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昨晚雨下得稀稀拉拉,但風壹直在刮。壹夜睡得很香,但醒來後還是覺得有點醉。於是她問正在卷百葉窗的丫環,花園裏是什麽情況,她說海棠花還是和昨天壹樣。妳知道嗎,妳知道嗎,這個季節應該是綠葉茂盛,紅花雕零。
原文:
昨夜雨驟風吹,酣睡未耗酒。
問快門人,海棠依舊。
妳知道嗎,妳知道嗎?它應該是綠色的,胖的,紅的,瘦的
出自:宋,李清照《如夢,昨夜風雨驟》。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這部作品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據陳祖美主編的《李清照簡明年表》記載,此詞作於1100年前後(宋哲宗傅園三年)。
此詞對熬夜後夢醒後對花的描寫,委婉地表達了作者對花的憐惜之情,充分體現了作者對自然和春天的熱愛,也流露出內心的苦悶。
著名評論
現代吳:此詞表現了對花和春色的喜愛以及女性特有的關心和敏感。全字只有三十三個字,帶快門的問答寫得很熟練。提問者充滿感情,而回答者卻無動於衷,從而逼出“知不知道,知不知道”這句話,靈活而深情。
用詞有技巧,“雨稀”“驟風”“酣睡”“殘酒”都是正確的句子;在“綠肥紅瘦”這句話中,綠葉紅花在過去的詩詞中屢見不鮮,但“紅”與“瘦”的結合,使海棠在修辭上顯得悲涼、脫俗、創新。
現代吳小如:在詩中寫道,這個詞是作者用清新淡雅的方式寫出來的,詞中所寫的是閨中密語,所以所謂人多畫眉是對的,所以絕對禁止第三人介入。
現代周:壹首詩,只有六句話,就像壹幅畫,還有對話,也說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這可能是現代電影藝術的條件所能勝任的壹種“鏡頭”表達,但實際上是壹個900年前的女詩人創作並表演的作品。這不是奇跡,但會是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