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歷史悠久,自第壹部詩集《詩經》問世以來,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但是,古詩詞的體裁無非就是古詩詞和近體詩。所謂古體詩,是指唐代以前形成的詩歌形式,包括四言體、五言體、六言體、七言體等。,壹般押韻,不講究排比,句子數量不限。近體詩是隋唐時期出現的壹種新的詩歌形式。絕句和格律詩兩種。每句不是五言就是七言,而且講究節奏的高低,格律詩也講究對仗。除了編曲,句子數量有限。結構有序,音韻優美,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壹大特色。中國古詩主要由五言和七言組成。雖然字數不多,但每句話都能表達復雜的意思。而且到了南朝,人們還發現漢字有平、上、區、裏四個聲調,其中上、去、裏都是斜音。在每首詩中,如果把平仄兩個字有規律地組合起來,就能形成和諧優美的韻律。這樣壹來,唐代近體詩就有了許多不同於古典詩歌的特點:要求定句、定韻、定音、定對詞。古詩詞的字數雖然要工整,但是句子的數量是沒有限制的,可以多也可以少。現代詩有嚴格的規則,四行絕句,八行格律詩,但編曲不限於此。現代詩的押韻地位是固定的。格律詩中偶句的最後壹個字必須押韻押韻到最後,中間不能變。壹般只有韻平了,韻才可以通,中間對聯壹定要對。絕句受格律詩影響,押韻要求與格律詩大致相同,但絕句可以押韻。現代詩中每個詞的平仄音壹般都是固定的、交錯的,這就使得詩的音調抑揚頓挫。這是它最大的特點。古體詩和近體詩在形式上的區別是最明顯的,也是最根本的,特別是在強調平仄,甚至寫法上。在意形式,即固執地認為寫詩壹定要精通格律,按照規定的格式完成,是有害的,弊大於利。現代詩歌為什麽崛起,是壹個值得我們思考的話題。現代詩歌創作是這個時代乃至未來詩歌創作的主流,這從詩歌在網絡和傳統刊物上發表的比例就可以看出來。另壹方面,如果不對古代體詩的主流地位加以限制,恐怕現代詩的水平早已超越古代詩了。細說來,我覺得古詩和近體詩在時間意義和歷史意義上沒有區別。妳是喜歡古詩還是掌握近體詩,跟作者的個人愛好和創作方法有關,跟詩歌本身的好壞無關,或者說有沒有,跟詩歌創作的要求沒有沖突(格律詩和近體詩都需要音樂美、跳躍性、辯證法和壹種可以觸摸到的生活體驗)。當中國現代詩歌的發展拋棄了西方文論主導的發展方向,就不能像某些觀點那樣簡單地恢復格律詩的傳統。畢竟,今天的中國人的口語和100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中國詩歌未來的發展方向,仍然是努力向最活躍、最現實的口頭語言靠近。近年來,壹些類似詩歌的東西在社會上悄然流傳,比如“壹等男……,二等男……,三等男……”,“紅旗不倒,彩旗飄飄”等等。雖然內容低俗,但這些民間自由創作在21世紀已經具備了真正中國詩歌的雛形。此外,流行音樂的發展也會促進中國詩歌的大發展。比如屠洪剛唱的《霸王別姬》的歌詞,可以算是壹首非常好的詩。宋代詩歌的另壹個傾向是格律化。後世的人對格律有壹個誤解,以為這是詩歌的規律。實際上,格律的出現是要求詩歌廣為傳唱的結果。當時,音樂是市場文化中的重要內容。言傳身教的音樂習慣,讓壹些經典唱段和經典唱段固定下來。詩歌是為了配合那些詠嘆調或詠嘆調,所以它的長度有壹定的要求。其實在格律詩中,有些地方加壹兩個字也沒什麽不好。其實就是唱歌的時候多壹點分段和變化。從某種程度上說,宋代格律詩是詩歌社會化分工和流水線制造的要求和結果。
滿意,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