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19、20世紀的美國文學

19、20世紀的美國文學

美大陸土地廣袤、物產豐富,很早以來印第安人便在這裏開拓勞作、繁衍生息,創造了富於民族特色的文化及文學,但是這些民間口頭文學並未受到後來的歐洲移民的足夠重視,在美國文化中未能留下多少印痕。美國文學從根子上說還是壹種深受歐洲傳統文化影響的文學。然而,移民們的開拓精神和自由思想使他們很快突破了歐洲文化的藩籬,形成了以民主自由、個人主義為核心觀念的新文學,建國以後的美國依然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文化的多元性和民族的進取心使美國文學呈現出紛繁豐茂、日新月異的局面。

開國前後,富蘭克林(1706-1790)等人的散文作品,或委婉深沈,或幽默俏皮,或簡潔剛健,是美國文學的雛形。進入19世紀以後,美國文學得到長足發展,湧現出壹批具有國際影響的作家。前期主要是浪漫主義文學,後期則以現實主義文學為主。

美國的浪漫主義文學既植根於本土新興資產階級的理想主義和探索熱情,也受到歐洲浪漫主義思潮的巨大影響,發展迅速,是西方浪漫主義文學不容忽視的組成部分。美國的浪漫主義文學壹般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的代表性作家有歐文、庫珀、布萊恩特和愛倫·坡等,後期的代表作家有愛默生、梭羅、霍桑、梅爾維爾和惠特曼等。前期文學和後期文學在題材、主題、人物和風格等方面既有延續性,更有差異和區別。前期文學,題材多為民間傳奇、田園風情、殖民地開發與爭奪,主題多為驚嘆社會的巨大變革、贊美勇敢機智的人格力量、向往人與自然和人與人之間的永恒和諧,人物多為民間的喜劇性形象和理想化的英雄好漢,風格多為幽默詼諧、粗獷豪放。後期文學,題材較前有所拓展,諸如世外桃源、海上歷險、道德與感情的沖突等成為新的令人關註的話題;主題則在強調人的直覺、情感和無窮潛力與提倡皈依宗教、克己禁欲、堅持道德操守之間搖擺不定;人物在保持傳奇性的基礎上,呈現出復雜矛盾、幽秘深邃的人格內涵;風格則因作家的個性特征更加明顯而難以概括,大體上已從前期的豪邁灑脫逐漸轉向奇崛深奧,具有濃厚的神秘悲愴的色調。

歐文(1783-1859)是美國第壹個享有國際聲譽的作家。他的第壹部重要作品《紐約外史》嘲諷了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方式和荒謬的殖民主義偏見,贏得歐美作家和讀者的廣泛好評。代表作《見聞劄記》(1820)是壹部隨筆、速寫和短篇故事的合集,風格幽默詼諧,文筆雅致,往往將奇妙的幻想和精確的寫實糅為壹體。其中的《瑞普·凡·溫克爾》被認為是美國短篇小說的肇始之作。庫珀(1789-1851)的創作取材於美國民族的歷史傳說和現實生活,其中尤以描寫西部開發和爭奪殖民地戰爭的邊疆小說《皮襪子故事集》最為著名。庫珀的小說風格質樸雄奇,情節曲折復雜,引人入勝。《最後的莫希幹人》(1826)是《皮襪子故事集》五部曲中最膾炙人口的壹部,其中綽號“皮襪子”的獵人納蒂·班波具有史詩英雄式的道德勇氣和非凡本領,是美國文學史上壹個著名的形象。布萊恩特(1794-1878)是壹位擅長描寫自然風光的詩人。他的詩風酷似英國詩人華茲華斯,常在日常平凡的生活和田園景物的啟示下得到人生的感悟,主要詩作有《水鳥》、《非洲酋長》等。他的詩論對後世的美國詩歌創作具有重大影響。

愛倫·坡(1809-1849)在早期浪漫主義作家中不同凡響。他的創作涉及多種文體,尤以詩歌與小說著稱。他的詩歌理論和創作都具有唯美傾向,認為“詩是美的有節奏的創造”,強調音樂性、朦朧性和整體統壹性。代表作有《烏鴉》(1845)、《安娜貝爾·李》等,這些詩篇以舒緩回旋的韻律、奇特別致的意象表現沈郁悲哀的悼亡情緒,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壹。他的詩作和詩論在當時的美國未能受到足夠的重視,卻被後來歐洲象征派詩人奉為圭臬。愛倫·坡壹生寫了近70篇短篇小說,從類型和風格看,大致可分為恐怖小說和推理小說兩類。前壹類小說深受德國霍普曼和英國哥特式小說影響,情節詭異、氣氛神秘、人物怪誕,但都能用壹種幽默調侃的筆調,消解恐怖緊張的氛圍,求得審美心理上的平衡感。其代表作有《厄舍古屋的倒塌》和《黑貓》等。後壹類小說以破案為主要內容,破案者往往憑借科學知識和嚴密的邏輯推理偵破案件。其代表作有《莫格街謀殺案》和《失竊的信件》等。這類小說的偵破方式和人物類型常被後世的偵探小說所效仿,愛倫·坡因此被認作西方偵探小說的鼻祖。

美國後期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與19世紀30、40年代興起的“超驗主義”思潮有密切關系。超驗主義受到康德先驗論哲學和歐洲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認為大自然內蘊著終極真理,每壹種自然現象都是某種精神的象征,人憑借著直覺就能感悟宇宙精神,而不必依靠傳統的詩歌、哲學等歷史文獻的教諭,人在壹定的範圍裏就是上帝,應該充分信賴自身的智慧和力量。超驗主義從思想根源看,是壹種人本主義思潮,它所針對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物質至上、拜金主義和庸人哲學,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因它受先驗論、泛神論思想影響,也帶有神秘主義的色彩。

美國不少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中都浸淫著超驗主義崇尚自我、解放個性的思想。愛默生(1803-1882)是超驗主義的首倡者,他組織“超驗主義俱樂部”,發表了壹系列散文,宣傳超驗主義思想,重要的有《論自然》(1836)、《論自助》、《神學院致辭》等。他的思想影響了梭羅、霍桑、麥爾維爾和惠特曼等壹代浪漫主義作家。梭羅(1817-1862)是超驗主義的實踐者,曾在瓦爾登湖畔林間獨自居住了兩年多,期間他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散步和沈思,他把自己從大自然得來的啟示和對人生真諦的思索寫進了《瓦爾登湖》(1854),這部風格獨特、思想深刻的散文名作對後世影響巨大。

朗費羅(1807-1882)從古老的印第安神話傳說中汲取養料,創作了美國文學史上第壹部派生史詩《海華沙之歌》(1855),塑造了壹個印第安民族文化超人的動人形象。麥爾維爾(1819-1891)則擅長航海、冒險、異域的題材,代表作《白鯨》(1851)具有史詩般的氣勢和悲劇的崇高美,作品以壹次艱巨悲壯的捕鯨經歷喻示了善與惡、人與自然的鬥爭的永恒性。

自19世紀20年代起,美國社會反對蓄奴制的呼聲日益高漲,廢奴文學也應運而生。廢奴文學站在反對蓄奴制度的進步立場上,描寫黑奴的非人生活,揭露奴隸主壓迫奴隸的殘暴行為,批評蓄奴制的野蠻性和反動性,推動了廢奴運動的發展,並為美國批判現實主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廢奴文學的代表性作家有斯托夫人(1811-1896)和希爾德烈斯(1807-1865)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湯姆叔叔的小屋》和《白奴》。

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資本主義得到長足發展,同時貧富差距擴大,社會中不滿情緒增長,文學的批判意向也隨之強化,在廢奴文學和鄉土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的影響下,批判現實主義取代浪漫主義成為美國文學的主流。豪威爾斯、歐·亨利、諾裏斯、克萊恩和傑克·倫敦等,都是這壹流派的重要作家。

豪威爾斯(1837-1920)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奠基者,代表作《賽拉斯·拉帕姆的發跡》(1885)塑造了壹個以道德、信用立身的美式資本家。歐·亨利(1862-1910)是著名的短篇小說作家,多描寫小人物的悲喜劇,風格詼諧中有感傷,結尾精妙警策。代表作有《最後壹片藤葉》、《警察與贊美詩》等。諾裏斯(1870-1902)在《章魚》裏描寫了壟斷資本在高速發展中肆意侵奪農民財富的罪行。克萊恩(1871-1900)的心理現實主義小說《紅色英勇勛章》使他在美國文學中獨樹壹幟。傑克·倫敦(1876-1916)的作品深受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長於描寫在弱肉強食的險惡環境中個人奮鬥者的堅毅頑強的性格。他的中篇小說《荒野的呼喚》以動物間的殊死搏鬥喻示資本主義社會的叢林原則的殘酷性,代表作《馬丁·伊登》(1909)以個人奮鬥者的悲劇命運揭示了市儈哲學和商業文化對有才華的美國青年的壓制殘害,率先涉及了“美國夢”幻滅的主題。

在這壹時期的美國文學中,黑人作家契斯納特(1858-1932)和杜波依斯(1868-1963)的創作具有鮮明的反種族主義特征和民主傾向,令人註目。此外,女詩人狄更生(1830-1888)的詩作意象生動明徹、富於哲理,深受20世紀英美意象派詩人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