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其詩風以奇起、奇險、硬生、單薄著稱,被後人尊為谷體。他的詩大多古樸典雅,深邃蒼勁,在宋詩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響。
黃庭堅的詩被稱為“谷體”,是因為他自稱谷中道士,詩體與其名相符。他的詩歌註重提煉意義、句子、詞語,追求奇、新、硬、細的表現效果。這種獨特的風格被後人稱為山谷風格。
黃庭堅的詩在北宋得到高度評價,被當時的文壇領袖蘇軾稱贊為氣勢磅礴,如詩如畫。他的詩歌不僅在當時廣為流傳,而且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後人稱為宋代四大詩人之壹。
黃庭堅的成就:
1.在文學方面,黃庭堅是北宋詩壇的重要代表人物,與蘇黃、迷彩等人齊名。他的詩風以谷體為代表,重在煉意、煉句、煉詞,追求形式美和藝術性。他的詩風格獨特,語言凝練,寓意深刻,抒情傳神。
他的詩作有《燈會歌》、《清明》、《致賀蘭和尚》,其中《燈會歌》是他的代表作之壹,是他文學成就的集中體現。
2.在書法方面,黃庭堅的書法作品以剛勁、典雅、結構巧妙、意境深遠著稱。他的書法作品既有深厚的傳統知識,又有獨特的個人風格。他的書法作品有《宋風閣詩》、《黃州寒食詩》、《悼姊妹詩》等,其中《宋風閣詩》是他的代表作之壹,也是他書法成就的集中體現。
3.繪畫方面,黃庭堅的畫以山水畫為主,以自然景物和人物為主。他的畫構圖簡潔,筆觸凝練,意境深遠,充滿藝術感染力。作品有《山居圖》、《西遊記》、《風景與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