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起源於古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代。中秋節是秋季季節習俗的綜合,其中包含的節日習俗大多有著古老的淵源。祭月作為民間節日的重要習俗之壹,逐漸演變為賞月、頌月等活動。中秋節是壹個豐富多彩的珍貴文化遺產,滿月是人們團聚的標誌,是思念家鄉和親人的寄托,希望豐收和幸福。
教師節:1931年,教育家程其保等人發表《提高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提高教師修養》宣言,將6月6日定為教師節,又稱雙六假期。雖然當時不被官方承認,但在各地有壹定的影響力。1939當時的政府決定將孔子誕辰的8月27日定為教師節,但當時並沒有在全國實行。
建國後,政府恢復6月6日為教師節,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慶祝活動。1951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被協商壹致定為我國的教師節。但由於這壹天缺少老師,結果並不理想。
1985 1會議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
2.中秋節感恩老師的詩
1.落紅不是沒心沒肺的事,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2.紳士把武器藏在身上,等待時機。匿名的
3.與其學習,不如當老師。楊雄
4.古之學者必嚴於師,師必嚴而後尊。——歐陽修
5.北虜壞亭障,文屯千裏師。——杜牧
6.古代的學者是自己,今天的學者是人。——論語
7.我應該是壹個非趙雄人,我應該作為皇帝的老師受到尊敬。——劉基
8.東宮白雜種,南寺禪師。——白居易
9.古代的學者壹定是對老師要求嚴格,然後才是尊敬老師,尊敬老師,尊重老師。——歐陽修
10.尊師,修此心為日失道——劉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