇散入齊,澄江靜如練”(《去三山晚歸望京城》)。這些詩精致、清新、自然。由此可知,謝山水詩的風格是“白雲映水撼空城,白露墜秋。”在這種環境下,很自然的會想起謝_當年描寫金陵風光的名句。這正是這首詩精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