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楚辭

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楚辭

(1)《楚辭》是戰國時期以屈原為首的楚人在自己民歌的基礎上創造的壹種新的詩體。

(2)《楚辭》是漢人劉向的詩集,收錄了楚人屈原、宋玉、漢代東方朔、淮南山和他本人的詩作。

是繼《詩經》之後的又壹部詩歌總集,共有17首,其中屈原作品占絕大多數。(1)屈原,本名平,戰國時期楚國人,出身名門。他“廣泛地學習和記憶,知道如何控制混亂,學會如何使用文字”。政治上主張修明法度,聯合抗秦,遭到保守派反對,兩次被流放(前-漢北;後——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5月5日死於汨羅江。

(2)屈原是我國第壹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的詩歌表達了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壯誌淩雲的憤懣。

名篇:《離騷》、《田文》、《九章》、《九歌》等。

(3)《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不朽的浪漫主義傑作,也是中國古代第壹首抒情詩(第壹首敘事詩是漢代的《孔雀東南飛》)。詩中的名句是:路很長,但這是修遠,所以我會上下為之。它奠定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浪漫主義基礎。

(4)中國詩歌史上稱風騷。“風”是指《詩經》的國風,“騷”是指《離騷》,兩者都代表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