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傑明·富蘭克林,只上過兩年小學,但這並沒有阻止他成就如此不凡的人生。他是天才嗎?
直到我讀了富蘭克林的自傳,我才明白為什麽。這本自傳最初是富蘭克林寫給他兒子威廉·富蘭克林的壹封信。這本書涵蓋了他的“家庭軼事”,他的主要工作和重要事件。然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最初的幾十頁中,“喜歡讀書”這個詞出現了十多次,可見讀書在他的人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閱讀是我唯壹的娛樂。我從不把時間浪費在酒店、賭博或任何不良遊戲上;為了事業的辛苦,是必須的,孜孜不倦的。”
他不僅這樣說,而且也這樣做了。八歲時,他被父親送到文法學校。不到壹年的時間,他就從中等水平變成了尖子生,還跳了壹級。很遺憾,他父親考慮到家裏的生活條件,把他退學了。
但這並沒有影響富蘭克林對閱讀的熱愛。他曾在自傳中表示,自己從小就喜歡讀書,僅有的壹點錢經常用來買書。他對知識如饑似渴,父親的小圖書館裏的書大部分都讀過。其中普魯塔克的《誰的傳記》讓他學到了很多東西,笛福的《論計劃》和馬瑟的《論行善》改變了他的想法,對他後來的壹些重大事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富蘭克林也喜歡交喜歡讀書的朋友。他在跟哥哥學印刷的時候,認識了壹些在書店當學徒的朋友,經常向他們借書。為了方便再次借閱,他經常看書到半夜。然後他遇到了馬修·亞當斯,壹個擁有圖書館的商人,可以從他那裏借任何書。從那時起,富蘭克林就迷上了詩歌。
他有壹個同樣喜歡讀書的小朋友。他們經常交換信件,爭論壹些觀點。他的父親看到這些信後,指示他改正其中的問題,這使富蘭克林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並決心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富蘭克林善於在讀書的過程中思考,就像他自己說的,“讀書容易,思考難,缺了這兩者都沒用。”那麽他是怎麽把思考和閱讀結合起來的呢?
富蘭克林曾經買過壹張破報紙,只是因為他覺得報紙上的文章很漂亮,想模仿它的風格。他先挑選了幾篇文章,挑出每句話的大意,放在壹邊。幾天後,他借助對大意的記憶復述了原文,並試圖與原文保持壹致。由此,富蘭克林發現自己的詞匯量很差,要學習和掌握大量的詞匯,並註意學會使用。
此外,為了訓練思維的順序,富蘭克林還故意打亂自己記錄的要旨,幾周後盡力恢復到最佳順序,然後整理出整句整篇文章,再與原文對照,加以改正。
可見,富蘭克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命中註定的,而是他壹步壹步努力的結果。
現實生活中,也許我們並不期望自己成為富蘭克林那樣的人,但誰不想變得更好呢?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時代,千千成千上萬的父母把未實現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成為社會上的傑出人士。那就讓妳的孩子像富蘭克林壹樣愛上讀書吧!即使沒有他那麽出眾,也壹定會收獲不壹樣的人生。
然而,“如何愛讀書?”但這是壹個難題。讓我給妳壹些建議:
1.作為家長,首先要愛讀書,因為“妳想讓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妳首先要成為什麽樣的人。”
2.定期帶孩子去書店、圖書館等閱讀氛圍濃郁的地方,讓孩子感受到和書在壹起的美好感覺。當孩子問想看哪本書時,不要過多幹涉,讓他自己選擇就好。這個過程既滿足了孩子的閱讀興趣,又提高了孩子的自尊心,因為當孩子能在父母面前做出自己的選擇時,他是最自信的。
3.對於購買或借閱的書籍,最好父母中有壹方可以陪孩子壹起閱讀,這樣可以和孩子交流書中的內容,同時增進親子關系,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4.在溝通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借機教育孩子明辨是非,了解世界上的真善美,在無形中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這種情況下,妳還擔心孩子不愛讀書嗎?正如莎士比亞所說:“沒有書籍的生活就像沒有陽光的生活;沒有書籍的智慧就像沒有翅膀的鳥。"
讓孩子插上閱讀的翅膀,自由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