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春望》教學設計

《春望》教學設計

 《春望》是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古詩四首中的壹首詩歌。以下就是我精心推薦《春望》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壹 教材分析

 該單元是圍繞著愛國情懷這壹主題來安排教材內容的。本單元總***5篇課文,選擇了古今中外的不同文章和體裁來闡釋愛國情懷這壹主題,而《春望》這篇是通過我國古代詩歌來展示我國古代偉大詩人的強烈的愛國情感。《春望》寫於安史之亂後,當時,唐朝首都長安已經被叛軍安祿山占領,長安城被安史叛軍焚掠壹空,滿目荒涼。面對這樣的情景,作者寫下了這首詩歌。

 二 教學目標

 既然是是通過詩歌這種體裁來表現愛國情懷這這壹主題,那麽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就應該抓住“詩歌”和“愛國”者兩個重點來確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體會古詩的韻律,領略古詩的音韻美,凝練美,意境美和含蓄美。

 2,記憶名句,體會其中蘊含的情理,做到學以致用。

 3,情感目標:領略詩人深沈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涵,準確把握詩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教學難點:深入理解名句,培養學生品味語言鑒賞詩歌的能力

 課時安排:1個課時

 三 教法和學法

 對於八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詩歌的學習方面也有了壹定的基礎積澱,所以在這堂課中我覺得應充分的貫徹老師作為輔導者,學生才是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在教法上,老師主要還是要通過講授的方法來行課引導學生的學習,而學生在的學法上主要是通過誦讀和討論來學習這首詩歌,來體會詩歌中的愛國情感。

 四 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杜甫是學生已經接觸過的詩人,所以我覺得在導入這個環節選擇介紹作者來導進課文。壹方面,先讓學生說出現在他們對杜甫的壹些了解,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相互學習和積累文學常識,而且還可以讓老師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和掌握情況,再者課堂壹開始的師生互動,能夠使得課堂能夠融洽些,學生也能集中註意力。另壹方面,在學生回答完後,老師再對學生的回答的內容作總結和補充,提出學生要掌握的`文學常識,並且抓住其中的壹個要點來引入正課,而這個要點自然是要抓住愛國情感這個點來過渡到正課。

 2,詩歌講解

 詩歌的講解評析是課堂的主題部分,在這個部分我想不僅要講解詩歌也要教會學生怎樣的分析詩歌和記憶詩歌。在講解的過程中我們要抓住個線索來分析這首詩歌,而在這裏我想抓住情感這個線索來分析,在了解學習完字詞後先讓學生嘗試朗誦壹下這首詩歌,當然這時學生還沒能很好的把握這首詩歌的情感,所以就需要進壹步的分析這首詩歌了,由此正式進入詩歌。所在這壹部分我想有以下的幾個部分。

 (1)了解字詞 結合課下註釋和工具書等解決生字詞:

 抵:值 渾:簡直 勝:承受 簪:zān

 (2)初讀詩歌及介紹詩歌的寫作背景,引出把握詩歌情感這個線索。

 (3)分析講解詩歌

 A.學生先結合課下的註解以及小組的討論嘗試翻譯下詩歌。

 B.請壹為同學翻譯下詩歌的首聯和頷聯

 C.講解詩歌的首聯和頷聯,確定首聯和頷聯的聯系,首聯:壹幅國破後的衰敗淒涼的畫面 頷聯:以“花”“鳥”作為主體的觀畫傷情。有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以在分析詩歌的詩歌可將這壹思想貫徹在分析中,首聯是勾勒出了壹幅衰敗的景象,通過和學生壹起的分析出這幅畫面,而緊接的頷聯我們可看到“花”“鳥”兩個物象說到“花濺淚”“鳥驚心”那麽就可由此提出問題:花為何濺淚,鳥又是為何驚心?這樣兩聯的聯系也就確立了。

 所以在這裏主要的提問有:1,首聯向我們展示了怎樣的壹幅畫面?2,花為何而濺淚,鳥又是為何而驚心?

 D.分析完兩聯之後可讓學生朗誦首聯,朗誦時可在腦海中勾勒出剛才的分析出的畫面,然後再由勾勒的畫面嘗試背誦這兩聯。

 E.請學生翻譯詩歌的頸聯和尾聯

 F.講解頸聯和頷聯,確定這兩句的聯系。頸聯:國家戰亂,思念家人 尾聯:壹個頻頻搔頭的白發老人的形象,頸聯的結果。“白頭搔更短”這是為什麽呢?那是因為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對戰爭的殘酷的痛恨。所以以此作為連接點建立兩聯之間的聯系。

 主要的提問設計:1,為什麽會“家書抵萬金”;體現了什麽?2,為什麽會“白豆搔更短”?

 G.學生根據兩聯之間的聯系朗誦頸聯和尾聯,腦海中浮現壹個頻頻搔首的老人形象,然後再由這個老人形象老嘗試背誦這兩聯。

 H.根據剛才的分析,嘗試背誦全詩。

 (4)探究感悟

 A,分析理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講解互文修辭手法。

 互文:上下兩句或壹句話中兩個部分,看似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壹件事情。

 詩句理解:由於為國事擔憂,為離別感到遺憾,花兒也不禁落淚,鳥兒也為此驚魂。

 B,分析尾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中的典型的愛國人物形象。

 藝術形象:詩人滿頭白發如雪,因焦慮憂愁而頻頻搔首。

 這壹細節含蓄而又深刻的表達詩人的內心世界。

 (5)課堂總結

 1,這是壹首抒發(愛國情感)的詩歌,他刻畫了怎樣的壹個人物形象,他充滿了怎樣的情感,那麽我們應該用什麽樣的思想感情來誦讀這首詩歌?

 2,本詩歌的名句是哪句,它采用了什麽修辭手法?

 3,根據腦海中的畫面有感情的背誦詩歌

 (6)課後練習:再搜索壹首杜甫表現愛國情感的詩歌,並對其進行分析,體會是怎樣表現愛國情感的。

 五.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要求簡介扼要,要能清晰明確的反映教學的重點,所以在板書設計的方面,我選擇板書各聯描述的主要內容,並使這些內容能夠建立起聯系,使得學生對詩歌的理解能夠渾然壹體,而且通過這個板書能夠在腦海中勾勒出壹幅畫面,而由這幅畫面能夠背誦出這首詩歌,做到所謂“詩中有畫,花中有詩”。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首聯:壹幅國破的衰敗淒涼的圖畫

 ↑↓畫→觀畫

 頷聯:以“花”“鳥”為主體觀畫傷情

 頸聯:國事戰亂,思念親人

 ↑↓為什麽“白頭搔更短”

 尾聯:壹位頻頻搔首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