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人多少!然而,杜甫是唯壹壹個被後人更多地研究他的詩歌技巧或現實主義精神的人。
比如中唐的白居易、元稹,以杜甫的現實主義為方向,發起了“新樂府”運動;晚唐的皮日休、聶、杜荀鶴等人繼續在現實主義的道路上前進。韓愈、李商隱等人在寫作手法上模仿杜甫。北宋時,黃庭堅、陳師道等人創立“江西詩派”,更尊杜甫為江西詩派之祖,學習杜甫詩歌的怪風。晉代的王安石、陸遊、文天祥、元好問,明代的李夢陽,清代的杜軍、屈大均、沈德潛都以不同的方式向杜甫學習。
為什麽那麽多人學杜甫?他詩歌的魅力是如何形成的?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回憶壹下李白和杜甫詩歌的風格特點。
壹般認為,李白的詩清新明快,豪邁壯闊,杜甫則沈郁失意。李白曾在贊美別人的詩時寫過“清水出芙蓉,天然雕”這句話。杜甫在《成表》中描述他的詩風時寫道:“至於苦悶和失意,他隨時都是急功近利的,而楊雄和高美都可以達到他。“人們壹致認為,他們所說的只是總結了他們自己的詩歌特點。由此可見,詩中問題的答案往往在詩中。受此啟發,是否可以通過杜甫詩歌中的壹些“蛛絲馬跡”來發現其寫作的秘密?答案是肯定的。通過研究,我們發現杜甫的詩歌創作經歷了三個階段:
杜沈燕,杜甫的祖父,初唐著名詩人,唐中宗時期的“文章四友”之壹。少年時代的杜甫,受家庭影響,得天獨厚的讀書條件,很快就顯示出驚人的寫詩天賦。杜甫曾在詩中說“讀書萬卷”。其實不僅僅是他讀書多,更是他在炫耀自己家的收藏。眾所周知,直到北宋沈括發明活字印刷術,書籍才得以廣泛印刷。在此之前,書是相當稀少的,家境較好的家庭也不壹定有很多書。杜甫“破萬卷”的言外之意是,他至少家裏有幾千本書。在當時,這絕對是很多讀書人夢寐以求、可望而不可及的寶貴財富。
少年杜甫就是這樣在書海中成長起來的,知識廣博,基礎紮實。杜甫在《莊遊》壹詩中曾回憶道:“在過去的十四五年間,我遊走於書法領域。斯文·崔偉就像壹個信徒,把我當成班揚。”意思是他十四五歲的時候就在文壇上嶄露頭角了。就連著名的崔尚、魏啟信等人也稱贊他與班固、楊雄壹樣有才華。這當然離不開他家擁有上千冊藏書。
正在讀各種書的杜甫,壹方面自詡學識淵博,說“先人的詩是歷代最好的”,“詩是我家的”——寫詩是我家常有的事。壹方面,他很自負,他可以“鼓勵敵人,和他的孩子建立關系。”李詠求知,王翰願為鄰”——以識人著稱的李詠欲與我相見,王翰(曾寫“酒醉沙場不笑,自古多戰”)欲與我為鄰。在仕途上,要做到“忠君而後移風易俗”——這是當時宰相才有資格做的事!
在風尚盛唐的時候,年輕的杜甫有這樣的氣勢是可以理解的。當時唐朝的每個人都有壹種自豪感,甚至傲慢,這是盛唐氣象和精神的壹種體現。
總之,少年時代的杜甫,家世深厚,博覽群書,為日後成為文學大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看看當時著名文士對杜甫的充分肯定,足以證明杜甫的知識積累相當驚人。
廣泛的知識積累只是基礎。如果妳想在唐詩中出類拔萃,妳需要仔細打磨妳的詩歌技巧。畢竟像李白這樣有才華的詩人,只能是獨壹無二的。好在這個問題對杜甫來說根本不是問題。他天生喜歡琢磨文字,有壹種“不瘋不活”的執著,不到文字驚艷,絕不放棄。清代小說家蒲松齡說得好:“癡情於性,則誌在必得。所以,癡迷書本的人壹定要努力,癡迷藝術的人壹定要有好的技藝。”因為近乎癡迷,所以能壹心壹意,精益求精,才有了驚艷的作品。
我們來看看杜甫的經典句子:“窗含西陵秋雪千條”。透過壹扇小窗戶,我們可以看到西嶺上終年積雪。多麽細膩逼真的畫面;“帶著我百年的悲哀,我獨自爬上這個高度”和陳子昂式的“我想天地,沒有限制,沒有盡頭,我獨自壹人,我的眼淚落下來”的巨大孤獨向我襲來;《花瓣像眼淚壹樣流過的地方》和《家書壹條,抵得上千斤黃金》激情四射,直抵人心;“夜的寂靜如泣如噎”,教人有壹種余音繞梁、哀怨不斷的感覺;“他們跟著妳跑,哭著,他們拽著妳的袖子,他們悲戚的聲音上了雲”,生死分離的場景就在眼前;而“我老弱病殘孤舟”“星河天脈過三山”“她如今已成了黃昏中的綠墳”等等,不是信就能寫出來的,更多的是反復思考和打磨的結果。從杜甫詩歌的數量和質量來看,我們可以知道杜甫寫詩基本達到了“拳不離手,口不離口”的境界。
尤其是沒有人比杜甫更喜歡和適合這種體裁。我壹直以為七律是為杜甫量身定做的壹種體裁,兩者結合堪稱絕配。本來寫七律比寫絕句更費功夫,因為水平和對抗的關系。但是,看杜甫七律所散發出來的張力,似乎並沒有什麽苦心孤詣,只有壹種自然而又充滿愛意。只有沈浸在這樣愉快的心情和樂趣中,才能寫出這樣壹首近乎自然的詩。
如“叢菊兩朵花隔日落淚,獨在舟上,舟是故鄉心”,“春草染階,鳥語在葉下歡”,“春光燦爛的絲河,飄於天地之間,似玉峰壹線雲,亙古至今”,“葉落如瀑沫, 而我眼看著長河總是滾滾向前”“海中兄弟俱離,淚流千裏”“風塵已去,難行通關” ...
七律之於杜甫,猶如田方畫戟之於呂布,青龍偃月刀之於關羽。妳從心裏得到的東西,應該在手中,方寸之間,可以自由書寫;輾轉反側,隨遇而安。
壹個只強調寫作技巧的作家不可能成為所有人,因為他的作品缺乏震撼力。而這種力量只能來自創作者自己的內心。如果沒有,那就壹直癢。而這種力量的來源並不神奇,是壹個人的經歷。“很難知道是怎麽回事”!不融入真情實感,就寫不出真情實感。
壹代“詩人”的出現絕非偶然,歷史總能創造出各種不可思議的奇跡。
本來,從杜甫的家世和少年時代的誌向來看,這將是壹個有出息的青年,會成就壹番事業,登頂的。沒想到,隨著歷史的突變,整個唐朝在“安史之亂”的沖擊下搖搖欲墜,壹蹶不振,於是這個出身書香門第,讀了大量經典,躊躇滿誌的年輕人,在歷史大風的席卷下,開始“脫軌”。
“安史之亂”不是沒有原因的——皇帝帶頭奢淫好色,兩個宰相都是漢奸(李和楊)。世界怎麽會亂呢?杜甫屢考屢遭權奸打壓,考不上。其實這個時候,歷史的軌跡已經開始偏離了,可惜,誰能預見呢?
右傾漢奸不知道死期將至,杜甫卻不知道,壹生受盡磨難的潘多拉魔盒打開了——他在長安失意十年,過著“討飯”的生活;“村裏的孩子都是成功的,朝廷老得沒風度”,受到世人的冷遇。40歲的杜甫,終於得到了壹個自己都不滿意的小官,卻因為生活不得不將就。
就在杜甫40歲的時候,他回老家(鳳縣,今陜西蒲城)探親,發現小兒子餓死了。接著,爆發了“安史之亂”。杜甫從鳳縣遷到漳州(今陜西延安富縣),後獨自北上尋找蘇宗。他被叛軍逮捕,帶到長安。他借戰爭之機,冒險到鳳翔(今陜西寶雞),在那裏他被任命為官員左收集。不久,因救房,蘇宗被激怒,被降職參軍為化州四公;就辭職搬到了周琴(今甘肅天水)。不到三個月後,他越過蜀道,在初冬遷到(今成都),成為成都尹的幕府...
年少成功,中年貧窮,白眼,冷遇,被打壓,饑餓,戰爭,落入盜賊之手,冒險出逃,多次逃亡,餓死親人,冬天過蜀道,當幕府,多病,孤獨...
苦難人生是深刻的。豐富的經歷給杜甫的詩註入了靈魂。
秋在《杜甫詩話詳解》中說杜甫:“青年人刻意謀職,老年人則漸熟其詩,但可隨意賦與,不必愁花鳥。”真心說!以前寫詩要深思熟慮,現在血淚之詞令人遺憾。何苦重新關註花鳥?
清末郭增新在讀杜甫筆記時說:“所謂散漫,不過是隨景而不烹。是真詩。”是的,看壹眼現在的場景,悲傷的往事會壹個接壹個湧上心頭,黯淡的未來會壹股腦湧上心頭。壹見鐘情最容易表達感情,任何素材都不再需要——自身的血淚史就是最充足的素材庫。晚年的杜甫猶如大師。“飛花摘葉能傷人”——《漫行》是首好詩。但是,這些作品的素材是他們自己的血淚,受傷的人是他們自己。
成為詩聖之路,是建立在豐富的原始積累之上,以細致的技藝打磨為支撐,以豐富的人生閱歷為基礎。
通往神聖的艱難之路,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