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風雨》古詩賞析

《風雨》古詩賞析

《風雨》古詩賞析1

 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鬥幾千。

 風雨作品賞析註釋:

 寶劍篇:初唐將領郭震,向武則天呈《寶劍篇》:“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飄淪古嶽邊。雖復沈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武則天大為贊賞。新豐酒:典出唐代馬周遊長安,宿新豐(今陜西省臨潼縣東)酒店,店主人對他很冷淡。馬周要酒悠然獨酌。後唐太宗召對,授臨察禦史。

 簡析:

 全詩充溢著生平零落不能遂願的牢騷,有強烈的仕進心理。

《風雨》古詩賞析2

  《風雨》

 作者:李商隱

 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又幾千。

  《風雨》註解

 1.此詩張《箋》編於大中十壹年(857),雲:"'新知遭薄俗'謂鄭亞李回輩;'舊好隔良緣'謂子直(令狐绹)不能久居京師,翻使窮年羈泊。自斷此生已無郭震、馬周之奇遇,詩之所以嘆也。味其意致,似在遊江東時。

 2.《寶劍篇》:張說《郭代公行狀》:"公少倜儻,廓落有大誌,十八擢進士第,判入高等,授梓州通泉尉。則天聞其名,驛征引見,令錄舊文,上《古劍篇》,覽而喜之。"郭忠恕《汗簡》雲:"《郭元振文集序》:'昔於故鄴城下得異劍,上有古文四字雲:請俟薛燭。因作《古劍歌》。'"按《古劍歌》借古劍塵埋寓懷才不遇之意,有句雲:"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飄淪古獄邊。雖復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杜甫《過郭代公故宅》:"高詠《寶劍篇》,神交付冥漠。"商隱此引郭元振事,自嘆懷才不遇。

 3.羈泊欲窮年:盧思道《為高仆射與司馬消難書》:"羈泊水鄉,無乃窮悴。"庾信《哀江南賦》:"下亭飄泊,高橋羈旅。"窮年:終生。

 4.黃葉句:自喻飄零如風雨中的黃葉。

 5.青樓:富貴人家。

 6.新知兩句:馮註:"新知謂婚於王氏,舊好指令狐。遭薄俗者,世風澆薄,乃有朋黨之分,而怒及我矣。"

 7.心斷句:《舊唐書·馬周傳》:"西遊長安,宿於新豐逆旅,主人唯供諸商販,而不顧待周。遂命酒壹鬥八升,悠然獨酌。主人深異之。至京師,舍於中郎將常何之家……為何陳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即日召之……與語甚悅,令直門下省,六年,授監察禦史。"此引馬周事,自嘆生不逢時,已無知遇之望。

 8.銷愁句:《漢書·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又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又王維《少年行》:"新豐美酒鬥十千。"

 姚培謙《李義山詩集箋註》:"淒涼羈泊,以得意人相形,愈益難堪。風雨自風雨,管弦自管弦,宜愁人之腸斷也。夫新知既日薄,而舊好且終睽,此時雖十千買酒,也消此愁不得,遑論新豐價值哉?"劉、余《集解》:"此詩首尾用典,貼切自然,畫出才士書劍飄零,英俊沈淪風貌。末聯尤不露痕跡。

  《風雨》韻譯

 我讀了寶劍篇後心裏淒楚悲涼;羈旅中不得誌想必漂泊到終年。

 我象風雨中的黃葉依然在飄落;別人成日在青樓作樂歌舞管弦。

 縱有新交遇到薄俗也難得持久;舊交老友因為久疏而斷了良緣。

 我不企望喝新豐酒能有新際遇;為消愁姑且沽飲不惜耗費幾千。

  《風雨》翻譯

 我雖然胸懷匡國之誌,也有郭元振《寶劍篇》那樣充滿豪氣的詩篇,但卻不遇明主,長期羈旅在外虛度著華年。黃葉已經衰枯,風雨仍在摧毀,豪門貴族的高樓裏,闊人們正在輕歌曼舞,演奏著急管繁弦。新交的朋友遭到澆薄世俗的非難,故舊的老友又因層層阻隔而疏遠無緣。心中想要斷絕這些苦惱焦煩,要用新豐美酒來消愁解悶,管它價錢是十千還是八千。

  《風雨》評析

 這首詩大約作於詩人晚年羈泊異鄉期間。這時,長期沈淪漂泊、寄跡幕府的.詩人已經到了人生的窮途。詩人面對寶劍篇,想到自已空有才華,卻不得誌,在外漂泊,沒有建樹,恰似在風雨中飄搖,不免心中苦悶,借酒消愁,抒發了自已悲涼的心境。全詩意境悲涼,自喻形象,自然流暢,意味深長。

  《風雨》作者介紹

 李商隱(812-858),男,漢族,字義山,故又稱李義山,號玉溪生玉溪(xi)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生於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詩作文學價值很高,於唐文宗開成三年(公元838年)進士及第。曾任弘農尉、佐幕 府、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早期,李商隱因文才而深得牛黨要員令狐楚的賞識,後因李黨的王茂元愛其才而將女兒嫁給他,他因此而遭到牛黨的排斥。此後,李商隱便在牛李兩黨爭鬥的夾縫中求生存,輾轉於各藩鎮幕僚當幕僚,郁郁而不得誌,後潦倒終身。晚唐唐詩在前輩的光芒照耀下有著大不如前的趨勢,而李商隱卻又將唐詩推向了又壹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杜牧與他齊名。兩人並稱“小李杜”,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有《李義山詩集》。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壹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壹生很不得誌。最後抑郁寡歡而死,死後葬於鄭州滎陽(今滎陽苜蓿窪村)。據《新唐書》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詩》三卷,《賦》壹卷,《文》壹卷,部分作品已佚。

 施蟄存認為,李商隱的詩的社會意義雖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隱是對後世最有影響力的詩人,因為愛好李商隱詩的人比愛好李、杜、白詩的人更多。在清代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隱的詩作22首,數量僅次於杜甫(38首)、王維(29首)、李白(27首),居第四位。這個唐詩選本在中國家喻戶曉,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隱在普通民眾中的巨大影響。

 晚唐時期,韓偓、吳融和唐彥謙已經開始自覺學習李商隱的詩歌風格。到了宋代,學習李商隱的詩人就更多了。據葉燮說:“宋人七絕,大概學杜甫者什六七,學李商隱者什三四。”(《原詩》)北宋初期的楊億、劉筠、錢惟演等人宗法李商隱,經常互相唱和,追求辭藻華美、對仗工整,並刊行了壹部《西昆酬唱集》,被稱為西昆體。在當時頗有影響。此外,王安石對李商隱也評價很高,認為他的壹些詩作“雖老杜無以過也”(《蔡寬夫詩話》)。王安石本人的詩歌風格也明顯受到李商隱的影響。

 明朝的詩人從前、後七子到陳子龍、錢謙益、吳偉業,都受到李商隱的影響。清朝喜歡寫艷情詩的人更是專學李商隱的無題詩,例如王彥泓的《疑雲集》和《疑雨集》。民國時期鴛鴦蝴蝶派小說中的香艷詩也是受到他的影響。

《風雨》古詩賞析3

  作者:陸遊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註釋

 僵臥:直挺挺躺著。這裏形容自己窮居孤村,無所作為。僵:僵硬,僵直。

 孤村:孤寂荒涼的村莊。不自哀:不為自己而感到悲傷,不為自己哀傷。

 尚:副詞,還,仍然;表示事情的繼續或殘存狀態。

 思:想著,想到。為:介詞,為,為了;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

 戍輪臺:在新疆壹帶防守。戍(shù),守衛。輪臺,現在的新疆輪臺縣,漢代曾在這裏駐兵屯守。這裏泛指北方的邊防據點。

 夜闌:夜深。闌:殘盡。

 臥聽:躺著聽。

 風吹雨:風雨交加,和題目中“風雨大作”相呼應;當時南宋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風吹雨”也是時局寫照,故人直到深夜尚難成眠。

 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區的河流。

  翻譯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裏,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守衛邊疆。

 深夜裏,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