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修辭有術是指什麽

修辭有術是指什麽

修辭”壹詞出現得很早,但在古代學術研究中,修辭學並不是獨立的學科,有關修辭的論述散見於解經、文論、史論、詩話、詞話、筆記、隨筆之中。

魏晉南北朝時劉勰的《文心雕龍》曾對詩文的修辭規律進行了系統的探討。 隋唐五代史論修辭、詩論修辭、散文修辭都獲得了發展。

南宋陳骙的《文則》,對比喻、引用、仿擬、析字、重疊、節縮、省略、層遞、錯綜、倒裝等各種辭格,都分別作了分析。

元朝的《修辭鑒衡》是我國第壹部以修辭命名的著作。

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癸簽》是我國第壹本斷代的修辭學資料匯編。

清代王國維的詩歌評論在修辭學方面也多有貢獻。 在歐洲,古希臘哲人亞裏斯多德的修辭學專著《修辭學》註意口語修辭

古代的修辭論述是粗略的、模糊的。在我國,修辭真正成為壹門獨立的學科,是20世紀30年代以後的事。“五四”運動以後,修辭作為壹門獨立的學科,得到了全面、系統的探討和研究。比較重要的成果主要有:

1923年胡懷琛的《修辭學要略》可算是中國最早的現代修辭學著作。

後有唐鉞《修辭格》、鄭奠的《中國修辭學研究法》、揚樹達的《中國修辭學》、汪震的《國語修辭學》

1932年陳望道的《修辭學發凡》創立中國第壹個科學的修辭學體系,開拓了修辭研究的新境界,標誌著現代修辭學的建立。

解放後有呂叔湘、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張誌公《修辭概要》、張弓《現代漢語修辭學》、郭紹虞《漢語語法修辭學新探》、王德春《修辭學探索》、倪寶元《修辭》、王希傑《漢語修辭學》及《修辭學通論》、1980年修辭學會成立,出版《修辭學叢書》,創刊《修辭學習》,修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通常有四種:修辭活動、修辭規律、修辭現象、修辭學

1、修辭活動

《論語·憲問》中記載“為命,裨諶shen4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裏子產潤色之。”“修飾”“潤色” 就是修辭,修辭是人們在運用語言傳遞信息、表情達意的過程中,追求最佳表達效果的壹種言語加工活動。最佳表達效果就是指“準確、鮮明、生動、形象”

在內容和語境確定的情況下,修辭總是討論選用什麽樣的材料,采取什麽樣的修辭方式,追求什麽樣的表達效果

如果說壹個人長得醜,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 例如:

她很醜。(可磣/難看/不好看/不俊/)

她長得像個醜八怪。(比喻)

整個壹個豬八戒他二姨。/或大家都叫她“朱二姨”。(借代)

(不同的詞語表現了不同的語體風格和方言色彩)

她長得五官都錯了位。(誇張)

看她壹眼三天不想吃飯。(誇張)

她醜得可以去當嚇唬烏鴉的稻草人。(誇張 她要是去當稻草人,準把所有的烏鴉都嚇跑了。(誇張) 她不但能嚇得烏鴉不敢偷莊稼,還能嚇得烏鴉把偷走的玉米送回來。(誇張)

但是誇張的程度不同

  這種言語加工的活動過程通常有:

(1)草創組合(即打腹稿)

(2)選擇

在多種同義手段中選擇某壹恰當的言語形式。

(3)創新

修辭貴在創新。不論詞語錘煉、句式選擇,還是辭格的運用,都應當有新意,防止落入俗套。有句話說,第壹個說女人是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說女人是花的人就是蠢材。所以,創新是修辭的靈魂。

(4)修正

將錯誤或不太好的諺語形式改為正確的、比較好的。

(5)增刪

增加必要成分,刪除多余詞句。如徐遲《地質之光》“我們現在有了我們自己的最好的醫院了”刪去後壹個我們,句子緊湊簡明。《雷雨》中寫繁漪“她是壹個中國舊式女人”改為“她是壹個受過壹點新的教育的舊式女人”更豐滿、更準確。

2、修辭規律

在這種語言加工活動中,蘊藏著種種規律,這種規律支配和擺布壹切修辭活動,所以修辭的另壹含義是修辭規律。

3、修辭現象

修辭規律和修辭活動都是壹種客觀存在的社會語言現象,有些修辭學統稱修辭現象。如說“紅杏枝頭春意鬧”這種“修辭格”特別新穎,我沒見過這種“修辭格”,其中的“修辭”便是指修辭現象。

4、修辭學

修辭學是對修辭現象進行研究而產生的壹門學問。

人類社會壹產生,就運用語言表達思想進行交際,就有了修辭活動與規律,如《易》中就有“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詩經》有“手如柔荑,膚如凝脂”之說,但直到劉勰的《文心雕龍?比興》才對這種修辭現象有所闡述。

簡而言之,修辭是

1、修辭是壹種社會言語現象,是對語言的修飾和調整,對語言進行綜合的藝術加工。——修辭

2、其間蘊含著這壹活動的規律以及人們對修辭現象、活動、規律所進行的描繪、提煉、分析、歸。——修辭學

如果兩個方面的含義對舉,則前壹部分含義可叫修辭,是壹種客觀存在的語言現象;後壹部分含義叫修辭學,是對客觀修辭現象的壹種主觀反映。

二、修辭的對象

對於修辭的對象範圍,曾在60年代或80年代進了兩次大的討論,眾所紛雲,分歧較大。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認為“修辭學以修辭現象為研究對象。”他把修辭現象分為兩類:積極修辭和消極修辭。為使語言準確、通暢、明白、平穩而采取的調適手法叫積極修辭;為使語言生動形象而采取的手法叫消極修辭。

有的只講積極修辭。(太窄)

有的從結構入手,把修辭對象規定為“平行的同義結構和非平行的同義結構”(不能包括修辭所有的原則、方法、形式、規律,太窄)

我們認為修辭學研究的對象應為修辭現象與修辭理論。修辭現象是融修辭手段規律於調整修飾語言的活動過程;修辭理論指研究修辭的性質、任務、對象、範圍、原則功用、方法態度以及語言修辭與思想內容之間的關系等。

修辭單位是表達修辭語義信息的最小元素,是以語義為主的語言結構體,是語音語義的結合體。具有語義內容和語音形式兩個方面。

修辭意義是語義學研究的對象,語音形式與語法的結構形式互相聯系,常常被納入到語音學、詞匯學、語法學之中。

從語言結構看,修辭單位是形成修辭手段的或長或短的語言結構形式。可分為四類

1、音節修辭

修辭只表現在壹個音節中。

2、詞語修辭

系詞只體現在詞語中,即以詞語為修辭單位。3、句式修辭

修辭表現在句式、句子中,即以壹定的句子、句群為修辭單位。如“學會壹個字,就象搬掉壹座山。”

4篇章修辭

人們常說“修辭是對語言三要素的運用。”對於修辭而言,語言三要素是修辭的手段和基礎,也是修辭要調動和加工的語言材料;對於語言而言,修辭是對語言的綜合的藝術加工,是語言的高級體現。

如果說在語言系統中,語義與語音的結合是第壹基礎平面,詞匯語法是第二平面,那麽修辭就是第三平面。

1、修辭與語音

語言要音韻鏗鏘,悅耳動聽,就必須做好語音的調配。

語音修辭的主要手段:

雙聲、疊韻、壓韻、平仄、諧音、疊音、擬聲、兒化、重音、輕聲、字調、語調、停頓、音節、節奏等是語音修辭的主要手段。

語音與修辭的關系:

語音在增強音律美和突出語義方面為修辭提供條件,豐富了修辭方式的內容;修辭則從通過積極調動語音因素擴大了語音的功用。

2、修辭與詞匯

修辭與詞匯關系密切。

詞語修辭常用方式:

同義選擇、反義對舉、多義關聯、詞語的色彩、搭配、詞語仿造、創新、變序、活用、熟語巧用等

詞語與修辭的關系:

詞匯為詞語的篩選錘煉、為形成具體的修辭方式提供必要的條件,幾乎所有修辭方式都與詞匯有關,如雙關、反語、仿詞、婉曲、對偶、對比、借代、通感、誇張、頂真、回環、拈連、反復、比喻、移就、歇後語等;修辭使詞匯在語言運用中發揮了重要而廣泛的作用。

3、修辭與語法

修辭同語法的關系更為密切。

修辭選擇的句式:

長句與短句、整句與散句、主動句與被動句、肯定句與否定句、倒裝與順裝句、完全句與省略句、分說句與合說句、口語句與書面語句、意合句與意義合句、單句與復句、復句與句群等都是修辭的選擇材料。

語法與修辭的關系:

壹般來說,講究修辭要以語法為基礎。有時看來不合語法的句子,卻是修辭利用超常特點加工的結果。

語法為修辭現象、修辭規律的體現提供表現形式,沒有句子和句群,也就沒有體現修辭外在形式的語言模式,如沒有語法上的並列句,就沒有對偶、對比、排比、頂真、回環等修辭手法。修辭在語言運用中擴大了語法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