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壹提的是,雖然“關中八怪”有時被稱為“陜西八怪”,但也不完全合理。事實上,“陜西八怪”的習俗只出現在關中地區,而不是陜西大部分地區。陜西省地理緯度跨度極大。從北到南有三個自然條件和文化差異很大的地區:陜北(主要是黃土高原)、關中(主要是渭河平原)、陜南(主要是秦嶺以南漢水流域)。以關中風情概括整個陜西,存在以點帶面,壹概而論的觀念缺陷,近年來表述為“關中八怪”以去除歧義。很奇怪的壹件事——蹲著不坐凳子:蹲著講的是功夫。只有經歷了多年的歷練,才能蹲久壹點,從容不迫,無憂無慮。
第二個怪物——房子的半屋頂:這樣既節省了庭院的空間,又解決了住房不足的問題。
三怪——女生不對外保留:“金窩銀窩不如自家草窩”的觀念長期占據主導地位。
四怪——手帕:雨傘、防曬霜、口罩、墨鏡是現代女性的必需品。以前關中女人沒有這樣的條件。在他們的生活中有壹塊漂亮的布作為手帕是很好的。
五怪——面條像皮帶:它們像皮帶,但大約是面條的寬度和長度。
六怪——郭盔似鍋蓋:關中的郭盔大多和自家鍋壹樣大。翻過來看,郭頭盔好像真的像個鍋蓋,只是厚度隨意。
七怪——油辣是壹道菜:關中人對辣情有獨鐘,愛吃辣。而且和其他地方不壹樣,他們吃的不是幹辣,而是油辣。秦花椒非常有名,不僅辣味十足,而且風味獨特。
八怪——秦腔不唱不喊:這裏的唱是指秦腔的表演。其實秦腔並不是真的在喊,而是演員真的在努力表演。這種奇怪的現象在世界上絕無僅有,關中人的“蹲景”在地球上絕版了。關中人管蹲叫踢腿,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春秋時期。關中人喜歡蹲,是從古漢語的“坐”演變而來的。古代人“坐”的本意是跪著,並排坐在座位上,雙腳後面跟上屁股的重量。史書記載荊軻刺秦王。始皇帝坐在地上無法拔劍,逃跑時卻忘了拔劍,只好拄著拐杖到處走。晉代有個“不勞而獲”的典故,也講到席地而坐的習俗。這種風尚的改變應該是在晉代以後,關中地區基本保持了“坐”的初衷,只是姿勢稍有改變,膝蓋不著地,大腿壓著小腿,變成了蹲的姿勢,想蹲就蹲,這種風尚就傳承了下來。
蹲是要功夫的。只有經過多年的歷練,妳才能蹲久壹點,從容不迫,無憂無慮。如今,在Xi安的背街小巷,我們偶爾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壹堆老老少少蹲在周圍下棋,幾個小時過去了,也不動了。也有人蹲著,打撲克,抽煙,但這樣的“蹲場面”越來越少了。
這要看關中的“蹲景”,還是Xi安周邊的下鄉。記憶中有壹幅畫面。兩位老人在路上偶然相遇。寒暄幾句後,他們蹲在路邊,抽著煙,挑了塊石頭縱橫畫了六條線,玩著樹葉和石子。他們玩的遊戲叫輸黨,狼吃娃。妳很難找到陜西壹些民間事物的源頭。這種有攻守、有戰略、有鬥智的博弈,可能在圍棋之前就已經流傳開來了。只是這種草根遊戲很難訴諸優雅,可能會慢慢被淘汰。然而當天晚上,兩位老人不吃不喝地蹲到日落,背影模糊。最近下班走路回家,看到兩個中年人蹲在路邊玩迷路的壹方,拿煙頭冰棍當棋子玩。在城市裏看到這樣的場景,讓人匆匆駐足。
農村最常見的“蹲坑場景”就是吃飯、開會、辦喜事、辦喪事。關中農村的男人,吃飯休閑都愛和大碗老碗壹起蹲著。這主要是因為以前信息閉塞,女人可以針腦挨家挨戶,找知心姐姐八卦,放回各種消息。男人自以為高貴,不方便到處亂逛,撩起窗簾。於是,他們愛聚集在村頭、老廟、碾米廠前,像南山猴子壹樣順順利利地蹲著,搞外交和娛樂活動。聽父親說,這裏有個老地主,天天在祠堂的屋檐下度過,吃著和窮人差不多的飯。老樓主唯壹的奢侈就是過生日,所以讓寶寶端壹盤炒雞蛋也是壹種美味。我父親說老地主家很有錢,但他極其吝嗇。到了晚上,他就用玉米稈來點,他舍不得點壹盞綠色的油燈。那時候莊稼人更窮。
關中人愛說“站累了,坐在窩裏,歇壹歇最熱鬧。”蹲坑在關中是壹個奇怪的東西,有傳統,有習慣,有落後貧窮的歷史因素。中國傳統的家壹般是“人”的形狀,這種房子在關中地區被稱為“安建”房,也叫方上。裏面住著業主和老人,結構是壹個大廳,兩邊是臥室。壹個院落除了樓房,還有壹個廂房,在關中叫府子房。房子的結構是壹個“人”字,就是半蓋的“怪”房子。
妳為什麽把房子建了壹半?第壹個因素是貧困。原來這種半蓋房子是土木結構,可以節省大量木材,實現關中人少用木材多用土的理念。傳統的關中大院門口有壹堵叫照壁的墻,左右都是豪宅子房,最裏面的房間是前廳。關中有順口溜,“有錢住北房,避風晴。”北房指的是朝南的房子,壹般是公寓,但也有按照院子方向建造的豪宅子房。這種四合院的格局是關中居民的主流。
關中地區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文明成長起來,搖籃就壞了。光禿禿的黃土地缺少綠色的衣服。雖然有南山秦嶺,但滿足不了成千上萬居民對住房、廚房、倉儲的需求。精明的關中農民,因地制宜地修建了府衙的子房,用黃土築起了三道土墻,在院落的壹側留下了門窗。屋頂只需要少量的大木做檁條和橫梁,做小椽子要求低。三面土墻中有壹面用了圍欄,節省了庭院的空間,解決了住房不足的問題。“半蓋房子”是關中的壹大景觀,也是民生低下的產物。這種房子光線充足,但通風不好。現在農村都建活動板房,建材革命改變了幾千年的習慣,建在壹半上的房子越來越少。前陣子去太平嶼玩,在壹個農家院看到了壹個蓋了壹半的房子。我真的覺得是上輩子的事了。
大多數人說的“房子半蓋”是指肥料和水不流出來。這種屋檐水滴入自家院子,可以解決缺水問題。但是關中人不需要坑水,也不需要收集雨水。這種說法只是壹種托詞,不可信。這種奇怪的現象在很多地區都存在,但在關中地區,這種現象更為突出,人情味也更濃。
“兩畝地壹頭牛,老婆孩子炕上熱”是關中男人的寫照。其積極意義是關中男人想家想老婆。在小農時代,這種思想也是正統的。既然關中男人都不差,這裏的姑娘自然愛嫁本地郎。符合這個理念的,還有這裏的地理優勢。八百裏秦川自古以來就是自給自足的寶地,風調雨順,物產豐富,災害少。所以老百姓小康安於現狀,不想出去謀生。
在關中大地上,“壹窩金銀不如壹窩自家草”的觀念長期占據主導地位。關中姑娘生在這裏,當然不想遠嫁。況且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四面都沒有能和帝制國家匹敵的地方。東面的潼關將跨過黃河。那裏的中原雖然好,但以前是三年小災,十年大災。河南人挑著擔子逃到陜西。這樣的地方可以結婚嗎?關中有句諺語“潼關不缺人”;西邊是陽關,自古以來就是苦寒之地。在王昭君千年哀怨的琵琶喉前,哪個瓜姑娘(傻丫頭)會是自虐的牧羊人妻子?南面是綿延800英裏的秦嶺山脈。歷史上交通不便,民眾受教育程度較低,飲食習慣差異很大。如果不逃離戰爭的災難,誰願意進山?“老人不入川”就是陜西人不走唐玄宗的老路;北方有陜北,溝壑幽深,山光水秀,水資源匱乏。信天遊有壹句經典的話“我們見面更容易牽手!”意思是壹對青年男女在黃土高坡上相遇。妳深情地看著我,我甜甜地盯著妳。如果在情緒很強的時候想輕輕牽手,那就慘了。中間壹條深溝缺少鵲橋,過街土溝需要壹天。哪個女生喜歡這種環境?既然不能到處走,當然嫁個關中郎也不錯,外面的男人更是沒戲。這種奇怪的現象在關中風俗中得到最好的解釋。以前人們生活環境差,黃土高原風沙大,烈日炎炎。沒有庇護所,婦女是不可能出去工作和探訪家庭的。有手帕並不奇怪,不是嗎?
遮陽傘、防曬霜、口罩、墨鏡是現代女性的必需品。以前關中女人沒有這樣的條件。在他們的生活中有壹塊漂亮的布作為手帕是很好的。這種自制的手帕在走親訪友、回門(回娘家)、下地幹活的時候都有很大的作用。年輕女性佩戴多種圖案的手帕,成為風情和裝飾品。壹般來說,女人把太陽和風擋在頭上,在毛毛她們可以擋壹會兒雨。關中女人的手帕很大。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包起來當手包,其他用途可想而知。最重要的是不要弄臟他們的頭發。關中地區雖號稱“八水戲長安”,但地處西北,普遍缺水。以前沒有洗浴設施,除了夏天其他季節都有問題。不方便洗頭,怕傷頭,怕生虱子。所以男人剃光頭,長頭發的女人就麻煩了,只好用手帕把頭包起來,怕頭洗不幹凈。
我記得壹個五保戶老太太。她喜歡用手帕包著頭,用壹種梳子梳頭發。每天要把自己稀疏的頭發梳理壹下,讓它滑向蚊子,再包壹條藍手帕,讓人看起來更年輕。但是她每次梳頭都會梳理出很多小動物。現場看起來很不舒服。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忍受這壹咬的。既然洗澡洗頭都不方便,那裹頭發當然幹凈多了。
如今關中女子棄帕帕,即使在偏遠的農村也很難看到這種奇特的景象。但在陜北,羊肚手帕還纏在男人頭上。關中獨特的地理結構和自然環境,使關中路成為以面食為主的地區。以大米和蔬菜為主的地方的人總是想不通,為什麽關中人每天吃面吃不膩。其實在關中,聰明伶俐的關中婦女已經把面食發展到了非常高的水平。關中人做壹個簡單的面條,有幾十種花樣,比如棍面、單面、掛面、湯面、酸湯面、熱湯面、拉面等等。
就像腰帶壹樣,不過大概是面條的寬度和長度。Xi安有個面筒,壹碗面只有壹根面,但是壹個弱女子也很難吃完這根面。棍面最長。但那是手拉的或者擦的,下來的就是滾的意思。關中路大部分男人娶媳婦,都是看這女人的軋技。第二天見面的時候,女方父母把男方藏在家裏,然後讓男方看著女方做飯。關中的烹飪當然是面條啦!有些女人知道,有些不知道,但她們都壹樣。把掛面和水混合,放在案板上用力揉搓。面團揉好後會發光。然後用搟面杖搟成餅,再慢慢搟。提起來能看到對面的圖形時,將整塊面條對折幾次,用刀切成細條,拿起來用手搖壹搖,就是又細又長的面條了。關中有句話,媳婦現在不愛聽了,就是“挨打的媳婦搓面”,也就是說,好媳婦挨打,好面被搓。當然,關中男人不都是打老婆的,有時候還會被老婆趕著跑過幾條街,但關中男人的媳婦大多都能把面捏好。做面的技術在揉面的水平。沒有揉好的面,放在水裏壹煮,馬上就成了硬塊,再放在水裏壹煮,就稀稀拉拉了。所以這面條的長度也能看出這媳婦的本事和算計!也是陜西面長的壹個原因。每到午飯時間,壹個村子裏的每個男人都拿出壹個大碗,聚在壹起,用筷子夾起,吸得香。然後大家評論誰家媳婦做飯好,被誇的人總是謙虛地說:“什麽好?”其實心裏甜如蜜,落後的男人回家難免會罵懶女人。贛縣是陜西最好的面條。很少有人知道乾縣,但如果武則天葬在這裏,大家都能想到壹些。贛縣婦女在面條的基礎上創造了武功縣特有風味的酸湯面。這種酸湯面對搟面技巧要求非常高。面條搟開切好之後,只比五六根頭發粗。首先,把面條放在鍋裏煮。然後用筷子夾到碗裏,再熬湯。湯面的精髓壹般是在煮肉時將肉焯壹下,然後加入各種調味料。燒開後,先把撈出來的面條放在碗裏。這樣,當完成時,湯就達到了它的最佳味道。因為這種面湯的配料很講究,壹般不吃,只有逢年過節或者有客人來家裏的時候才吃。小時候,農家孩子天天盼著過年,因為能吃到奶奶媽媽做的酸湯面。現在的人覺得這種吃法很好吃,但是絕對不衛生,就不把那個碗裏的湯倒回鍋裏了。但面條還是又細又長,讓人念念不忘。不過現在很少吃手工面了,大部分都是機器壓的,滑滑的味道少了。面條是晚餐。平時農活忙,關中人沒時間做飯,就吃些平日早準備的鍋盔。關於郭隗的傳說很多。壹個傳說是當年發生了戰爭,戰爭的壹方是新疆人。到了陜西,幹糧沒了,只剩下壹些面粉。沒辦法,我就把面粉和水混合,做成餅,放在頭盔裏用或者烙,做薇甘菊的背皮,時間長了,再鋪。戰鬥勝利後,士兵們讓女人們也這樣做。還有壹種傳說是,唐朝修建幹陵的時候,服役的軍事工匠太多,所以施工進度經常被拖延,被罰吃飯。於是,壹個士兵焦慮地把面團放進頭盔裏,把頭盔放在火裏烤成餅。現在,郭隗在陜西已經千年了。
關中的郭盔大多和自己的鍋壹樣大。翻過來看,郭頭盔好像真的像個鍋蓋,但是厚度隨意。陜西的鍋盔關中最正宗,關中的鍋盔贛縣最有名。現在我看到有人在古城Xi安賣鍋盔。我上去壹問,那人就會得意地說:“這是贛州鍋盔!”贛縣解放前叫贛州。
在贛縣,女人的技能壹個展示在面條上,壹個就是這個鍋盔。做鍋盔,面團要很硬,發酵好,然後按烤的次數加水、面粉、酵母混合,在案板上揉。揉到刀切都是硬的,硬到用手都動不了。妳得用木棒揉,然後把面團搟到壹定的厚度,這要看女方的意願了。懶的話就搟薄,壹兩把火就烤好了。最後放在直徑2尺多的大鍋裏慢慢烤。這樣,烙好的鍋盔早上外酥裏嫩,清香可口,十幾八天也不會變質。郭隗應算作“贛州(今贛縣)郭隗”。
勤勞的妻子總是喜歡給她們打上厚厚的烙印。厚度8厘米左右,放在那個鍋裏,用麥稭火慢慢燒,起來來回翻,讓兩面受熱均勻。這個厚度就是考驗女人勤奮程度的時候了。
不勤快的女人懶得翻。鍋盔的皮已經被燒黑了,但裏面還是生的。勤勞的女人來回翻著,烤著烤著,整個廚房都是香味。
割鍋盔也是壹門學問。贛州的鍋盔,因為太厚,所以叫“睜眼鍋盔”。咬的時候要用力張開嘴,自然睜開眼睛。不信的話,閉上眼睛,試著把10厘米厚的東西放進嘴裏。看看不睜眼不張嘴是不是不舒服!
鍋盔剛生下來的時候大概有八厘米左右,熟了以後至少膨脹了十壹二厘米以上。為了方便口,切的時候要保證切好的鍋盔是三角形的,刀要斜著切,讓鍋盔的邊緣是斜的,吃的時候從斜的薄的部分咬,省去了老眼。
鍋盔的另壹個優點是耐釋放,烙印過程中水分基本揮發,烙印後可以長期存放不發黴。
因為這個好處,鍋盔成了關中人出門必備的食物。當他們餓了,他們拿出壹塊,坐在街上。如果他們吃不完壹塊,就會很飽。面粉的香味和裏面親人的氣味,常常讓出門在外的人忘了家。關中人對辣情有獨鐘,喜歡吃,而且吃的和其他地方不壹樣。他們不吃幹辣面,吃油辣。秦花椒非常有名,不僅辣味十足,而且風味獨特。
現在辣椒只做調料。油辣面很簡單,也很有趣。同樣是辣椒面,但是各家的味道不壹樣。常見的做法是辣椒壇子裏的拉面裝不下,但能裝六成。放點鹽,胡椒粉什麽的。原汁的菜籽油口感最好,油溫很有講究。高的話,辣椒面會糊,糊的味道比較苦;低,沒有辣椒的味道,卻是生油的味道。油溫要控制在八九成熱,邊倒邊攪拌,直到油淹沒辣椒面。這時,特有的香味就會四處飄散,滿大街都能聞到。
當然,油辣的做法有很多種,每種做法味道都不壹樣。壹小碗油辣不盡。這裏的唱戲是指秦腔的表演。其實秦腔不是真的吼,而是演員真的很努力的表演,開玩笑說是“叫破天”。夏天,xi安城墻周圍會有很多自發的群眾組織唱秦腔。妳真的不需要擴音器之類的東西。從遠處就能聽到。這種唱法可能和關中人的語言特點有關。這是簡單,誠實,誠實,坦率和高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