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詩歌語言的陌生化方法

詩歌語言的陌生化方法

如何應對詩歌語言的陌生化

詩歌語言的陌生化要求詩歌語言必須具有創新性。但是,創新不等於亂塗亂畫。我初學寫詩的時候,對“詩歌語言的創新”的理解有些偏頗。我以為不管別人能不能聽懂,只要是創新的語言就好。所以寫出來的詩語言很生硬。註意,生硬的語言會傷害讀者的閱讀感受,生硬的語言會讓人望而卻步!

這個問題也存在於我的詩中。有時候看自己的作品,會忍不住打瞌睡。壹個我進不去引起* * *聲的作品能成為好作品嗎?別人進不去的語言崗位也是死語言群。要讓語言活躍起來,激發人們的閱讀興趣,那麽完全的陌生化可能就不行了。

詩歌首先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給大家讀的,不是寫在那裏作為埋葬自己的墳墓。所以,我們要讓詩歌的語言像春風中的花朵壹樣溫暖、明亮、芬芳。

其實壹首真正好的詩,是在日常語言的基礎上,非常恰當的陌生化和創新藝術。詩歌的語言就像壹棵樹,有綠葉、花朵和果實。語言創新是建立在語言傳承的基礎上的,否則會造成生硬的感覺。

壹位經驗豐富的詩人,他的詩歌語言是壹條明亮的蜘蛛絲。只要妳看著它,它就會粘住妳的眼睛,調動妳的人生經驗和思想情感,讓妳不由自主地進入他預設的陷阱,這個陷阱裏充滿了陽光、鮮花和迷宮,讓妳看到妳想看到的,找到妳沒想到的。它就像壹根彩色的繩子,把妳心中的詩意抽出來,完成壹次創造性的閱讀。其實詩歌的創意也是讀者的參與,不是壹個人就能完成的。當妳做完了,別人就沒有創造的空間了。

所以,把握陌生化語言有壹條捷徑,那就是通過有個性的想象,用最簡單、最生動的語言,把隱藏在客體中的“* * *”表達出來。由此我發現,詩歌語言的陌生化實際上是詩人大膽想象和大膽思考的結果,也就是說,詩歌語言的陌生化實際上來源於詩人個人的、創造性的想象和思考,而不是簡單地打破常規的詞語排列。如果把詩歌語言的陌生化歸結為詞語排列的變化,那麽詩歌就會成為詩歌的廢渣(或語言廢渣),而不是詩歌的金礦。

詩歌語言的陌生化是自然的,不是勉強的。與其勉強,不如老老實實寫。要創新詩歌的語言,但要適可而止,不要讓它成為文字遊戲。

平與陌生化共存於壹首詩中。平中見奇,襯托奇。沒有平,齊從何而來?就像地球的起伏壹樣,只有平地,沒有高山,只有流水,沒有森林。有什麽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