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看過壹個關於死亡教育的香港電視節目。教育的對象是老年人和青少年。人活到壹定年紀,對死亡是什麽心情?害怕?焦慮?還是真的很淡定?接受采訪時,大多數老年人回答:“別怕,死吧,人都會死的。”要知道,能接受采訪的老人,壹般都是真的很淡定。香港的壹些機構主要通過選擇葬禮形式和參觀墓地等方式對老年人進行死亡教育。老年人可以在去世前,特別是離開後,思考自己的事情,可以選擇壹張照片留作後人紀念。
至於青少年的死亡教育,就比較有意思了。青少年被帶到壹個滿是棺材的房間。寫完遺書,他們睡在棺材裏,工作人員第二次合上棺蓋——大概是留了個縫隙讓他們呼吸,時間也不長。壹個年輕人在分享自己的感受時說:“死亡的經歷讓我非常感動,尤其是在寫遺書的時候。回想我的‘人生’有什麽榮耀嗎?棺材蓋合上的那壹刻,如果這是真的,我的人生就完了。”死亡的體驗讓青少年體會到了死亡的寂靜。如果他們不在世上努力,就連自己的遺書——而不是遺書、墓誌銘——都會是空白的。所以死亡的經歷帶來了積極的意義。
人無法選擇自己的人生,生死,真的很無奈。世事難料,今天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麽。我親眼目睹過幾次致命的車禍,壹輛車,壹個人躺在血泊中。生死在那壹刻改變。那些散落壹地的蔬菜和水果會被放在盤子裏,供家人享用;公文包裏的文件關系到上百萬的生意;破碎的身體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或者說生死瞬間的變化對死者來說並不深感痛苦,但最難過的還是他們的家人和朋友。
隨著人的成長,身邊離開的人越來越多。我的祖父、外祖父、外祖母,他們都是高齡去世的;我姑姑50歲走了,兩個相對稀疏的親戚四十多歲就去世了。我的同齡人,我的壹個初中同學,壹個前領導的兒子,都在28歲的時候死於白血病。死亡沒有年齡。
俄羅斯莫斯科的新聖徒公墓,與其說是墓地,不如說是雕塑公園。這座墓地最初是為彼得大帝的妹妹索菲亞公主設計的。到19世紀,這裏已經成為俄羅斯各界名流的“私人定制”墓地。名人會在生前找到自己喜歡的雕塑家,雕刻出壹件最能體現其歷史價值的作品,這件作品會矗立在他們最後的安息之地。那幾天我至少花了兩個小時才逛完這個墓地。作為壹個外國人,我覺得少了些懷舊,多了些欣賞。逝者的形象有著非常個性化的表達,妳看他的墳墓幾乎就能猜出他壹生的主要風格或成就。當然,這是名人墓地,即使是俄羅斯公民也很難享受到這樣的待遇。
回到現實,看看我們平民墓地或者寺廟道觀裏的祖宗牌位。上面的照片都是死板的黑白證件照。每個人都睜著眼睛,面無表情,所以整個氣氛彌漫著黑暗、嚴肅和悲傷。其實沒必要,照片也可以拍的很漂亮。我相信從我們這壹代開始,照片會非常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