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詩歌中食指對未來的信仰賞析

詩歌中食指對未來的信仰賞析

詩歌中食指對未來的信仰賞析:

《食指相信未來》這首詩的開頭,用了蜘蛛網、竈臺、煙霧、灰燼等幾個意象來描述那個貧瘠、貧窮、艱難的時代。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內心會有強烈的憂患意識。而詩人則“用美麗的雪花寫下並相信未來”。雪花不僅象征著純潔和簡單,還傳達了壹種清晰明確的意識,表現了不屈於現實的堅定。這是壹種從艱難的生活中產生的信念。第二首詩用紫葡萄、深秋的露珠、花、他人的感受、凝結的藤蔓,寫出人生的光明與暗淡,從熱情與失意到充實與疲憊,被喚起。不愉快的聯想和詩人“在荒涼的土地上寫下並相信未來”的人格力量,不禁強烈震撼著每壹個人的心靈。這是壹種源於生活艱辛的信念。第三節“我要用手指揮動奔向天邊的波浪/我要用手掌托住托著太陽的大海”表現了詩人滿滿的豪情。“溫暖而美麗的筆隨著黎明搖曳”這句話,把“黎明”比作“筆”,富有想象力的“用孩子的筆寫下相信未來”表達了詩人真誠坦率的思想,是壹種發自真心的信仰。這三節唱和著“相信未來”,就像壹首樂曲的主旋律,奏響了詩人心中最強音。在那個灰暗痛苦的年代,相信未來在人們的心中投下了希望之光。我想大部分那個年代出來的知青,也可以說是壹代人,在任何時候重讀《相信未來》還是會心痛的。殘酷、倔強、痛苦、傷痕累累的信念,是壹個人在痛苦的現實中對未來堅定不屈的信念。也是這首詩最動人的核心。

如果只有這首詩的前三節還不足以表達食指的深刻思想,那麽接下來的三節節食指的就是把自己對“未來”的“信念”和對人類的清醒認識結合起來。首先,詩人認為“未來人的眼睛”可以“撥開歷史的塵埃”,“看透歲月的篇章”。“睫毛”和“瞳孔”這兩個意象來源於“眼睛”,生動地刻畫了未來人的思維表達,而“推開”和“看透”則贊美了人類智慧的偉大詩人,他之所以相信未來,就在於這個思維意象。其次,詩人不在乎人們對我們身體和經歷的評價。腐肉、失落的惆悵、失敗的痛苦三個具體形象或表情傳達了人們在現實中的苦難,感動的淚水、深切的同情、輕蔑的微笑、苦澀的嘲諷等四個細節生動而準確地展現了人們對過去歷史的各種評價的表情和形象。再次,詩人堅信未來“人們會給我們壹個溫暖、客觀、公正的評價”,“脊梁”是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精神,體現在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中。這三節探討了對人類未來的根深蒂固的信念,正是基於這種認識,詩人毫無疑問地“相信未來”,並“焦慮地等待他們的評價”。

詩的最後壹句充滿激情地鼓勵人們“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的青春/相信未來和熱愛生活”。詩歌以無可辯駁的氣勢和大無畏的精神向苦難的現實宣戰。對“未來”的信念,像海上的太陽壹樣迸發出來,強烈震撼著每壹個讀者的靈魂。

這首詩構思巧妙。前三節描述我如何“相信未來”,後三節描述我為什麽“相信未來”,最後壹節呼籲人們努力去愛,帶著對未來的信念去生活。語言樸實深刻,人物性格鮮明,令人信服。全詩基本遵循四行壹節的傳統方式,在輕重音的不斷變化中獲得感人效果,通過語言的時間藝術與中國畫的空間藝術相結合,實現了詩人反復講述的“我的詩是西陵秋雪千窗”的藝術。通讀這首詩,雖然我們感到壓抑多於輕松,不是快樂而是痛苦。但從詩人壓抑痛苦的歌聲中,我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詩人驚心動魄的信念——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向往,壹直為理想和光明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