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杜甫去世後的遺言是什麽?裏面隱藏著什麽重要的信息?

杜甫去世後的遺言是什麽?裏面隱藏著什麽重要的信息?

古代名人墓壹直是歷史愛好者爭議的話題。由於年代和傳說因素,很多名人墓都有爭議,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墓,北宋時期的包拯墓。今天我們要介紹壹個名人的墓,就是杜甫的墓。唐代大詩人杜甫葬在哪裏?他的遺言會透露什麽線索?如果妳想知道,讓我為妳揭示這個秘密:

說到杜甫,所有讀者都會耳熟能詳。杜甫,有個好聽的詞,叫少陵夜老。他是與李白齊名的唐代大詩人,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名篇。他與李白並稱“杜麗”。

杜甫年輕時聰明好學。先後遊歷吳越、齊、趙,但在後來的科舉考試中,杜甫屢屢落榜,從此見識了唐代貴族社會的奢華與黑暗。杜甫生活在唐朝末年。動蕩的社會局勢和混亂的戰爭使杜甫形成了關心生命和國家大事的性格,這種性格在他的詩歌中得到了反映。杜甫壹生,1500首詩流傳後世。他的詩風沈郁頓挫,體現了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被後人稱為“詩聖”。

初中課本上,記載了杜甫的壹部名作,叫《茅屋被秋風吹破》,其中“南村壹群孩子欺負我老弱,卻能忍受對面做賊。“公然抱毛入竹,唇發灼,口幹喘不上氣來,回來便嘆氣”這句詩,可以反映作者晚年的淒涼景象。

唐初三年(公元768年),身在坦洲的杜甫想家,於是乘船到了江陵,再轉到湖北公安局。然而,由於生計所迫,他不得不在第二年再次返回坦洲。

大歷五年,臧贊在潭州作亂,杜甫不得不逃往郴州,準備投靠叔父。然而,當船行至耒陽時,河水突然暴漲,杜甫只能暫時停靠在方田驛。此時杜甫已經五天五夜未進。幸好當地縣令聽說此事後,特地送來酒肉,杜甫才救了他壹命。但據史料記載,“永泰二年(應為大歷五年),杜甫吐牛肉白酒,壹夜死於耒陽,終年59歲”,也就是說,杜甫在極度饑餓的狀態下,因大量飲酒吃肉,突發疾病,最終死亡。至於杜甫死於什麽病?現代醫學家有很多說法,壹種是暴飲暴食,壹種是急性痢疾。然而有趣的是,相對於杜甫之死,他的葬地之謎似乎更加神秘,後人對此眾說紛紜。

杜甫葬在哪裏?現代其實有八種說法。第壹種說法是杜甫在耒陽縣去世後葬於湖南平江縣安定鎮小田附近,其所依據的史籍記載為《平江縣誌》。但《舊唐賦傳》中記載,杜甫在耒陽去世後就地安葬。《耒陽縣誌》也記載:“淩渡廟位於縣城北部,杜甫墓在廟後”,認為是杜甫的安息之地。

《舊唐書》也記載:“元朝時,宗武繼承人由耒陽遷至偃師縣西北的首陽山。”其中杜甫確實葬在耒陽,但後來他的後人把他的屍骨搬走,葬在了河南偃師。這是第三種說法。第四種說法出自《華》,其中記載:“杜甫終葬耒陽,其孫重葬珙縣。”人們認為杜甫確實被遷到了河南省珙縣。

此外,還有河北省襄陽市、陜西省富縣、陜西省化州市、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的杜甫墓。至於真實程度,現在還不能給出明確的說法。

這時候就有讀者會問,中國八大杜甫墓中,哪壹座才是真正的杜甫墓?要解開這個謎團,還是需要在史記中尋找線索。據史料記載,杜甫臨終前曾說過壹句話,這也可能是破譯杜甫墓真正位置的關鍵。杜甫說“生前不能與遠祖並列,死後要與遠祖合葬”,意思是生前的功勛地位不能與先人並列,死後要與先人合葬。黨新侯指的是晉代鄭南將軍杜宇。他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學者,後被調任鎮南為將軍。他是晉吳之戰的指揮官之壹,身份是杜甫的第十三祖。

這樣,只要能找到金代鎮南將軍杜預的墓,就能找到杜甫的墓。杜宇葬在哪裏?他的墓位於偃師市首陽山附近。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撰寫的墓誌銘中有“葬為文王之墓”的說法,因此可以再次證明杜甫葬於文王之墓的壹側,與杜甫的祖父杜之墓並列。況且在唐代,河南偃師市屬於當時的京畿,杜甫的後人把祖先葬在偃師也是合理的。畢竟這裏不僅是家族榮耀的起點,也是很多先人的葬身之地。

也正因為以上,杜甫真正的葬地還是以“河南偃師說”為依據的。但即使杜甫墓之謎看似撲朔迷離,也不影響其對後世的重要影響。對於這樣壹位偉大的詩人,他留下的不僅僅是壹個謎,還有太多珍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值得後人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