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朝霞散落在遙遠的東方,片片血跡染紅了半邊天。翠綠色的鳥兒在窗外歌唱,喚醒夢中的我。昨天,我和朋友約好了。今天壹大早就去了西湖,欣賞西湖的晨景,聽西湖的晨歌。
漫步西湖岸邊,夜幕剛剛褪去,湖面霧氣蒙蒙。遠處,雷峰塔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湖面上的身影早已閃現,悠閑的歌舞聲忽隱忽現,撩撥著我的心弦。從小就喜歡音樂,對各種弦樂的聲音,唱歌的聲音都有特別的向往。循聲望去,只見壹群各色美女,穿著現代的衣服,插著羽毛,緩緩起舞,伴隨著湖水的輝光,徐徐的涼風,綠意夾雜著各種早起鳥兒的歡樂,讓花園式的西湖更加錦上添花,別有壹番滋味。
江南的秀水,杭州的名景,都集中在西湖上。山青水綠,西湖穩穩地圍在城中央。呼吸著錢塘江的甜水,清新綿密,散發著清香。寬闊的湖面,波光粼粼的水面,反射著彩虹般的朝霞。
來到南屏山腳下,西霞嶺山下,不僅讓人想起蘇東坡在這裏工作時,築堤臥浪,疏浚西湖,貫通南北。為西湖增添了壹道亮麗的風景線,被歷代王朝譽為西湖最美的風景之壹。叫做春的使者,柳在岸邊,桃在燃燒。更有湖波如鏡,映出美麗的影像和無限的柔情。最明顯的是黎明時分,微風徐徐吹來,楊柳裊裊飄零。來到這裏,有壹種迷人的感覺。
晨霧的余暉中漫步岸邊,清泉流水聲如古琴撥弦,似歌似舞。來到屈原風和,真的是風姿綽約,神仙滿身。沿著荷塘橋,仿佛是在蓮花叢中漫步。這頓飯使人想起清代大詩人許寫的屈原的名句:“白雲朵朵醞釀雨,水如波浪傾瀉。項伯館小如船,深藏在紅綠綠之中,沾著清香的湖水。可以伸手低頭聞聞。
西湖的美景不僅是傳奇的,也是現實的再現。走著走著,在朋友的指引下,來到了著名歷史畫卷《平湖秋月》的誕生地。這裏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綠意盎然,康熙題寫在景北閣上的“平湖秋月”幾個大字格外鮮艷,使這美麗的景色更加詩情畫意,遠遠望去,高不可攀。秋月是這裏最美的觀賞時間。其實,美麗的風景不止是秋天,不止是月夜。今天,曙光初現,不比月夜差。
不知不覺來到了‘斷橋斷雪’之地。有多少作家和作家花了不為人知的筆墨,寫了多少著名的愛情史書,其中有對男女關系的悲情描寫和謳歌。可以說,壹個傳說,激起了無數愛情的忠貞與癡情。為什麽叫斷橋?之所以叫斷橋,是因為冬天的時候,橋的兩邊都是積雪,中間卻沒有積雪的痕跡,給人壹種斷橋的感覺。但是現在,西湖雪景很少,看不到斷橋的景色。
看著晨景,聞著花香,聽著岸上晨歌和鋼琴聲,來到了‘柳浪聞鶯’。這是鳥類的世界,也是迎兒的家。雖然它已經流傳千古,但只剩下廢墟,只有兩個破舊的遺跡,劉橋和華光館。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鳥類的更替,景觀依然是昔日的盛景。
走進“花港觀魚”又名“鹿苑”,是南宋關在此修建的私家園林。園中花木助梳,池水引,五色花魚養供觀賞。這裏逐漸成為遊客經常光顧的地方。真的是西湖的壹個景點,皇帝也經常光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留下:‘‘花甲山腳下的花港,有魚有花。又不是什麽盛況,皇帝怎麽可能接近禦筆來贊美呢?
隨著晨光散盡升起,雷峰山上的雷峰塔清晰可見。雖然千年寶塔已經消失了,但新建成的雷峰塔仍然是如此壯觀。從遠處看,那不是夕陽,也是夢。早晨的陽光比日落更美麗。因為這裏曾經是埋葬愛情的地方,是法海為所欲為的地方。
站在西湖的東面,順著朝陽的方向,遠遠望去,南北群山,遙相輝映,遙遙對峙,遠在群峰之上。春秋時青霧白,塔尖在雲端,氣勢非凡。兩座山如兩把劍,直插雲霄。詩中有雲:‘浮圖對崔偉,玉飄香迷。試著擡頭看看鳳凰山,南邊天高,北邊煙低。精妙絕倫的詩句,如詩如畫,勾勒出南北峰巒的壯麗景觀。
轉眼間,我們已經來到了‘南屏夜鐘’景區,這裏的巖石很美,樹木也很美。晴天,山青水綠,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景色美不勝收。遇雨霧,雲霧隱去,群山似輕舞,空靈空靈。在這裏,晨鐘暮鼓,Befo的燃燒,香煙的燭光,被悠閑地塑造。也成就了這座山的靈氣繁盛,代代相傳,香火不斷。
沿著彎橋,我們來到了彎橋與土堤相接的地方。在巨大的田字結構中,有湖有島俯視蒼穹,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天水壹色。它是現代園林的傑作,美得令人驚嘆。
尋找初升的太陽,我不知道。從第壹縷曙光到西湖遊覽結束,陽光已經在天空中,讓人目不暇接。沿著湖邊花木扶疏的林蔭小道,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西湖的景色,讓我心花怒放,感慨萬千。到了我住的酒店,我久久不能休息,腦海裏不停地搜索著每壹個難忘的情節。
..................2017.6.9.在西湖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