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從河流意象與唐代文人漢江詩中,能發掘什麽文化意蘊?

從河流意象與唐代文人漢江詩中,能發掘什麽文化意蘊?

河流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並成為文人體現思想的重要形式之壹。漢江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是唐代北上長安、南下湖湘的交通要道。唐代文人學子面對漢江或產生孤郁憤慨之情及與親朋好友的不舍之情,或感嘆漢江流域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或展示漢江流域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風土人情,漢江意象在唐代文人詩中得到發揚。

唐代文人漢江詩不僅是對《詩經》以來地域書寫的繼承與發展,也延續了《楚辭》貞怨書寫的精神,同時也是對報甕丈人抱樸守拙的田園書寫的延續。唐代文人漢江詩豐富了地域文學研究的內容,提升了漢江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

而“意象”即含意之象,是中國古代文人進行文學創作時經常使用的壹種藝術手法。意象是“經作者情感和意識加工的由壹個或多個語象組成、具有某種意義自足性的語象結構,是構成詩歌文本的組成部分”。

文學文本中都存在意象,但小說、散文等敘事性文體中意象用來表達作者的觀點和感受,而詩歌中的意象則是用來營造氛圍、渲染氣氛,從而抒發詩人的感情。意象是詩人主觀情感和客觀事物融合的藝術形象,也是詩人情感的載體,傑出的詩人往往有與之精神氣質相應的意象,如李白之於月與酒,杜甫之於馬與雁。

同時,意象在傳承過程中會有較穩定的情感內涵,如落花之於青春的流逝、梅蘭竹菊之於品行的高潔。因此,研究意象是深入了解作者的壹個重要方法,而通過漢江意象來探討唐代文人漢江詩也是研究唐詩的壹個有效途徑。唐代以漢江為主要意象的詩歌涉及征戍、遷謫、行旅、離別等主題,或發歷史之幽情,或描寫祖國美好的山河景色,展示出文人與漢江及漢江流域的深厚情感。

另外,漢水流域地處南北、東西交通要道,在政治、軍事、文化方面的地位顯著,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很多著名戰爭都與漢江相關。唐王朝雖是大壹統帝國,但在漢水流域的戰爭並沒有停歇下來。因此,唐代文人在寫戰爭題材的詩歌時也往往以漢江為主要意象,這些戰爭詩大多表現廣大民眾厭惡戰爭、回歸田園的祈願或戰死沙場、保家衛國的赤膽忠心。

唐代文人漢江詩內容豐富多彩,內涵深沈厚重,從而使漢江意象在唐詩中有了壹定的價值。“唐代是壹個詩歌從量到質都登峰造極的巔峰時代。由於唐王朝從壹開始便采取民族和親、思想調和、文化包容的開放政策,統治者對文學的愛好與提倡,在很長壹段時期實行以詩賦取士制度,使得大江南北詩人蜂起、詩潮澎湃。在這樣壹個大壹統的時代氛圍中,詩歌的地域差異逐漸縮小。”

地域之間的差異雖然縮小,但依舊有明顯的地域特征。這些明顯的地域特征,是唐代詩人生活的映射,也是唐詩多姿多彩的原因。因此,漢江作為唐詩意象群中獨特的地域意象在文學發展中,也展現了它的價值。

漢江是唐代溝通南北、勾連長安與南方蠻夷之地的交通要道,不少文人在途經漢江時產生了強烈的創作欲望,使唐代文人漢江詩呈現出繁榮的局面。唐代文人漢江詩不僅體現出了文人復雜的情感世界,重現了漢江流域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並且展示出了漢江流域豐富的風土人情與優美景色。

同時,這些詩歌在地域書寫、貞怨書寫、田園書寫方面也展現出了地域文學、地域文化的特殊價值和意義。唐代文人漢江詩充分展現了漢江在中國文學史、文化史上的地位。因此,運用文化地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更好地挖掘唐代文人漢江詩潛藏的文化意蘊,對古代文學、地域文學的發展和繼承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