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五代兩宋時期的和田玉(十)

五代兩宋時期的和田玉(十)

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中國處於封建割據時期。

於闐李朝與中原關系密切,曾向後晉皇帝贈送玉器等珍寶。後晉皇帝石敬瑭派張匡業,奉詔前往於闐。他在遊記中描述了當地的玉石開采情況。【雨荷在於闐之外,源頭是昆山,向西流1300裏。雖然在七裏綠玉的來源是壹樣的,但玉的其余部分在各處都有變化,所以它的顏色是不同的。每年五六月,洪水洶湧,玉隨波逐流。玉的量視水的大小而定,七八月退為宜。那些稱之為撈玉的人,他們國家的法律,官員沒有采過玉,也禁止百姓摸玉河邊,所以在中用衣服的時候經常用玉。他全面記錄了采玉的地點、時間和方式。

五代玉器出土不多,樣式與唐代相同,作品精美,但沒有大的發展變化。

宋代時期,新疆的玉雕技術發達且富有特色,有玉鞍轡、玉帶、玉燈、玉璽、玉枕、玉桂、玉佛等。

到了宋代,宮廷裏有了玉庭,宮廷裏的玉器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雕玉的技藝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北京方山縣石橋墓出土,生機勃勃。

宋代的玉和唐代的玉不壹樣。宋代古玩玉器增多。玉既是文玩,也是商品,尤其是古玉,經濟價值很高。當時達官貴人收藏寶玉。基於需求,出現了稀有玉器市場,如杭州的七寶社,出售玉器珍品。這種形式促進了仿古玉的盛行,於是大量的贗品充斥市場,這種趨勢蔓延到後世,形成了獨特的仿古玉系列。

宋代也有玉器方面的作品。中國最早的《金石學目錄》是宋代呂大臨編的考古圖,選了14件玉器。後來有人編了續考古圖,補充了少量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