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什麽是詩歌的藝術特點。

什麽是詩歌的藝術特點。

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壹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是壹種抒情言誌的文學體裁。《毛詩-大序》記載:“詩者,誌之所之也。在心為誌,發言為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雲:“詩者,吟詠性情也”。只有壹種用言語表達的藝術就是詩歌。

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壹般分行排列,註重結構形式的美。

擴展資料:

中國古代詩歌,壹般稱作舊詩,是指用文言文和傳統格律創作的詩,是廣義的中國古代詩歌,可以包括各種中國古代的韻文如賦、詞、曲等,狹義則僅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是人類許多民族在語言的發展中產生的壹種文化表現形式,古代詩歌多是文人墨客,通過詩歌寫作吟唱表現心中的思緒。

詩歌是中國文學中最早成形的文學體裁,發展也最為充分。現存的上古歌謠,已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先民的生活情況和內心祈願,簡短、生動的形式,也已表現出中國民族語言的力量。歷史演變人類許多民族在語言的發展中產生了適合本民族語言的詩歌形式。

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其中最早的詩作於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於春秋時期中葉。到了戰國時期,在南方的楚國華夏族和百越族語言逐漸融合,其詩歌集《楚辭》突破了《詩經》的壹些形式限制,更能體現南方語言的特點。

漢代的古體詩漢代時樂府詩形成。樂府詩是為了配音樂演唱的,相當於現代社會的歌詞。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三國時期以建安文學為代表的詩歌作品吸收了樂府詩的營養,為後來的格律更嚴謹的近體詩奠定了基礎。

唐宋的近體詩到了唐代,中國詩歌出現了四句的絕句和八句的律詩。律詩押平聲韻,每句的平仄、對仗都有規定。絕句的規定稍微松壹些。另外,在宋代達到頂峰的詞也是詩歌的壹種重要形式。

百度百科-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