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再聽老嗚咽,但看山月談州橋。
——王安石《州橋》
州橋南北是天街,長輩年年等駕回;
她流著淚問使者:“第六軍什麽時候真的來?”
——範成大《州橋》
範成大的詩《譙周》題寫在原註中,準確地描述了譙周的位置:譙周,“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是舊禦道”。朱雀門是汴京的南門。宮城正門建築宣德樓。在宋代,汴京是唯壹的州橋。同在北京做官的王安石、範成大,對這座橋都很熟悉,他們的詩中也經常有這座橋的身影。所以,他們也可以寫這個題材。但顯然,兩首詩的入口是不同的。王安石的《譙周》是他晚年隱居金陵後所作。王安石執政時主張變法,遭到保守派的強烈抵制。他被迫兩次罷工,政治理想無法實現。晚年退居金陵,心情抑郁。《州橋》這首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做出的。詩人是從回憶以前在京時“譙周踏月”的角度來寫譙周的。所以,詩中滲透的是壹種對故地的刻骨銘心的深情:“今夜又聽得老去嗚咽,卻見山月談譙周。”當我聽到金陵鐘山流水的聲音時,我默默地想起了過去,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我在譙周的那段崢嶸歲月。範成大的《州橋》寫於宋孝宗大道元年夏(1170)。當時距離汴京失陷已經40多年了,詩人奉命前往晉國,就沿途所見所聞寫下了72首絕句。“州橋”就是其中之壹。詩人再次踏足故都,看到淪陷後的汴京景象,心中感慨萬千。因此,他通過汴京父老渴望宋朝驅逐侵略者,早日收復失地的描寫,表達了淪陷區人民強烈的愛國情懷,並對宋朝的偏袒和不團結表現出強烈的不滿:“六軍何時真的來了?”他們的感情是多麽強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