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新火新茶”的作者為了擺脫思鄉之情,以茶作為對思鄉之情的自我排遣,既暗示了詩人難以擺脫的苦悶,也表達了詩人為擺脫苦悶而進行的自我心理調整。
“詩酒趁時”,進壹步指出:要超脫於物,忘卻世間壹切,抓住時機,借詩酒自娛。“時”指的是美好的時光,對應的是開篇提到的“春不老”。全詞圍繞“超脫”二字展開,至此,進入了“超脫”的最高境界。這種境界是蘇軾在密州期間心境和詞境的具體體現。
出自北宋蘇軾《遙望江南,超越臺灣》,原文是:
春未老,風細柳斜。試著在超然的舞臺上看,半個城市都是花。霧和雨使成千上萬的人變暗。
壹頓冷飯後,酒醒卻覺得不舒服。不要為故人思念故國,新火試新茶。詩和酒利用時間。
翻譯:
春天還沒有結束,微風細細的,柳枝斜斜的隨它起舞。登上超然臺,遠遠望去,護城河只有半滿春水微微閃爍,而城內卻開滿了五顏六色的春花。再遠壹點,家家瓦房都在雨影裏。
寒食節過後,我帶著壹股思鄉之情醒來,只好安慰自己:不要在故人面前思念故鄉,只需點壹把新火煮壹杯新摘的茶,趁妳還風華正茂,喝個痛快。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此詞寫於宋神宗熙寧九年春末(1076)。熙寧九年(1076)春末,蘇軾登上超然臺,望著春日煙雨,觸到思鄉之情,寫下此詞。
意識形態主題:
這首詞的第壹部分是關於風景的,第二部分是抒情的。通過描寫春天的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的復雜變化,傳達了作者對有家有誌氣又難以付出的無奈和沮喪,同時表達了作者“用之有道,棄之有隱”的豁達超然的胸懷和人生態度。
關於作者: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字何中,被稱為鐵關道士、東坡居士,與蘇東坡、蘇仙並稱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學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詩歌題材廣泛,清新健康,風格獨特,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豪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代表,並稱“蘇辛”;他的散文創作豐富奔放,與歐陽修並稱“甌塑”,是“唐宋八大家”之壹。
蘇軾也善書,是“宋四家”之壹;擅長文人畫,尤以墨竹、奇石、枯木見長。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冊》、《傳世古木奇石圖冊》。
百度百科-王江南太左
百度百科-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