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內容有哪些?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內容有哪些?

主要指從商代、西周到甲午戰爭的政治思想。政治思想隨著國家的出現而產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中國古代最早的國家誕生於夏朝。但由於史料的缺乏,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研究壹般始於殷商西周時期。

經濟和政治背景夏、商、西周都是奴隸社會。在奴隸社會,奴隸主擁有所有的生產資料和奴隸本身,在政治上實行奴隸主專政,而創造財富的奴隸處於牛馬不如的地位,沒有生活保障,沒有人身自由。國王是最大的奴隸主,國家機器以國王為中心,形成君主制。君主對奴隸專橫霸道。奴隸經常被隨意殺害,甚至成為奴隸主的犧牲品。為了擺脫悲慘的命運,奴隸們采取各種形式與奴隸主進行鬥爭。在此期間,生產力低下,科學不發達。奴隸主經常利用宗教和神權說教來統治人民。

從春秋末期到鴉片戰爭前,中國處於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在封建社會,少數封建地主擁有大部分土地,而農民只有很少或根本沒有土地。政治上實行地主階級封建帝制,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建立以地主紳士為骨幹的龐大官僚體系,對人民實行殘酷統治。廣大農民沒有參與和討論國家事務的權利,只有服從的義務。農民和地主階級的矛盾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為了反抗地主階級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農民舉行了數百次武裝起義。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的規模在世界歷史上是罕見的。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階段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殷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和鴉片戰爭前。

商朝西周時期,中國處於奴隸社會。當時以祖先崇拜為特征的宗教世界觀統治著壹切。在商周時期,占主導地位的政治思想是與這種宗教世界觀密切相關的神權政治。統治者打著宗教迷信的幌子進行統治。把神權和王權結合起來,宣揚王權神授,宣稱國王是由所謂至高無上、主宰壹切的“上帝”統治的。周代商,對君權神授觀念產生了重大影響。周統治者為了自圓其說,提出了“神無親戚,德為輔”的觀點。這樣,神的壹元論逐漸過渡到天命人事並重,以德輔天的二元論。在周代商的鬥爭中,周的統治者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了“保民”、“慎刑”等政治主張,這是中國民本思想的開端。(見彩圖【河南安陽小屯南甲骨,以“帝”稱雄天下】)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正處於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時期,封建社會由此形成。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逐漸轉變為地主階級的土地私有制,引起了階級關系的變化,奴隸社會的上層建築逐漸瓦解,導致了皇族的衰落,禮樂的崩潰,諸侯的霸權,出現了“禮樂征伐諸侯”的局面。這是壹個社會大分裂、大動蕩的時代。“殺君者有之,殺父者有之。”“君臣無常,國之無常。”戰爭頻繁,人民生活非常痛苦。為了實現國家統壹,恢復社會秩序,壹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從各自的階級立場和認識出發,提出了救亡圖存的方案。當時社會動蕩,統治者的政治控制不是很嚴格,社會沒有絕對的權威,言論相對自由。尤其是戰爭年代,各國都非常需要人才,知識分子地位很高。因此,他們在政治討論中更加積極,更少擔憂,從而形成了百家爭鳴、學術空前繁榮的局面。當時著名的思想流派有以、孟子、荀況為代表的儒家,以商鞅、韓非為代表的法家,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以為代表的墨家,以徐行為代表的農耕學說。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丘夢想回到相對統壹、寧靜的西周社會,用《周禮》的標準統壹人們的言行,建立“君君、大臣、父子”的社會秩序。他呼籲各國統治者“秉承先人之德,文武雙全”,以“仁愛”的人道主義精神對待人和壹切人際關系。他向統治者建議以德治國,輔之以刑罰,但同時又提出了寬嚴相濟的治國思想。他要求人們加強道德修養,遵守中庸之道和忠恕之道。強調人治,提倡“興才”生於戰國時期的蒙克認為,解決時局的關鍵是實現中國的統壹,只有不嗜殺的仁人才能統壹中國。他充分發揮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學說,認為“政當得民”,進壹步發展了西周晚期的民本思想。他的理論被統治者視為迂腐。繼孟子之後,荀況肯定了儒家思想的某些方面,糾正了它的迂腐。他主張既尊君又愛民;它既提倡“長禮”,又強調法,對禮作了系統的發揮;他壹方面宣傳仁義道德,同時也宣傳刑罰法治。他認為“治人無法”,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

以商鞅和韓非為代表的法家主張富民強兵,提倡耕田。推崇暴力,強調法治,認為治理國家應該用法律而不是智慧來治理,提出“刑無等級”、“以刑止刑”的觀點,否定壹切倫理道德,主張以武力統壹;要求加強社會組織,對人民實行嚴格的控制和監督。他們還鼓吹君主專制,宣傳獨裁。

以老子為代表的道教,主張壹切順其自然,主張無為,向往小國寡民的社會生活,反對壹切法制和物質文明。道家要求人謙讓,以退為進,“弱勝強”。歌頌“損大於供”的天道,反對“損小於供”的人性。

以翟墨為代表的墨家,主張尚同,強調以天子和天道統壹天下的思想;崇尚賢德,即任人唯賢;提倡博愛,不攻擊,揭露非正義戰爭的罪惡。

農校的黨徒主張人民* * *耕田吃飯,沒有上下之分。

秦漢至鴉片戰爭時期,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吸收其他思想的“三綱五常”理論的發展變化時期。這壹時期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儒學具有排他性和神學性,即“三綱五常”學說的神學階段。秦朝以法家政治統壹六國,卻使法家學說絕對化,迷信暴力,導致其迅速滅亡。漢代君主、大臣、思想家認為,秦之所以迅速滅亡,是因為“仁義不施,攻守勢異”。鑒於當時民生蕭條,他們主張采取更為寬松的政策與人民休戚相關,發展生產,穩定社會秩序,於是黃老之學應運而生,吸取了道家、儒家、法家的長處。黃老之學主張清靜,主張無為,實行不幹涉或少幹涉人民事務的政策。但道家思想本質上是消極的,在重大政治動蕩後只能暫時緩解其作用,不能作為長期的政治指導原則。由於秦王朝速亡的教訓,統治者雖然拒絕完全拋棄法家的政治學說,但又不願意公開采納法家的思想。因此,以溫和、穩重、優雅為特征的儒家思想成為政治家、思想家推崇的理論。經過陸賈、賈誼等人的倡導,董仲舒適時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被皇帝采納。董仲舒的儒學並不完全是孔孟之道,而是以儒家為骨幹,吸收了陰陽家、道家、法家的壹些思想的新儒學。它在哲學上主張“天人合壹”,在政治上主張“君權神授”,在倫理上提出系統的“三綱五常”理論,認為“王道三綱可從天求”。東漢時期,理學發展為占蔔神學,退化為預言吉兇的迷信。

②儒學的形而上學階段。金朝初期,國家暫時統壹,不久就出現了“八王之亂”。隨後北方少數民族與漢族南北對峙,社會十分黑暗。由於社會動蕩和統治階級內部的自相殘殺,知識分子往往因為壹句不小心的話而遭受巨大的災難,社會上形成壹種恐怖的氛圍,人們不敢明確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於是出現了玄學,這種玄學崇尚道家,宣揚虛無,主張無為。言和、王弼等玄學家通過對《老子》、《莊子》、《論語》、《周易》等經典的詮釋,建立了壹種唯心主義的本體論,並運用道家和自然的範疇論證了三綱五常的合理性,宣揚“名教以自然為本”,儒道結合,儒家是形而上的。此外,以曹操為代表的法家思想、包景炎的無君思想、傅玄的經世思想、列子為代表的縱欲思想也在這壹時期產生了壹定的影響。

③儒家哲學階段。隋唐兩朝仍然把儒家思想作為官方的政治哲學。唐代韓愈為了加強對儒學的吸引和控制,撰寫了《原道》,將儒學上升到“道”的高度來理解和宣傳,給儒學蒙上了哲學的色彩。宋代統治者和壹些知識分子總結歷史經驗,吸收了當時流行的佛道思想的壹些內容,將儒學與佛道思想結合起來,使儒學哲學化,形成理學。以北宋程顥、南宋程頤、朱為代表的理學是理學中的客觀唯心主義派別,南宋陸九淵、明代是主觀唯心主義者。朱成理學和王陸理學雖然哲學觀不同,相互攻擊,但其思想核心都是維護“三綱五常”,論證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使君主專制和封建統治秩序合理化。他們認為任何違背“三綱五常”教義的東西都是“人欲”,提出“存義滅人欲”的口號,壓制人民革命運動,限制人民的合理要求。他們還誇大人的精神作用,大談真誠、正直、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們認為只要人真誠正直,世界就會和平。南宋中後期,理學獲得了統治階級官方哲學的地位,滲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統治宋元明清六七百年。

中國奴隸社會政治思想領域的主要爭論,政治思想領域的主要爭論是強調天命還是人事。商人敬上帝,重天命;周人尊禮,重人事,所以有“國必亨通,聽民之言,死必聽神之言”的記載。

在封建社會,政治思想領域的主要問題是:

禮治和法治是儒家的政治主張,法治是法家的方略。禮治強調防患於未然,用溫和的手段解決問題。法治強調事後懲罰,用暴力震懾違法者。方法不同,目的相同,都是為了維護封建社會秩序,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

儒家否認人類的平等,認為“物有所不同,物亦有情”,認為“便宜的東西貴,不孝順,是普遍的。”他們試圖建立壹套以等級制度為特征的社會規範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使人們各居其所,互不侵犯,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漢代的賈誼,宋代的司馬光、王安石,以及明代的儒學、清代的儒學,都對禮儀作了大量的評論。法家不否認等級制度,但他們認為治國之道在於賞罰。他們提出了“任法無智”、“君臣當遵大法”、“刑無等級”、“以刑止刑”等法治原則。他們蔑視倫理,迷信暴力。他們認為“詩、書、禮、樂、善、修、仁、誠、辯、智”是亡國之事,主張君主專制,君主至上。他們將法治建立在暴力、獨裁和君主至上的原則之上。中國古代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法治。禮治與法治的爭論反映在德治與刑治的爭論中。

德治與刑治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主張以德服人,以刑輔之,後者主張以力服人。前者是儒家的政治主張,後者是法家的政治主張。儒家主張以禮約束人,以教化影響不守禮的人。孔丘說:“以德治國。”蒙克說:“美德是王道。”儒家崇尚性善論,認為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逆來順受之心、尊重之心和是非之心,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教育潛移默化地成為堯舜。他們認為,這種心理轉變是最根本的轉變,也是最好的方式。蒙克說:“以德服人者,樂而誠也。”他們反對法家的刑罰方法,認為“法可以刑人,但不能使人賤,不能殺人,不能使人仁”。法家認為人性本惡,勸人行善是不可能的。他們主張暴力政治,主張以實力服人,“以刑止刑”。韓非反復強調“喬法,但重刑”“刑不從心,使人畏之”等暴戾思想。

歷史上有過幾次關於德治和刑治的爭論。漢代桑弘羊認為治理人民需要“繩之以法,刑之以法”,而賢良文學的代表人物則主張治理國家要“以風存仁義,以懷廣德”(《鹽鐵論》)。初唐時期,魏徵與馮德之間發生了壹場論爭。主張以教為治,馮德強調“秦為法,漢為霸道”。南宋時,朱與和還發生過壹次關於的爭論。朱強調王道,而則主張“可以並用”。朱元璋雖然用刑嚴厲,但也多次發函反駁刑罰的建議。後世的政治家把道德懲罰作為治國安民不可或缺的兩手手段,或懲罰與道德懲罰並舉,或外儒內法。

人治與法治儒家主張人治,強調君主和各級官員的統治能力、智力、威望和影響力。他們把國家的興衰寄托在幾個統治者身上。他們說:“文武之政,在計中有所布局,人若存在,便是政治行動;人死了,就失去了政治利益”(中庸)。他還說:“人是有治的,但沒有治。“所以他們不重視法制建設,而強調選官用人;他主張選拔人才、任用人才,接君在任時,非常註重統治者以身作則的效用。孔丘警告統治者:“政治家是正義的;子帥是對的,誰敢錯”,他說:“身正,無令而行;它的身體不對,雖然不聽話。"

法家強調壹切都要遵循規律,認為“壹人之軌,不像法。”他們認為,即使是像姚這樣的聖人,也不能憑某些人的主觀意誌治理好國家。反之,如果法律完備,壹個資質適中的國王就能治理好國家,“守主掌魔將不成”(《韓非子·用人》)。法家的所謂法治,強調的是暴力統治和嚴刑峻法,他們的君主專制和至高無上與其法治原則相矛盾。因此,法家提出的法治原則不能得到認真貫徹。中國古代的人治與法治之爭,其實還是德治與刑治之爭。

義利觀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關於義利觀的爭論由來已久。儒家強調正義,認為封建社會的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封建倫理是國家的根本。孔丘說:“君子義,小人利。”蒙克說,“國王為什麽要自私?只有仁義。”他們主張殺人償命,為正義犧牲生命。儒家不反對利,主張“義而後取”,反對“見利忘義”法家強調功利,否定道德。為了謀求功利,它可以不擇手段。他們宣揚功利,提倡耕田,強調每個人“不能用非功德來謀利”,“富貴之門必從兵出”。韓非痛斥孔丘、翟墨、曾參、時宇等學者為無用之人。

圍繞著正義和功利,儒家和法家長期互相攻擊,都攻擊壹點,不及其余。法家抨擊儒家是“六虱”,是“五蟲”之壹。儒家抨擊法家急功近利,卑鄙忘恩負義。漢代以後,雖然沒有了純粹的法家和儒家,但是義利之爭並沒有停止。宋代司馬光與王安石的論爭和朱與的論爭都是這場論爭的延續。

相傳夏朝以前,堯舜退位,實行天下之治。於霞把兒子交給了別人,組建了自己的家庭。秦朝建立後,嬴政視天下為己有,自稱“始皇帝”,希望傳給後代。從此以後,帝王們實行家天下之治,理所當然。但是,歷史上也有“統治世界”的思想。如記載:桀歸博,在三千諸侯大會上,唐告誡:“本天子之位,可由有辦法者照顧。天下無壹家,也有壹家之道。”《六韜》記載:太公曰:“天下非壹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同得天下者得天下,善得天下者失天下。”《呂氏春秋》也說:“天下非壹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顧等思想家都主張“治天下”,反對“家天下”。王夫之指出:“壹個姓氏的興衰是私人的;及民之死,公也”,並說:“天下非私名”等等。

民本與君本民本論者認為,民為國之本。只有重視和關心人民,國家才能和平,也就是所謂的“民為國之本,基為國之本。”西周以後,這種思想在當時的古籍中隨處可見。比如《尚書》記載,臯陶說,治理國家,“知人而安民”,“安民則益,民則懷之”。《逸書》記載:“天道視己及人,天道聽己及人”,“天道從人所欲”。《國語》記載:“守民口不如守川。如果河水垮了,會傷到很多人。”《左傳》記載:“國將富強,聽民之言。”蒙克將這壹思想發展到了頂峰。在《孟子》中,書中充斥著“保民為王”、“仁者無敵”、“得天下之道,得其民而得天下”、“暴攻其民,必亡其國”等論調。西漢的賈誼進壹步發展了這壹思想。唐代的柳宗元提出了官員是“為民服務,而不是為民服務”的思想。清朝末年,唐甄也強調:“封邊,固民;寶藏是由人民來填充的;朝廷,受人尊敬;官位,民養。”民本思想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非常寶貴的壹部分。

與民本思想相反的,是君主本位思想。君主本位論者認為君主至上,君主再壞也不應該廢除。“主公雖貪,吾不敢侵之”(韓語)。君主本位論者主張君主要用政治手腕控制臣民,把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把他們當奴隸看待。他們強調民主的絕對權威,說“明君無為於上,臣完全畏於下”,“有立功之功,必有立功之功,有立功之功,必受臣之罰”(韓語)。他們不考慮人民的要求,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他們。韓非說:“為政而適民,是亂之終,不可與之治也。”他還說:“合民心者,恣意而行。”他們認為,人們不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只能依靠“英雄”的幫助,因為“民智不可得,嬰兒之心猶在”。漢文帝堅持韓非的觀點,反對桀和的進攻。他認為“唐舞不是被命令的,而是被殺死的”,並說皇帝就像壹頂王冠。“冠雖開,必加於頭。性能雖然新,但壹定要和腳壹致。無論什麽,都分上下層次”(《漢書·列傳》)。唐朝的李世民也警告說“君雖非君,臣不能拒為臣”。到了清朝,雍正宣揚“天優於地,君臣之分已定”。作為壹個大臣,妳應該只知道妳有壹個紳士。"

絕對君權、相對君權與無君權論:商鞅、韓非等法家主張絕對的君權,認為君權至高無上。商鞅說:“誰有權力,君主就有唯壹的控制權。”韓非說:“能獨斷專行者,能為天下之主。”他們認為君主的話就是絕對的真理,誰也不能提出批評,痛斥歷史上的關龍鳳、比幹王子、隋、陳、楚、伍子胥等人,說這些人“不能忍受古代的聖賢,但今天,他們會放心地使用他們”。他們甚至禁止人民討論國家大事。商鞅變法時,既不允許百姓說他的法的壞話,也不允許百姓說他的法的好話。他認為任何贊揚或批評法律的人都是“亂民”,“搬到邊城去了”。

孔孟儒家也強調君臣父意,主張尊君親疏之道,但他們的君權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義務。如果妳不履行作為君主的義務,我有理由不履行作為大臣的義務。孔丘說:“君使臣禮,臣忠君。”他還說,“禮好,民好使。”蒙克指出:“妳的大臣好比壹只手和壹只腳,那麽我就把妳當作壹顆心如果妳把我當狗或馬,那我就把妳當中國人;如果妳視我如糞土,那我就視妳為懦夫。"

金代鮑敬言反對君主專制,提出了無君論。他指出:“古人無君,不如此生。”宋末鄧牧寫君道,想象壹個沒有君主和官吏的無政府社會。明末,黃宗羲對元軍中的君權進行了激烈的批判。

平等與差異平等與差異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爭論的壹個主題。社會財富分配過度不均,必然導致社會動蕩。因此,政治思想領域必然會產生平等和平等的思想。孔丘早就說過:“不患寡而患不均。”《禮記·李雲篇》也說:“大道之行也是公事。”董仲舒也反對大富大貧,提倡小富小貧。王安石變法有均貧富的內容。至於歷代的農民起義,都是以“均富”為口號。

與平等的思想相反,壹些思想家主張差異,反對貧富平等。韓非認為,富人之所以富,是勤勞節儉的結果,窮人之所以窮,是懶惰奢侈的結果。如果“從富人那裏征收來分給窮人,那就是浪費精力和懶惰”(《韓非子·顯學》)。宋代蘇轍以“物不統,物亦有情”的道理抨擊王安石“試圖富民濟貧”的做法。司馬光還抨擊王安石平衡貧富的做法。他說貧富懸殊是由人的天賦不同決定的。不是窮人養富人,而是窮人靠富人生活。富人窮,窮人就失去了依靠。壹旦國家陷入困境,“誰來為軍需品買單?”(《司馬文公文集,乞助,規署常平疏》)

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在西周實行分封制,導致地方諸侯王割據,結局大到不能倒,周天子名存實亡。秦始皇、李斯懲治西周之喪,廢除封建,設置郡縣,加強中央集權,引起了以春、王為代表的分封派理論家與以秦始皇、李斯為代表的郡縣理論家的大論戰。分封論者強調“前事不忘”,認為春等人說過“事關三代,不可不學”。有人認為秦朝的迅速滅亡是因為廢除封建制造成的孤立,於是分封制的討論又恢復了。漢朝采取折中的辦法,郡縣並行封國。漢朝開國不久,同姓國王不斷壯大,終於有了“七國之亂”。賈誼、晁錯等人大聲疾呼封國之弊,上書漢文帝、漢景帝,力勸削弱地方勢力。西晉建立前後,曹、陸機等人主張分封制,強調“古之君須同姓,明有親,異姓而智者”。他還說,分封制“使各民族互相維系,成為堅如磐石。”西晉初部分實行分封制,很快導致了“八王之亂”,埋下了西晉崩潰的禍根。唐朝建立之初,蕭提出了"三代封建久矣,秦孤亡速"的主張,但由於等人的抵制,這壹主張未能實現。武則天之後,劉智等人主張此說,認為“無土立騎士,官不在位,非古道也”;“郡縣可蕭寧,不可長期。”唐中後期,為滿足藩鎮割據勢力的需要,分封制思想重新出現。柳宗元寫了《論封建主義》,對分封制的論調進行了有力的反擊。《論封建》壹文總結了秦漢以來關於分權與集權的爭論。明初也有割據諸侯,與諸侯作戰的鬥爭。

中國古代除了皇族根據“不以德為德”的原則確定繼承人外,在選拔助手時,都主張任人唯賢,德才兼備。“尊親”主要是皇族在物質利益上的特權,而不是選拔人才的原則。雖然中國古代沒有關於任人唯賢或任人唯親的理論爭論,但在現實政治生活中,卻存在任人唯賢與任人唯親的鬥爭。針對任人唯親這壹政治現象,中國歷史上進步的思想家、政治家發表了大量關於任人唯賢的論述。《尚書》提出了“清正廉明”(提拔謙虛但有才能的人)的原則,而孔丘則說:“養錯了,人民就服從,養錯了,人民就不接受。”翟墨說,用人要“不結黨,不偏財,不奪色,聖人要舉之”。蒙克主張“尊賢任能,接君為王”,荀況也有不少論述。後世都提倡任人唯賢,批評任人唯親。比如漢武帝求賢,強調“賢者有賞,賢者有蓋。”諸葛亮說:“治國之道,在於養才。”他還說:“親賢大臣,遠非小人。漢朝之所以興盛,是因為親小人,遠聖賢。從此,漢朝滅亡了。”唐代李世民提倡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他經常說:“我任命官員時,必須做出選擇。如果做不到,雖然我是至親,但也不值得。”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內容非常豐富。以上十個方面只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爭議最多、討論最多的問題,而不是全部。此外,諸如愛國主義、無為而治、商業至上的思想也不時被討論。

特點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特點有:①內容的現實性。中國古代政治思想所涉及的問題,壹般都是現實政治的反映或政治實踐經驗教訓的總結。壹個朝代的成功經驗和教訓,往往成為後世政治家、思想家政治思想的素材。他們思考和論證過去的得失,為後代統治者糾正上壹代的損失提供新的原則,很少抽象的揣測和繁瑣的論證。②內容的穩定性。中國的封建社會是壹個很長的歷史時期。這壹時期生產力發展緩慢,生產關系很少變化,相應的,政治思想也很少變化。在中國三千年的封建社會中,雖然政治思想的表現形式經歷了從神學到玄學、從玄學到理學的轉變,但神學、玄學、理學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基本壹致,都是尊天取經、三綱五常、仁義道德等。爭論的問題壹般是人治與法治、德治與懲治、王道與霸道、民本與君權至上、君權相對與絕對、尊賢與親親、和平合並、民族抵抗與民族投降、正義與功利等。③政治思想的倫理化。縱觀中國歷史,雖然法家思想家排斥倫理道德,但這種思想並不占主導地位,而是以孔孟政治思想為主導,融合其他學說的新儒家占主導地位。它將政治與倫理緊密結合。雖然壹般不反對暴力,但更註重倫理道德,強調“以德治國”,宣揚“禮義廉恥,國之四維”,講誠信、正直、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三綱五常作為治國之本。倫理政治思想對中國社會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