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臺灣省著名詩人羅姆在香港大學演講,與在香港中文大學工作的余光中壹起遊歷了九龍的“船灣”等景點。兩位56歲的同齡詩人,在玩著向天扔石頭的遊戲中,有壹種童心。壹番潑水之後,余光中寫了壹首歌《漂浮的水——給所羅門二世的禮物》:
在淺水處尋找石屑。
妳說,這塊是最平的。
在小胡子下面
咧開了沾沾自喜的笑容。
突然彎腰。
切到水上的童年
浮華得無法閃現的海。
壹連跳了六七八次。
妳拍手大喊
在不確定的情況下
壹只白鷺粘在水面上
扇動妳的翅膀離開
在這裏,潑水的過程被寫得純凈、真誠、粉飾、不做作。不像寫詩,但《水上童年》的幽默充滿了文字。在他寫了關於羅曼的文章後,他說話、幸災樂禍、微笑、彎腰、剪發、拍手和喊叫。這壹系列的動態是多麽的生動形象。動態素描,那麽簡潔,那麽緊湊,那麽精彩,像這種筆法,可能要追溯到《史記》的名篇。至於音韻之美,是最後的技巧。
更難得的是,羅門把余光中的同名詩《浮水》還給了他。雖然也是社會小品,但也生動地展現了詩人童心在具象描寫掩蓋下的抽象時空。羅曼的《漂浮的水——給余光中的禮物》如下:
六歲的童年
跟著水跳。
找到我們。
繼續說
石頭碎片是鳥的翅膀。
不是彈片
想把大海和我們壹起
都飛了
壹路飛回來
如果說余光中的《浮水》是陶淵明的曠達,羅門的《浮水》是杜甫的痛苦。雖然他們的表現方式有所不同,但他們也達到了壹種美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