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學習目標
1、了解詩中所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
2、入情入境,讀中感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視覺、觸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壹、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壹年四季中,妳們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麽?)(奇妙的大自然,正因為有了季節的更替,自然的變換,才給我們帶來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古代許多詩人看到這樣美妙的世界,為我們留下了贊美四季美景的詩。大家能背幾首嗎?今天我們再學習杜牧的壹首詩。)
2、板書課題:江南春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知經驗入手,在生活和新知之間架起壹座橋梁,喚起學生對江南春景的遐想)
二、看圖入境 ,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隨杜牧壹起走進江南,去看看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2、看江南美景。(課件演示圖文並茂並伴有美妙音樂的江南美景圖。)
3、交流觀後感。(江南美嗎?我們來看看杜牧是怎樣來表達自己對江南的喜愛和贊美之情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圖畫中初步感知江南的美景,為學習古詩做好感情鋪墊。)
三、品詞析句,體會景美。
1、(師)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聽範讀,邊聽邊想,妳仿佛看到了什麽?聽到了什麽? (課件出示古詩,並範讀。)
2、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對照註釋,理解詩意。(根據需要可進行合作式學習)
3、(師)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呢?把詩中描寫描寫景物的詞畫出來。
啼鶯 綠樹 紅花 水村 山墎 酒旗風 寺廟 樓臺 煙雨
4、(師)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上述景物加以描繪,說說詞語所表達的意象。
遼闊的千裏江南 黃鶯在歡快地歌唱 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 傍水的村莊 依山的城郭 迎風招展的酒旗 數不清的寺廟 迷蒙的煙雨
5、(師)想象這是壹幅什麽樣的江南春景圖?(江南地域遼闊,春景繁富。 “千裏” 之內,處處雜花生樹、 紅綠相映、黃鶯歌唱;“千裏”之內,水村山,處處酒旗飄揚;“千裏”之內,“南朝四百八十寺”點綴於山水佳勝之處,金碧莊嚴,樓臺隱現。霏霏細雨,淡淡輕煙,使無邊春色在煙雨空蒙中更顯出迷人的風韻,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這壹特色,就把“江南春”寫活了。)
6、請大家用自己最喜歡或是最擅長的方式來展示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壹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壹讀,愛畫畫的可以畫壹畫。
7、學生分組練習、展示並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文本已提供了古詩的註釋,讓學生自主研讀解詩句的意思,通過反復誦讀、或自己喜歡的方式、合作交流獲得對詩的整體感受。)
四 、理解詩意,感悟情美。
1、妳了解杜牧嗎?整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有關杜牧的資料進行交流。)
2、面對同壹情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每個人的認識和經歷都是不同的,根據妳對杜牧的認識,妳猜測杜牧當時是懷著
怎樣的心情寫下這首詩的呢?這種心情在詩中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呢?
2、可能學生有的認為杜牧是愉悅的,有的認為他當時是有些傷感的,結合課文及當時的社會背景讓學生展開辯論。
3、(師)詩人在在贊美風景秀麗的江南時,暗含著對祖國命運深深地憂慮,他是借景抒情,這是古詩常用的表現手法。(列舉《夜泊秦淮》等詩進壹步說明)
(設計意圖:猜測是發揮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課程提出的壹種重要的語文學習的方法。只有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學生的思維才會不斷地豐富,學生對古詩意境的體悟才能由表及裏。) 五、 拓展誦讀,體會韻美。
1、自由朗讀,體會詩人的情感和韻律美。
2、播放抒情的輕音樂,老師充滿深情地誦讀這首詩。
3、配樂,男女生分別誦讀
4、配樂,師生***同誦讀
5、學生誦讀有關描寫江南的詩詞和描寫春天的詩詞。如《憶江南》、《泊船瓜洲》、《遊園不值》、《惠崇春江晚景》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吟誦中享受古詩,壹遍比壹遍讀來入調,壹遍比壹遍體會親切,全身心地讀,有滋有味的讀,慢慢達到背誦的程度。真正地體會到詩歌的韻律之美。)
六、課堂延伸,表現春美。
1、江南的春天很美,我們身邊的春天怎樣呢?請欣賞歌曲《嘀哩哩》。(課件播放歌曲)
2、欣賞我們身邊的春天。(課件播放春景圖)
3、請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學生可以用吟詩、唱歌、作畫、寫話等方式來表達。)
(設計意圖:給學生自主表達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七、課外作業,積累運用。(搜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詞,試著背誦並運用。)
板書設計
江南春
寫今 懷古
贊美{ } 感慨 晴天 雨天
(篇2)
壹、談話導入
1.同學們,妳們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麽?能背壹首描寫這個季節的古詩嗎?
《春曉》《村居》《詠柳》《惠崇春江晚景》等。
2.古代詩人看到如此美妙的世界,為我們留下許多贊美四季美景的詩。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今天就讓我們壹起來學習壹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江南春。
4.解題。
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課件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圖)
5.了解作者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在詩歌創作上,與晚唐另壹位傑出詩人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主要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宮賦》《山行》《清明》等。
二、初讀古詩,把握大意
1.讀準讀通。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正音。讀準生字“郭”的讀音。“鶯”是後鼻音,“寺”是平舌音。
2.讀好詩句的停頓。
(1)自主嘗試讀好停頓。
(2)教師範讀。
(3)指名讀,齊讀。
3.把握古詩大意。
(1)默讀古詩,圈畫詩中描寫的景物,結合註釋了解“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
(2)同桌互相說說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三、精讀古詩,解詩意,悟詩境
1.課件出示古詩。
2.指名讀,齊讀。
3.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請把描寫景物的詞語畫出來。(鶯啼綠樹紅花水村山郭酒旗寺廟樓臺煙雨)
4.根據自己的理解,對這些景物進行描繪。
(1)第壹、二句:千裏江南,到處是鶯歌燕舞,到處是綠樹紅花,水村伴著山郭,酒旗在空中飄揚。
(2)第三、四句:好壹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
5.妳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6.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歌所表達的意境。
前兩句寫今,抓住了黃鶯、綠樹、紅花、水鄉、山城、酒旗、春風七種景物來描寫,***同構成了壹幅江南春天的畫面;後兩句是雨景懷古,通過對“寺”“樓臺”“煙雨”的描寫,讓人感受到作者的哀愁,望著這充滿歷史悠遠感的煙雨迷蒙之景,作者不禁心生感慨: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的寺院和樓臺,還有多少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呢?
四、背誦、默寫
1.指導學生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課件出示“水村山郭酒旗風”“多少樓臺煙雨中”等圖片,根據圖片配詩句。
3.指名背誦,男生背、女生背,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