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薄暮之景,山雨初霽,幽靜閑適,清新宜人。
被雨水洗滌後的松林,壹塵不染,青翠欲滴;山石顯得格外晶瑩、剔透新亮;就連月光也像被洗過壹樣,極其明亮皎潔;山雨匯成的股股清泉頓時流淌於拾級而上的石板上,又順著山澗蜿蜒而下,發出淙淙的清脆悅耳的歡唱,好似宛轉的“小夜曲”奏鳴。大自然的脈搏在跳動著. 竹海之中傳來的女人們緩步挪移時撥動夜露浸潤的翠竹,發出“沙沙”的聲響,又伴著她們銀鈴般的笑聲,好壹派歡聲笑語的喧鬧竟打破了如此寧靜的夜空;再聽水面蓮葉波動,漁舟順流而下,這便是漁夫要乘著今晚的月光去捕魚。
盡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長留。
2. 《牧童》古詩改寫成作文450字
綠草如茵的原野,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生機勃勃,翠 *** 流,仿佛是壹條翠綠色的巨大地毯延至天際。
原野上,壹頭老黃牛悠閑地品嘗著青翠的小草,小牧童在舞蝶的誘惑下在原野間忽而奔跑、忽而慢慢地小心挪動……
傍晚時分,活躍了壹天的太陽,隨著壹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壹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原野與天的邊緣。興許是懸得太久的緣故,只見它慢慢地下沈,剛壹挨到地面,又平穩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原野的支撐,再壹次任性地在這張碩大無比的綠色床面上頑皮地蹦跳。那壹望無際的原野被夕陽染得深綠深綠。眺望著原野上的夕陽,小牧童驚訝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壹瞬間,那盞紅燈籠會被壹只巨手提走。小牧童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最後像只頑皮的小兔子,以壹個輕快、敏捷的跳動,悄然無聲的鉆到了草叢裏,向小牧童道了“再見”。
當晚風再次輕輕吹過,雲朵好像感覺到了晚霞的告終,天際邊,那略帶淡紅的雲也散了,他不情願的披上了黑色的紗衣,走掉了。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田野也寂靜了許多。
突然,伴隨著壹聲輕快,悠閑的笛聲輕響,靜寂的原野頓時又活躍起來。緊接著,笛聲越來越響,越來越近。循著聲音望去,只見壹頭老黃牛慢悠悠的走來,原來是小牧童收工了,只見他頭戴鬥笠,披著蓑衣,側坐在牛背上樂此不疲地吹著笛子,逗弄著帶著少許涼意的晚風。原野上的小草仿佛聽懂了這笛聲似的,在隱隱約約的暮色裏壹起跳起了舞。笛聲穿過樹林,躍過原野,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村口,牧童白發蒼蒼的老爺爺,翹首遠望,正等著他相依為命的小孫子放牧歸來。壹老壹小的出現,給涼風吹拂的原野和小村增添了幾分暖意。
牧童和爺爺吃飽了飯,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但隱隱約約中還有幾絲月亮微弱的亮光。放了壹天牛的牧童此時累極了,像壹只疲倦的小貓,依偎在柴堆上,連鬥笠、蓑衣也沒脫下,抱著他心愛的竹笛,仰望著月亮,回憶著慈祥的母親,帶著美妙的遐想,在月亮的陪伴下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牧童(呂巖)
呂巖 字:洞賓
草鋪橫野①六七裏,笛弄②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③臥月明。
註釋
①橫野:寬闊的原野
②弄:逗弄。
③蓑衣:棕或草編的外衣,用來遮風擋雨。
譯文
綠草如茵,廣闊的原野,壹望無垠。笛聲在晚風中斷斷續續地傳來,悠揚悅耳,似乎在和晚風嬉戲。 牧童放牧歸來,在黃昏飽飯後。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
賞析
《牧童藝術作品圖片1(16張)牧童》壹詩,向我們展示了壹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我們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閑適。透過詩,我們也看到了作者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向往: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還沒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悠揚的愈來愈近的笛聲,笛聲時斷時續,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裏休息了。表現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壹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裏的。
“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表現出來了。
“弄”字,更寫出了壹種情趣,把風中笛聲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
在這裏,六七裏和三四聲不是指確定的數字而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的鄉村傍晚的寂靜。
中心
表達了作者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在的生活狀態的向往。
3. 古詩詞改編作文500字呂巖的《牧童》
瞧!壹眼望去壹片綠油油的草,仿佛鋪在地上似的!風輕輕壹吹“沙沙沙”的響聲傳的到處都是。
聽!牧童又在吹笛子了,壹聲聲歡快的調子逗弄著晚風,慢慢的小時在耳邊。
早上太陽露出半邊臉的時候,牧童就拿著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著笛子,哼著小曲。快樂地在草地上奔跑,無拘無束,沒有任何煩惱。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的白雲和小鳥們,嘴角浮起壹絲微笑。
吃完晚飯,太陽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來。牧童手裏拿著笛子,邁著歡樂的腳步來到草堆上,不脫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來,聽著草叢裏不知名的小蟲唱著美妙動聽的歌,擡頭望著夜空中明亮皎潔的月亮,腦海裏浮現出壹個個畫面。
大概寫了點,妳可以按基礎擴寫
4. 古詩詞改編作文500字李白帶我去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邁壯景,蘇軾與我"相步庭中:看那"水中藻行交錯,蓋竹柏影也"的美景,詩人伴我同行,與我度過快樂時光,伴我成長!詩人與我看風景枯黃葉子隨風而落下,不!那不是葉子,那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壯麗風景,告訴我們什麽是奉獻,月亮高高掛於空中,不!那不是月亮!那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哀傷風景,告訴我們什麽是鄉愁,潭水飛奔而下,不!那不是潭水,那是桃花潭水深千尺,比及汪倫送我情"的愛意風景,告訴我們什麽是友誼!詩人與我看風景,告訴我,秋天的風景,葉落,讓我們懂得奉獻,夜空的風景,月升,讓我們懂嘗到鄉愁,潭水的風景,水流,讓我們明白了什麽是友誼.詩人伴我同行,與我看風景,謝謝妳,告訴我這麽多,謝謝妳,讓我明白這麽多!詩人要我愛母親詩人伴我同行,告訴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輝,妳要愛妳的母親"對啊!我要愛我的母親!母親默默幹著活,掬樓的背影,形成了單調的風景,壹年壹年,風霜遮蓋了妳的笑顏,妳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了解,花靜靜開放,妳無聲地幹活,想告訴妳,妳壹直都是我的奇跡,我其實壹直都懂妳,我是多麽地愛妳,可是,我們之間卻彼此無語,有的只是彼此心的感應,妳倚在門口,無非是在等待我的歸期,妳著急的張望,深情地收候,母親,我要愛妳,關心妳,理解妳,緊緊抱住妳,溫暖妳那顆潮濕的心!詩人伴我同行,要我愛母親,謝謝妳,讓我懂得了我母親,謝謝妳,讓我知道要愛我母親!詩人讓我嘗到鄉愁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往空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往海望"日幕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駛人愁,淚流下,"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日欲落"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詩人讓我嘗到鄉愁,剪不斷,理還亂,別有壹番鄉愁在心頭!詩人伴我同行,謝謝妳,我壹定努力,擁有"會當淩絕頂,壹攬眾山小"的豪情,擁有,"誰言村草心,報得三村輝"的孝順,擁有"采菊東臨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情,擁有;'衣沾不足惜,但駛願無瑋"的意願!詩人伴我同行,那濃濃愛!那深深愁!那悠悠景!
5. 我要壹篇有古詩改的作文,400字希望能采納~~~~ 改寫《如夢令》壹個夏日的清晨,李清照獨自壹人坐在古色古香的涼亭中,放眼遠眺湖中的美景,不由得想起幾日前她與朋友們壹起飲酒賞花的情景。
那是壹個夏日的午後,李清照與她的朋友們壹起劃著小舟,遊湖賞景。湖中央,滿眼的碧綠鋪天蓋地,荷葉挨挨擠擠的,猶如壹把把大圓傘撐開在水面上。
壹朵朵嬌艷的荷花從荷葉中間冒出來,千姿百態,好似無暇的美玉。有的只有壹個青裏泛白的花苞,嬌羞欲語,含苞待放;有的只開了壹半,壹些花瓣散下去,另壹些簇擁在花蕊旁,猶如壹位長衫為整、“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那些全開了的,像壹個個穿著潔白衣服的姑娘翩翩起舞;那些花瓣都脫落的,露出碧綠碧綠的蓮蓬,蓮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壹張張小嘴巴,正張開喉嚨大喊道:“我成熟了,快來摘啊!”荷花散發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來蝴蝶嬉戲。
清澈的湖水中壹條條小魚兒歡快地蹦跳,湖面上泛起層層漣漪。李清照和朋友們劃著小舟,行駛在荷花荷葉中,聞著縷縷清香,不由得唱起歌來:“荷花池裏靜悄悄……”李清照和朋友們欣賞著美景,唱著歌,喝著酒,沈醉在夏日荷花圖中。
時光荏苒,夕陽漸漸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壹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天邊。李清照和她的朋友們這才發現天黑了,李清照趕忙說道:“天都黑了,再不回去爹娘要著急了。”
“對呀。”朋友們附和道。
李清照拿起劃槳,拼命地劃著,朋友們也叫道:“快劃!快劃!”可是由於天色已黑,再加上李清照有些微醉,竟把船錯誤地劃進了荷花深處。大家搶著劃呀,搶著劃呀,險些把小舟弄翻,濺起了很大的水花,停歇在附近的水鳥被濺起的水花驚動了,展開潔白的雙翅,撲棱棱地飛起來。
它們有的拍了拍翅膀展翅飛翔直沖雲霄,有的飛了壹會兒又停歇在岸邊的沙灘上,還有的在空中繞圈,壹邊鳴叫,好像在責怪他們驚擾了自己的美夢。 想到這兒,李清照詞性大發,情不自禁地吟誦道: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壹灘鷗鷺。
改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在春光明媚的三月,禮李白朋友—孟浩然將要乘船順流直下到揚州去。李白來到長江邊為孟浩然送行。
李白說:“孟兄,千言萬語也無法代替我對妳依依惜別的心情。我們將要在此分別,望妳壹路走好。”
孟浩然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但有緣千裏再相會,到時我們再聚在壹起開懷暢飲,珍重啊!” 說完,孟浩然便背上行李,踏上了小船,揮手向李白道別。李白目送著小船離去,直至小船消失在天空的盡頭,他還是久久不肯離去。
他看著身邊青翠的柳樹和含苞欲放的花兒,不由得詩性大發,寫下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改寫《秋思》 月,似玉盤嵌在被幕布籠罩的天空中,被星光襯托得異常明亮。在秋風瑟瑟的夜中,我不禁擡頭仰望。
涼風習習,楓葉不停搖擺,落葉在風中飛舞。我哈了壹口氣,看見幾絲白煙——天涼了,家人有沒有多穿外衣,多蓋棉被呢? 縷縷思念回蕩在我的心中,在漆黑的夜晚,仿佛看見了家人那壹張張慈祥而又溢滿期望的面孔,看見那在家門口的等待的眼神。
給家人寫封信吧,問問他們是否平安。可能是天冷的緣故,心中的思念不禁上升。
準備好紙墨筆硯,心中有無數思念,卻又不知從何說起。看見窗外秋葉搖曳,仿佛也在訴說著對家鄉的思念。
皎皎明月照映著回家的道路,又見楓葉飄舞風中,壹時之間,所有思念化為筆墨溢上紙間。 我仔仔細細地寫著,將心懷已久的思念歸化為茫茫字跡中細細流出。
壹絲甜蜜,壹絲苦澀,壹絲念想,壹絲擔憂……壹起湧上心頭,難以言辯的感覺。 時光流逝,在我訴說思念之情之時悄悄流走,我不顧天色迫不及待地奔向驛站,將信和我的思念壹起寄走。
在驛使將要上路的時候,我腦海中蹦出壹段又壹段的話語,壹副又壹幅的畫面鉆入我的腦中。 我立即將信拿回,拆開信封,聽風吹過信紙發出的“沙沙”聲,將思念帶向遠方。
我害怕自己沒有將思念寫全,沒有將擔憂轉化為問語寒暄,沒有把心中所念以筆墨跡上。 我又磨墨,再次向蒼白無色的紙傾訴我的思念…… 秋風瑟瑟,明月皎皎,夜暗無色,黃葉飛舞……涼風拂面,我真想將思念化為秋風,讓秋風帶走,揮灑家鄉……改寫《如夢令》 我壹個人靠在窗前,時常想起那壹天的那件事: 我坐在壹條小溪邊的亭子裏,我環顧著四周,遠處的青山連綿起伏,近處的池塘波光粼粼,岸邊那壹叢叢壹簇簇的鮮花綠草,為這煩悶的夏天填上了壹絲生機。
我舉起酒杯,壹邊欣賞著沒經,壹邊品嘗著美酒。壹杯接著壹杯,不知不覺,天色已晚,喝的醉醺醺的我,竟忘了回家的路。
我的興致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我劃著小船,盡興的摸索著回家的路。可是壹不小心,我錯誤的闖入了荷花塘深處。
我放眼望去,碧綠的荷葉與粉紅的荷花交織在了壹起,幾只小青蛙蹦到了荷葉上唱起了歡快的歌。荷花則散發出了淡淡的清香。
看,這兒的荷花害羞的還沒展開花瓣;瞧,那兒的幾朵荷花早已綻放了自己最美的笑容,像壹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立在了池塘中央……。
6. 在古詩中選壹首,把它改寫成壹篇400字的小故事秋 思張 籍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秋思 秋風吹過了大地,洛陽城裏也迎來了秋天。
獨自從家裏來到洛陽學習的書生張籍,感到了壹陣秋風吹過了身上,心裏感到無比淒涼,寂寞。他回想起了離開家時的景像:“眼淚花花的母親拉著他的手,千叮嚀萬囑咐自己壹定要好好用功地讀書、學習,有時間壹定要回來看望親人,平時多穿點衣服,千萬不要著涼……爸爸也顯得很激動,拍拍自己的肩膀,說他長大了,有時間多回家看看父母,母親十分舍不得他走…… 張籍想著想著,不禁有壹股傷心、寂寞的情感突然在自己的心中飄蕩、蔓延開了,他想起了親切的母親,嚴厲但體貼的父親和從小壹起玩大的夥伴們……於是,他便鋪開信紙,提起筆,想給遠在他鄉的親人寫封信。
可剛拿起筆,心中又蹦出了許許多多說不盡的言語,似乎有千言萬語,壹張紙根本不夠寫,壹時竟不知道該寫些什麽。思考了片刻,他總算寫完了信,才交給了送信人。
第二天早上,送信人拿著封好的信準備上馬去目的地,張籍又拿過了信,因為他實在太想家了,想告訴媽媽爸爸許許多多並叮囑他們要多註意身體…… 他看了壹遍又壹遍,修改了壹次又壹次後,還是不太放心地把信交給了送信人,再三叮囑:“壹定要把信親手交到我家人手中!” 望著送信人那遠去的,越來越小的背影,張籍才長籲了壹口氣……。
7. 寫壹篇有關古代詩詞的作文,450字左右,要小學五年級口氣,不要寫四歲時就開始背詩,這當然是被大人強迫的,小時候不識字,只能死記硬背,因而十分怕背詩。
上學後,識字了,老師也叫了些詩,但僅限於解釋詩意。直到升入初中,我才算與詩歌欣賞結識了。
很多詩都只有壹個平凡的故事,有時小到不足掛齒,但詩人卻能把他它寫成千古名句,廣為流傳,這就是詩歌的魅力。 詩有很多派別,有豪放派,婉約派……,不同派別的詩有著各自獨特的壹面。
李白很多詩屬於與豪放派。有“飛流直下三千丈,疑似銀河落九天”的大氣,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誌得意滿,有“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的自信,也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山”的抑郁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迷茫,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對權貴的蔑視和傲然…… 李白的詩是多樣的,精彩的,每首詩的感情基調都與詩人的經歷有關。
當他沒被重用時他有的是自信;當他位居高位時,他意得自滿,豪邁大氣;當他看見朝廷的醜惡之面時,他有的是偉岸的性格,蔑視權貴;當他因而遭人排擠而離開時,他也會抑郁、迷茫。 想要品味詩就必須了解詩人生平際遇乃至社會背景。
想看懂它並不難,但只會得到壹些膚淺的東西,毫無深意。當妳真正去了解它,感受它,理解它時,得到的是無窮的感悟,是真諦。
妳甚至可以感到自己正在和詩人同呼吸,同悲歡,妳理解他的感受,乃至會有想去安慰他的沖動。我們在欣賞詩,也在欣賞詩人,更亦在欣賞社會,我們樂在其中。
在讀《蜀道難》時,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詩人那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了壹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令人入迷。
我被他天馬行空般的馳騁想象所深深吸引,他給我創造了壹個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再加上它的浪漫色彩,使我如癡如醉。 想要真切地欣賞壹個類別的詩,就必須同時欣賞其他派別的佳妙。
杜浦的《春望》會讓人憂傷,戰爭讓人們與至親分離,背井離鄉。孟郊的《遊子吟》讓人回想起母親昔日的關懷,壹陣暖意湧入心頭…… 每壹次欣賞都能有不同的感悟和悸動。
這就是詩的魅力所在,我願陶醉於這詩的魅力之中! 從不能欣賞到能欣賞,是壹種新收獲。——朱光潛 ——題記 ①詩是最平凡中的特殊。
最早的詩來源於古代的勞動人民,可以說是下裏巴人的代表,以後又漸受文人青睞,於是出現了《古詩十九首》這樣的陽春白雪。這些都是我新近才感受到的。
小時候的我可不是這樣。 ②因為自己記憶力好,對於唐代的五言七律幾乎壹遍背出,過目不忘,卻總體味不出其中的詩韻。
即使有,也只是壹種“所謂伊人,在水之湄”的朦朧罷了。長期囫圇吞棗,最終導致“消化不良”直到我讀到了李白的《將進酒》。
看著灰黃的卷子,我壹臉無奈。但仔細壹讀,才知內有乾坤。
頭壹句話就讓我震撼——“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仿佛我已站在洶湧澎湃的河堤上,看黃色的河水帶著中國五千年的情結註入東海。
壹種“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的大氣遊蕩在天地間,讓我也像李白壹樣發出“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感慨,讓我想起唐代詩人張九齡的詩“宿息青雲誌,蹉跎白發年”以及曹操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人生觀。看到這裏,從剛才的激蕩又起伏著壹點點苦悶。
8. 由現代詩歌改編成的文章,300字把夜還給火
夜不是夜的就像我不屬於我,月不是月的即便溫柔也緘默。
心火 星火 燈火,哪壹種從來不會熄滅?
宇宙是黑黑的,火焰是小小的,即若有太陽壹樣的光,遙外也只是星星壹顆。
火 犧牲著 犧牲了!只問壹句,付出外更丟了什麽?享受著光明的事物,不屑回答,
因為有另外的火犧牲著,只有夜是壹切壹切黑黑的。是那虛幻卻又最真實的世界。
把夜還給火,還給火吧!
告訴它確是丟掉了自我。
把夜還給火,還給火吧!
激發它的潛質長生永活。
火 燃盡就燃盡了。猶如妳的影湮滅於星海,
愛依舊在燦爛中安詳地度過。
夜不是夜的就像我不屬於我,我是燃盡的火,成為夜在黑暗裏婆娑。
妳本是黑夜屬於點亮妳的火,妳該多麽愛我,
把妳還給我妳該懂得。
9. 把壹首古詩遍成壹遍作文範文示例(二)
英雄的季節
風蕭蕭兮易水寒,秋風把樹葉吹落,落葉便紛紛墜入水中,江水慢慢地被紅色所覆蓋。那火紅的江水和飄零的落葉,註定了這是壹個紛亂的秋天。
江邊小徑,薄霧中走來壹隊人馬,由遠而至。隊伍中間是壹輛囚車,囚車前後是戒備森嚴的押解士兵。囚車之中是壹個衣著襤褸但目光極為有神的人,仔細看去,在那煙塵滄桑後面,竟是壹個只有十六歲的面孔。他是夏完淳。
此刻,秋風依然在吹,落葉依然在飛舞,蕭蕭的江水依然在落葉下墜後泛起微波。囚車上的夏完淳的內心,也像江水壹樣泛起點點滴滴。
從夏完淳出生那天起,他的骨子裏就是明朝之人,並且他也深深為這點而感到自豪。從小,他心目中的英雄便是嶽飛。他忘不了母親對幼時的他談起嶽飛時的故事時的那種慈愛但堅毅的語調;他忘不了他第壹次讀到《滿江紅》的那種熱血沸騰的感覺;他忘不了在外奔波堅持抗清的父親偶然回家時對他的欣賞和期待的眼神;他忘不了老師吟誦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時悲涼復激憤的面容。那時他就在心底埋下了壹粒種子,無數的歷練給予這粒種子養份,於是那種子生根發芽,漸漸枝繁葉茂,最終成為壹棵擎天大樹,支撐著他的整個心房。
囚車依舊在顛簸。夏完淳伸手拂走沾在前額的稻草,發現了前方似曾相識的路,他不禁苦笑,故地重遊竟是這樣壹般場景。夏完淳的記憶愈發清晰,他十三歲那年的壹天,自己回家後帶著興奮與緊張的心情告訴母親他要像父親壹樣參加抗清的隊伍。母親先是怔了壹下,然後便什麽也沒說。母親那天似乎格外地沈默,張羅完行李後便讓夏完淳早早地睡了。夏完淳那晚並沒有入眠,只是默默地聽著屋外燈下壓抑的抽泣聲,然後不知不覺淚流滿面。
壹個十三歲的孩子本有著享受快樂的權利,但卻因現實所逼而過著“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生活。經歷了三年的磨難,夏完淳最後卻身陷在這囚車之內,他真不知道自己該慶幸或是後悔。
路越來越熟悉了,夏完淳看到了人群。猛地,他在人群中發現了母親,他不知道三年的時間竟可以使壹個人變得那樣蒼老。薄霧消散,夏完淳看到了母親眼裏的迷茫。她跟在囚車的後面不停地奔跑,口中喊著自己兒子的名字。夏完淳百感交集,他用力握著囚車的欄桿,向母親喊道:“精忠報國!”那是三年前夏完淳離家時母親對他說的最後壹句話,他把這當作自己永世的信念。母親聽到了,也懂了,因為她停了下來。那壹刻,頭發被風吹散的母親站在蕭瑟的松江邊,身後的落葉糾結在壹起,這幅畫面在壹瞬間定格,成了永恒。夏完淳忍受不了那樣的悲傷,終於轉過身去面朝前方,三年來再次的淚流滿面。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當夏完淳用盡全身的力氣幾乎是吼出這四句詩後,他笑了,此時的自己,竟像心中永遠的英雄嶽飛壹樣,真的是了無遺憾了。
那有如生命在燃燒般的火紅的江水,和有如生命在飛舞般的飄零的落葉,註定了這是壹個英雄的季節。
評語:欣賞就是將真實的自我情感投入到詩人的熱血中壹起去沸騰去燃燒。小作者根據原詩的內容和情感,結合詩人的生平經歷和寫作此詩的背景,加以聯想和想象,設置了具體的場景和情境,把凝練的詩化為濃釅的散文。另外心理描寫特別細膩傳神。而這種心理又都是和周圍的壹切景、人、事融為壹體的,所以顯得真實可信,而那種雖是窮途末路卻依然不失英雄本色的豪情也極能感染人。
219.145.93.26/cms/app/info/doc/index.php/24482好多,自己選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