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次睜開眼睛看到這個世界,我輕聲叫了壹聲“媽媽”。
第壹次背著書包上學,在校園操場上放飛自己;
第壹次踏出校門踏入社會,坐在桌案上為夢想奮鬥;
第壹次和另壹個人牽手,永遠和他在壹起;
......
或許,很多第壹次都被妳遺忘了。
還好,“人生第壹次”給了我們重溫感情的機會。
在豆瓣評分9.2的這壹系列紀錄片中,導演瞄準了普通人生活中的12個第壹。
出生、上學、長大、當兵、上班、進城、買房、結婚、退休、相守、養老、告別……基本涵蓋了中國人的壹生。
再說說拍攝團隊。
如果妳看過《地球上的生命2》,它們對妳來說並不陌生。
這部紀錄片由《人間世2》原班人馬拍攝。這壹次,他們仍然在談論生活,但與前者相比,生活第壹次變得更加溫柔細膩。
影片中的每壹次第壹次其實都很瑣碎,但也很真實,很能打動人心。
也有人說:“好看,看壹部紀錄片就像壹輩子。”
天使的著陸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哭聲,大部分是悲傷的。
有壹種哭聲,卻是壹種安心,壹種難得的喜悅——寶寶的第壹聲啼哭。
但在此之前,媽媽們得先過壹關。
向爽,27歲,先天性心臟畸形。
他的丈夫,帶著妻子,千裏迢迢從老家求醫,來到上海。
同時,她也是懷了雙胞胎的孕婦。
經過醫生無數次的討論,手術中胎兒可能的意外死亡率是30%。
這是他們必須突破的壹個障礙。
手術門慢慢關上,壹次手術,三條命。
丈夫在門外徘徊,焦急地等待,隨行的母親也忍不住急哭了。
60分鐘後,母子平安。
“咿咿咿~ ~”老公小跑時鞋子摩擦地面的聲音透露出他的焦慮。
得知手術順利,妻兒平安,他流下了眼淚。
很多人會說媽媽最偉大,但是偉大在哪裏,就不清楚了。
我也是,也許是他們的偉大之壹,試圖把天使帶到這個世界。
詩歌的聲音
“烏雲和白雲結婚。
我們歡呼。
撿起他們撒的糖果。"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壹個小學生寫的。
在中國語文考試的試卷上,我們可以在很多作文題目中看到這樣壹句話:“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或許詩歌很難改變壹個人的命運,但卻可能改變壹個人。
在瀘水中學,詩歌是必修課。
壹開始很多老師不理解詩歌對教學沒有幫助,考試也沒有加分,但是校長說:“這裏的孩子早就懂事了,就算父母去很遠的地方打工,他們也不會哭。這樣的孩子太安靜了。”
就像瀑布在後面的山上奔騰,突然沒有了聲音。
雖然父母為了生計離開了大山,但孩子們卻用另壹種方式回應了這片土地。
石應鎖,12歲,家住漣水鎮,壹家六口。最貴的財產是山坡上的房子和壹頭牛。
穗水中學三個年級有811個學生。小索最小,不愛說話。
那是他第壹次接觸詩歌,找到了打開心靈的鑰匙。
當他再次走進大山的時候,陽光透過樹葉照射進來,植物上的露珠還沒有消褪,溪水緩緩流淌,小索心中的鎖壹點壹點被打開。他寫了他壹生中的第壹首詩。
其實對於詩歌,那裏的成年人更多的是無所謂,而不是支持和反對。
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陪孩子,不管是在家工作還是出去工作。
詩歌改變不了什麽,比如不能把家從山裏搬到鎮上,不能讓遠方的父母回來陪伴。
但詩歌是他們的翻譯者。
他們可以通過詩歌表達出來,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他們在發光,他們有美麗的地方。
考大學,不是詩歌;但是,學過詩歌的孩子不會打碎玻璃。
對他們來說,詩歌有著不同的意義:
成年人的幸福
“壹個家就有了後盾。”
“我肯定要買房。我必須買壹個朝南的。”
......
房子,房子,讓人不開心又開心。
北漂女孩顏靜。
畢業後,我選擇留在北京。
28歲的她現在已經決定給自己買壹個住處。
她說:“我對房子如此癡迷,因為它能給我壹種踏實的感覺。”也許,這是所有流動人口的壹個願望。
雖然房子就像壹件沈重的盔甲,會把我們壓得很重,走得很慢,但盔甲裏的生活會有重量感。
看了很多套房,閆靜最終選定了壹套,決心買下來,有自己的安心。
買房不久,閆靜也辭職了。她穿上盔甲,終於敢於做出關於生活的選擇。
在房價漲得比工資還快的時代,有些人奮鬥半輩子,可能只是付個首付。
但生活就是這樣,每個人的喜悅都不壹樣。
房子,房子,還有人為此而憂而喜。
我喜歡看紀錄片的原因是喜歡它的真實。
就像把自己帶進來壹樣真實,影片的主角就是他自己,告訴我們壹直沒有機會說出口的想法和感受。
我只和妳分享了三個小故事。目前這部紀錄片已經更新到第九集,每壹集都會以獨特的視角展現最簡單、最平凡、最溫暖、最有力量的生活。
希望妳不要錯過這部紀錄片,它可能會講述妳自己的故事。
我是小杜。我想和妳分享我的生活,記錄我的生活。喜歡的話可以去微信搜索:是小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