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圖題詩>>詩、詩意、中心
1、作者簡介: 介紹作者: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官山東範縣、濰縣知縣,有政聲“以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做官前後,以書畫營生。擅畫蘭、竹、石、松、菊等,而畫竹五十余年,成就最為突出。體貌疏朗,風格勁峭。 2、題目意思:墨竹:單用墨畫的竹子。墨竹圖題詩就是單用墨畫竹子的圖畫上面的詩。 3、本詩含義: 我們這些小小的州縣官吏,衙門臥室外竹子的壹枝壹葉,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而實際的含義是:我們雖然只是小小的州縣官吏,但老百姓的壹舉壹動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充分體現了鄭板橋對百姓疾苦的關心。 感知詩意:這首詩以“竹”為依托之物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詩畫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風雨來襲,我自巋然不動”的氣概。) 這首詩是鄭板橋在乾隆十壹、二年間出任山東濰縣知縣時贈給包括的。 第壹句“衙齋臥聽瀟瀟竹”,寫的是作者在衙署書房裏躺臥休息,這時聽到窗外陣陣清風吹動著竹子,瀟瀟叢竹,聲音嗚咽,給人壹種十分悲涼淒寒之感。 第二句“疑是民間疾苦聲”,是作者由淒寒的竹子聲音產生的聯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風竹之聲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饑寒交迫中掙紮的老百姓的嗚咽之聲,充分體現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懷。 第三句“些小吾曹州縣吏”,既是寫自己,又是寫包括,可見為民解憂的應該是所有的“父母官”,這句詩拓寬了詩歌的內涵。 第四句“壹枝壹葉總關情”,這句詩既照應了風竹畫和詩題,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點點滴滴都與“父母官”們緊緊聯系在壹起呀!鄭板橋的這首題畫詩,由風吹竹搖之聲而聯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對老百姓命運的深切的關註和同情,壹個封建時代的官吏,對勞動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確實是十分可貴的。 4、1句與2句之間的關系: 第1句是實寫,作者聽到了竹子瀟瀟作響。第2句是虛寫,是作者自己的聯想。第1句的實是第2句發揮聯想的基礎。有這樣的聲音才有了作者這樣的聯想。這樣的聲音可能誰都能聽見,可是也只有那些關心百姓疾苦的人才會有這樣的聯想。這是又壹次對中心的強化。 5、我們如何理解“壹枝壹葉總關情”壹句? 明確:似是寫竹,實則寫人。寫詩人對百姓的仁愛之心,體恤之情,令人嘆為觀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穎奇物,把壹個錚錚鐵骨的文人寫得極入情理,表現了他的高標挺立、特立獨行、充滿愛民之氣節。 6、回顧反思:竹象征了“有氣節”,象征詩人“我自巋然不動”的氣概。 四、閱讀鏈接: 揚州八怪:包括鄭燮、羅聘、李方膺、高翔、金農、李鯇、汪士慎八位畫家。從康熙末年崛起,到嘉慶四年“八怪”中最年輕的畫家羅聘去世,前後近百年。他們繪畫作品為數之多,流傳之廣,無可計量。 “揚州八怪”生前即聲名遠播。李鯇、李方膺等先後分別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先試畫,後授職。乾隆八年,弘歷見到鄭燮所作《櫻筍圖》,即印了“乾隆禦覽之寶”朱文橢圓璽。乾隆十三年,弘歷東巡時,封鄭燮為“書畫史”。 “揚州八怪”大膽創新之風,不斷為後世畫家所傳承。徐悲鴻曾在鄭燮的壹幅《蘭竹》畫上題雲:“板橋先生為中國近三百年最卓越的人物之壹。其思想奇,文奇,書畫亦奇。觀其詩文及書畫,不但想見高致,而其寓悲奇妙,成為古今天才之難得者。“揚州八怪”大膽創新之風,不斷為後世畫家所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