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龔宇》曾記載“引河積石,至於龍門”,“積石”位於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箐山,離黃河源頭還很遠。《山海經》和《爾雅》中有記載,河流從昆侖流出。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傳說黃河發源於於闐,向東流至延澤,再潛入地下,出至南方為河源。(見《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並不確切,但壹直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確立了對黃河源頭的正確認識。隋大業五年(609年),吐谷渾在河源縣定居,河源縣現在是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壹部分,說明人們知道黃河發源於此。唐貞觀九年(635年),為了平息吐谷渾叛亂,李靖、侯、李道宗等將軍率部向星宿海、紮陵湖壹帶進發。《新唐書》載有它們:“第二回,星宿留川,大巴海,積石山,河源。”。自唐宋以來,星海壹直被稱為黃河的源頭。
到了元代,人們開始對黃河源頭進行實地考察。元十七年(1280),元世祖忽必烈派杜石等人勘察黃河源頭,對紮陵湖、鄂陵湖、星宿海等進行了詳細的考察。1315年,潘安孝根據在杜詩的考察寫成《河源誌》壹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那裏“有水如井自地下湧出,井百余口”。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康熙帝命臘璽、舒蘭勘探黃河源頭。當他們到達星海時,發現星海上遊源頭有三條河流,但他們沒有追到源頭。拉西和舒蘭回京後,繪制了河源地圖,舒蘭也寫了河源誌。康熙末年,組織了壹次全國範圍的地形測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派喇嘛欽藏布、蘭巴、院主任等人到河源地區進行調查。此行“過河源,涉萬裏”,回京後,勘測成果繪入禦覽圖。這次測繪還對星海上方的河流源頭進行了探索和測繪。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名門侍衛阿彌陀佛進貢河源。阿彌陀佛到達星海以西300英裏,對星海上遊源頭的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調查。確定星海西南部的阿勒斯坦郭樂河(今卡裏曲)是黃河的上遊源頭。
19世紀至20世紀初,西方探險家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開展考察活動。他們還到河源收集自然和文化資料,如法國的阿克巴、竇托勒和奧倫,俄羅斯的普魯格·拉斯基、斯努克、科茲洛夫,德國的費斯勒和太培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多次到黃河源頭遊覽。65438年至0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項立智、董在華領導,對黃河源頭進行了長達數月的勘探。河源勘探隊確定,約古宗勒曲是黃河的主要源頭,牙合拉達荷澤山是它的源頭,上面是鄂陵湖,下面是紮陵湖。這壹結果與以往的調查結果並不壹致,引起了學術界的爭議,但黃河發源於嶽古宗烈渠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期間,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相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紮陵湖、鄂陵湖兩湖進行實地考察,確認卡裏曲為黃河主要源頭,紮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從1981到1982,學者楊徒步遊遍了整個黃河。他認為黃河最遠的源頭是始於巴顏喀拉山脊的拉浪情歌,比約古宗烈宋長30.5km,比卡日宋長11.9km。65438年至0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派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的主要源頭,並在約古宗烈盆地西南角的瑪曲果樹立下黃河源頭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