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散文]:習家池上,櫻為妳開

[散文]:習家池上,櫻為妳開

三月中旬,春節後第壹次出差,又來到了古城襄陽。還是住在峴山腳下的那個酒店。

清晨,我依舊健步來到了習家池。去年底,最後壹次步行此地時,壹地的落葉不見了,光禿的樹枝已掛滿了綠葉,小溪也解凍流淌得更加地歡暢。

山林間,池塘傍,小橋邊,櫻花林壹片連著壹片,白凈如雪,粉若桃花 。在鳥兒的歡唱中,張開了笑臉,倒映池塘,灑落山林,處處彰顯了活力。

習家池的櫻花,不同於城市馬路邊,公園裏的櫻花。 因有山水相伴,鮮活而更有靈性;

也因空曠寧靜,沒有去武大看櫻花時,人比花多的那種繁華喧鬧,卻是別有壹番與眾不同的風韻與情趣。

習家池依山傍水,幽靜蒼翠,喬林疊隴。位於湖北襄陽城南約的風凰山南鹿,被 譽為“中國郊野園林第壹家”。

東漢初年,距今約二千年前,襄陽侯習郁郊野擇地,在此構築私家園林。如今,習家池已成為國內現存最早的園林建築之壹,還是現存少有的漢代名園,被《園治》尊奉為“ 私家園林鼻祖 ”。

許多年前的壹個春日,我曾慕名遊覽習家池。記得當時初入山門, 就驚嘆於她獨特的構築意境:山水壹體,園林合壹,自然和諧,渾然天成。

她壹面臨水,漢水在她的山腳下,靜靜地流淌。三面環山,於半山腰間,擎起壹塊向上翹起的盆地,圈成了最美的景致。

頂上的山峰,半山間的園林區,山下的漢江,山水花木層次分明,錯落有致。遊 在園中,似行雲流水,在畫中行走,韻味十足,妙不可言。

自然山林是為園,用群山環抱,構築成園;花草樹木是為林,自然而生,有園又林;再引小橋、流水、亭臺、樓閣入駐,天然去雕飾,讓人更有壹種親近、放松、天人合壹的感覺。

那次匆匆遊覽,習家池的山水風光,卻是早已印在了我的腦海。而沒有想到,時隔多年,還能與她有壹場長達數月的美好際遇。

讓我長時間徜徉於她的懷抱,細品慢賞,看到了她的四季變換,領略了她的風光綺麗,及文化 歷史 的源遠流長。

去年5月,農總行與襄陽市政府,就智慧政務建設,達成了戰略合作。8月,農行三級研發團隊進駐襄陽峴首山下的榕庭酒店。

酒店位於襄城市郊,群山之下,人流較少,相對封閉,山野寧靜,易於疫情防控與靜心研發。就這樣成為了我們臨時的研發之家。

習家池離山下的酒店,也就四五公裏的距離。因地理位置上的優越,每天勞作之余,每個清晨和傍晚,我都要沿著山道,結伴或獨自由山腳步行至半山腰的習家池。

五個月的時光,雖不漫長,也不算太短。沒有想到,她競會成為我這輩子,遊覽頻次最高的壹個景點。 也在壹次次的漫步中,對習家池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當年襄陽候習郁,在宅前固堤修池,引白馬山泉之水,於池中築園臺,建六角湖心亭,置釣魚臺。 閑時垂釣喝茶,吟詩會友,悠然賞景,快意人生。

吋光流逝, 歷史 從東漢初年,來到了東晉時代。習郁的後裔習鑿齒,也在此臨池讀書。登高著史,於山林之中,寫下了《漢晉春秋》千古名作,更使習家池益負盛名。

自宋元明清以來,還有民國時期,這裏就是當地人和外地遊客遊歷的第壹出處。

自古以來,常有文人墨客來此遊歷。有史記載,“ 全楚十八九而勝跡,名流都人士留連而慨慕者,習家池為最”。

唐代詩人孟浩然,曾在此感嘆:當夕襄陽雄盛時,山公常醉習家池。

李白、杜甫、皮日休、賈島、歐陽修、米芾、曾鞏等文人墨客都曾多次到此。他們臨水賦詩,探幽索微,且觴且詠,暢飲快哉。

自去年八月起, 我近身感受了她的夏涼、秋爽和冬溫 。除了早晚健步至習家池外,有時午飯後偶爾也會去習家池散步閑心。

八九月的習家池,壹天的氣溫變化分明。 清晨,走在通往習家池的綠道之上,山風含著綠意,壹陣壹陣拂面而來,令人清爽,似春又似秋。

正午天氣炎熱,而置身於園林之中,泉水叮咚,林木成蔭,幽深靜謐,令人心靜而涼,卻是少了許多的熱氣。

而到傍晚時分,也許山澗的熱浪,被滿山的碧綠感染,被風兒吹散,被漢水沖淡,讓人覺得山下山上兩重天。

秋天的習家池,擡頭天高雲淡,低頭小橋流水,秋高氣爽神清,氣溫宜人,景色迷人。

花雖不多,但也是五彩繽紛,閃亮山林。她的美就在於,葉子顏色的變化與組合,五顏六色,變幻莫測。

妳看,那片山林紅得似火,熱情奔放;這片山林黃得璀璨,地上像鋪上了遍地黃金,在陽光的照射下,溫馨恬靜;

還有身邊溪橋周邊的林,紅的,黃的,綠的,枯的,斑斕其間,令人眼花繚亂。

光陰如水,不停地流逝。我們駐紮襄陽的年度開發任務,已近尾聲。初冬已現,古城的冬天已透寒意。

有天清晨,擡頭忽見窗外明,以為天穹已蘇醒。推門而出黑又靜,原是白雪誘了人。

待到天剛破曉,我開始了又壹天的健步之行。目標,正前方山上的習家池;目的,習家池上看雪景。

壹路之上,風壹更來雪壹更,小雨夾著雪花。行至習家池,山無鳥飛,徑無人蹤。園外風寒逼人,園內風停水靜,溫濕潔凈,白皚皚壹片,卻少了許多寒的感覺。

習家池,就像壹只美麗的孔雀,飛舞於鳳凰山上,鑲嵌在山之陽,江之濱。

而漢水與鳳凰,都是壹種文化與精神的圖騰 。踏訪探幽,山不語,江不言,我們卻仿佛在傾聽山水的訴說,喚起更多輝煌的記憶與漣漪。

壹次次從山門而入,見山見水,那種大開大合,大徹大悟,大舍大得,讓人的心兒又多了壹份安寧,壹份清凈。

而今,春暖花開,春色滿園,鳥語花香,櫻花遍野,只等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