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上帝和事物旅行
構思是散文寫作的總體規劃。是對“怎麽寫”的宏觀考量。在選材、確立主題之後,為散文找思路、定“全形”就成了立意的中心任務。從某種意義上說,構思的好壞決定了散文寫作的成敗。構思是壹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頓悟”活動,涉及腦科學、思維和心理學等相關學科。談論想法本身就很難;此外,散文的概念因其自由性而更為復雜。下面只能從散文的實際出發,略述三種拓展散文思維的基本途徑:
(1)時間延長。它是指作者以寫作對象為中心,以物理時間為順序,周而復始,貫穿古今。余光中的小說《山茱萸的秘密》采用了時間延展的思想。作者以山茱萸為中心,敘述了它“從屈原厭惡的惡草變成唐人親近的美飾”的過程:山茱萸與“重陽節”有關。重陽節在中國是“壹個非常有詩意的節日”。因為古人認為九月九日爬山、飲菊花酒、佩戴山茱萸可以避禍、延年益壽,所以有此習俗。最早可追溯到漢初,形成於晉宋,盛行於梁,興盛於唐——“山茱萸寵臣”“更受詩人歡迎”。本文分析了唐代盛行的“佩佩山茱萸”是“朝廷首創”的原因,最後說明了山茱萸及其別名的藥用價值。作品以時間為線索,循序漸進,詳細解釋了山茱萸的來龍去脈,揭示了山茱萸的奧秘。時間延展雖然講究“原是表末”,但也不必像史書那樣,每壹代都要涉及。運用這種思路,宜有所取有所舍,並有詳細的計劃;我們可以從古到今“順寫”,也可以從今到今“倒寫”,或者“古→今→古→今”交替進行。要註意跳躍和穿插,增加作品的波浪和機趣。否則,如果內容全面,直截了當,沒有曲折,就不會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2)空間轉換。它意味著作者通過聯想將不同的空間“連接”起來,使它們適時地存在於壹篇散文中。葉的《望月》采納了空間轉換的思想。作家先是寫上海“弄堂屋”裏的天井不能提醒人看月亮,後又寫自己夜深人靜時偶然看了月亮,針對“北平人”的批評,認為不看月亮也沒關系。然後我想到我在福州的鄉下看到了“最好的月光”,終於我回到了現實。“望月”的思路是:上海的“弄堂屋”→福州的農村→上海的“弄堂屋”。“望月”把上海和福州有機地聯系在壹起。用空間變換來構思散文,主要是尋找不同空間變換的契機——相似、相似、對立、寓意。只要找到這其中的任何壹點,就可以完成散文空間轉換的思路。
(3)意識的流動。指以作者自己的思想為原點,自由聯想,連續不斷這裏所說的“意識流”是廣義的,包括以理性言說為主的“思維流”,以情緒起伏為主的“情感流”和揭示人類深層心理的“潛意識流”。時間延伸和空間轉換是客觀的想法;意識的流動是主觀的思考。當代女作家畢淑敏的《素面朝天》是壹部“意識流動”的代表作。作家寫下《素面朝天》的標題後,丈夫說她不漂亮,觸動了她,由此開始了意識的流動:素面朝天是女人可以選擇的壹種生活方式→植物“天然自然”,人類為什麽要隱藏自己→卸妝的女友眼神清澈,不再是“虛偽的陌生人”→臉是我們的先天證,塗改過的證會更累更煩惱。勇氣在自己手裏→化妝品不過是壹些高分子化合物、果汁、動物脂肪→化妝所強調的、甚至強迫人們註意的部分是最薄弱的部分→美麗是天賦,自信如樹苗→不化妝的女性更有勇氣面對生活→她們發誓“除了禮儀和工作需要,從不化妝”。作家以“我”為主,選擇了“思維-情感流”的復合思路,充分展現了她去偽存真的心路歷程和崇尚本色的純真人格。利用意識流構思散文,先建立主腦。主腦是被意識流包圍的中心。可以是壹個人,壹個場景,壹個問題,壹個觀點。無論妳怎麽“流”,都不會離開妳的門派。其次,要有意識流動的激勵。意識不是莫名其妙產生的,總是有壹定的誘因。誘因有很多:聽到的壹句話,發現的壹個物體,遇到的壹個人,看到的壹個自然現象等等。第三,讓思維、情感、潛意識“流動”。意識的流動強調流暢、自然和不間斷。作者在構思時,要註意運用發散思維、悟性思維等方式,擺脫時空的束縛,激活意識,舒展自我。
形狀:適合大尺寸
塑造,即安排散文的結構架子,是“根據什麽來寫”散文寫作自由靈活,用“無定法”來指代散文更為恰當。但是,“寫作無定法”並不意味著亂塗亂畫或者否定散文結構的存在。我們所說的“塑造”,是就散文的基本結構而言,是“壹般”而非“固定”。如果連“壹般”都不講,那就什麽都做不了,初學者也能“想怎麽寫就怎麽寫”,那麽寫出什麽樣的散文就可想而知了。
劉熙載《藝術概論》對“壹般”做了更準確的概括:“最偉大的筆法是三:起、做、停。”它表明散文的基本結構由三部分組成:
(1)起床。開頭是散文的開頭,可以是壹句或幾句,也可以是壹段或幾段。開始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歸納為兩種基本方式:壹種是逐步引入。即由遠及近,逐漸抽出書寫對象。李坤的《柿園》描寫了柿園和柿農的辛苦,但它的開篇是:
秋天壹到,風就從西向東吹。尖銳的風,從樹枝上刷過去,半綠半黃的葉子就會碎裂。從這個時候開始,妳看到的是鉛色的天空,灰色的舊雲,在寒風中顫抖的蘆葦,還有遠處山腳下的炊煙。時光流逝,故鄉佇立在遙遠的記憶背後,想起故鄉就想起故鄉的柿子園。
這是散文“漸次引入”的壹個例子。作家從遠處落筆,漸次下筆:從秋天到風,從風到樹葉,從鉛色的天空和灰色的老雲到山腳下顫抖的蘆葦和炊煙,再談到主題——故鄉和柿園。這種曲折的寫法,為要寫的對象做了必要的鋪墊、烘托和對比,給讀者壹種曲徑通幽、漸入佳境的奇妙感覺。使用漸次引用時,要圍繞寫作對象,不可壹筆千言,離題萬裏。二是進入。也就是直奔主題,開門見山。蘇軾的《Xi玉亭記》漸漸介紹無用,言歸正傳:
亭名“雨”,馳也。古人如果高興,就會把事情說清楚,表示不會忘記。周公得糧,以書名;漢武以年聞名;孫叔叔,以他的兒子命名:他的喜悅是不均勻的,他永遠不會忘記壹個。
本文從題目入手,說明了西語亭命名的原因,並列舉了“周公奪糧”、“漢武丁”、“孫叔”三個古代事件為證,言簡意賅,清晰工整。這種直白的寫法為後面的展開和發展提供了基礎,讓讀者知道了散文的主題。留有用餐的空間是明智的。不要太飽滿太直,否則會顯得通暢單調。
(2)好的。線條是散文的主體部分,是最能看出作者功力的地方。應該是豐富飽滿的。這部分能否充分發揮,直接影響散文的寫作質量。散文寫作的自由,表現在它的靈活和變通。具體來說,就是要合理安排散文的圖式,處理好處理和銜接的關系:
首先是散文圖式的“開合”。寫作的方式有開放的也有封閉的。開,意為放下筆墨,送遠;組合意味著筆墨的收斂,貼近主題。梁實秋的《飲酒》是散文中的傑作。以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為例,開篇和結尾的圖式如下:([]中的文字是作者的提示)
在中國,喝酒有著悠久的歷史。酒的發明者據說是伊提和杜康。.....都相距甚遠,總之沒什麽好留戀的。.....《尚書》有《酒》篇,諄諄以酒為戒,反復說“祭酒”(不可再這樣喝)和“無夷酒”(不可常喝)。【聯】我想看到古代人早就習慣了喝酒,已經到了“亂而失德”的地步。.....【開(外)】禁酒難。美國從1920年開始禁酒,而...到處都是酒精。當時作者跟我說了紐約的事。壹天,壹個朋友邀請我去中國的壹家餐館吃飯,然後...要了五加皮,盡情地喝。當警察破門而入時,不要感到驚訝。警察慢慢地坐下來,...和五加皮壹個人喝著,很快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合】人的喜好,不是法令強制的。【開(中)】在中國,韓和蕭何制定了壹條法律:“三人以上無故集體飲酒,罰四兩。”這項法律沒有得到徹底實施。其實餐館妓女到處都在唱歌,壹直都是醉的。文人雅士在水邊修煉,在山上爬山,從來都離不開酒。.....即使是狂飲,...【在壹起】真的叫“酒癮”。
【凱(今日)】我有多年的葡萄酒經驗。我第壹次喝醉是在我六歲的時候。我的第壹位先生在知美齋(北平煤市街以西)樓上的壹個包房裏吃飯...喝了幾杯後,我有點醉了,就被禁止再喝了...然後我在小木旁邊的炕上睡著了,回家後醒來。......【在壹起】但酒無涯,還不如亂,看自制力如何。
作家以“飲酒”為中心,馳騁筆墨,縱橫變化:古今皆有,時進時出,開闔皆有。從而呈現出“開合交替”散文的理想圖式:開→合→開→合→開→合。開合的關鍵在於“開”。能“開”能“關”。新手寫不好散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放不下”是主要原因。至於“年輕人的作文,最重要的是充滿英語”,所以我們應該敢於大膽地寫,不要太擔心。開闔的藝術就是處理好與題目的關系——密不可分。從“不離不棄”話題開始,從“不離不棄”話題開始。即“會貼近話題,突然開竅;會遠離話題,然後轉個圈。來來回回,如舞者的轉望,歌手的發音,若遠。”3或先縱後擒,擒而縱;或先反後順,順而反;或者先抑後揚,揚而抑;或者先反轉,再修正,修正再反轉。開放融合並不神秘,需要苦心思考,更需要付出努力。讀名著時,要琢磨每個人的屈體伸體藝術;寫作時,宜練習散文的開篇和結尾。經過長期反復的練習,如果能自由重疊,錯綜變化,就接近“化百煉鋼為柔指”的散文境界了。
二是散文銜接的“破與續”。中斷是指“打斷”正在進行的敘述;延續的意思是以隱藏的形式繼續。所謂“明斷暗續”。間歇之美在於使散文跌宕起伏,激起讀者的閱讀欲望,增強散文的藝術魅力。散文寫作的表現方式主要有兩種:壹是間斷性是連續的。意思是不同事物之間可能沒有聯系,斷了;但感情是相通的,所以說“斷則不斷。”烏爾法特的《為他人服務的人》是“不連續的延續”的代表作。本文列舉了五種人:為盲人引路的向導,拯救沈睡者的殺蛇者,照顧病人的看護者,吞噬眾生的施舍者,清掃道路的普通人。從表面上看,這五種人似乎沒有什麽聯系,分明是“斷”了;作者在最後指出了他們的相似之處:這些人都是“為我們服務的人”。說明五種人之間是有內在聯系的,“所有的過錯都會延續。”其實《斷裂處的延續》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側面)講述主題,主題就是兩者之間“黑暗聯系”的內線。這就是“斷裂連續性”的內在肌理。“時時續”壹般用在浪漫主義散文和感性散文中。二是先破後續。指作者“打斷”正在進行的情節,移向另壹個情節,經過迂回曲折的發展,再回到原來的情節。任達林的《我的第壹個文學老師》采用了“先破後續”的方法。作家先寫了父親是如何教我學習古典詩詞的,但在下面,他又插了壹句:杭州的親戚給了我壹大包新書,“打開了我靈魂的窗戶”,似乎這件事與父親教“我”無關,是“斷”的;然而“很久以後”,親戚感謝我的時候,他告訴我,那壹大包書是父親托付的。原來是父親開導了我。這是上壹篇文章的“延續”。破局而從,曲折而行。“先破後續”並沒有真正打斷正在進行的劇情,而是“隱藏”了它——把它從光明替換到黑暗。這個“斷”恰恰是“似斷”,而不是“真斷”;“後續”其實就是把它從黑暗變成光明。“先斷後續”主要用於敘事散文。善於運用間斷性是散文作家成熟的重要標誌,能獲得意想不到的審美效果。
(3)停止。是散文的結尾。阻止的方法有很多,也可以歸納為兩種基本方式:壹種是繞過去。也就是回應問題,回答問題。魯迅《憶劉半農君》第壹部,說對於劉半農,“現在,很難說很”。在最後壹部分,魯迅作了中肯的評價:“...從他出生開始,我對他的感情就沒變過。十年前愛半農,近幾年恨他。這個恨是朋友的恨,因為我希望他十年前常常是半農,他是軍人,哪怕是‘淺薄’,對中國更有利。..... "從頭到尾,張先治死了,而難以評價的劉半農“下了定論”。這是壹個典型的使用回繞的例子。換行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對書寫對象的“觸摸”。二是打開它。就是由此長出,味道鮮美。廬隱的《蓬萊風光》是壹部介紹日本風光的作品,但他在文末寫道:“其實中國並沒有什麽好風景,我何必如此陶醉;但‘蓬萊’又有‘蓬萊’的另壹番風景,所以...它不能與中國優雅的習字湖相提並論。所以,我雖贊蓬萊之美,卻不敢抹殺湖之勝:燕有瘦有肥,各有醉人之處!”這壹筆說明中國和日本壹樣有美麗的風景,中日兩國的風景各有千秋,值得珍惜和欣賞。放下不是畫蛇添足,而是在初衷上更深壹層。
文字:為工作而實現
措辭意味著選擇和組織散文的語言。寫散文,不能孤立地考慮語言的運用,要把“言”和“意”聯系起來。《論語·衛靈公》記載了孔子對語言使用的看法:“孔子說,‘言不過是言’。”根據錢穆《論語新解》的註釋,詞“當時”是指辭官,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系,而當使節主要是傳達使命。國情達到,就是不辱妳命。“散文的語言也要“傳神”;只是散文的意義是作者個人的真實感受,而不是國王的生活。可以說,“達”是對散文語言運用的壹個非常恰當的審美要求。根據散文創作實踐,散文語言的表現力可分為三個境界:
(1)說到做到。這就是散文語言運用的平淡境界。意思是作者用簡單的語言清晰地記錄了自己的感受,相當於中國畫中生動逼真的“能積”。請看葉的《藕水牧羊》:
我從來沒有愛過我的家鄉,想到這裏,我覺得我的家鄉很可愛。.....因為家鄉有愛,而我愛的只有家鄉,我不能離開她。比如,親密的家人在那裏,親密的朋友在那裏。怎麽才能不依戀?我怎麽能不懷念呢?但僅僅是為了愛我的家鄉?沒有,但是我家鄉有幾個人在挾持我們。……
我們愛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鄉。
這段樸實踏實的文字,直接表達了作家無法割舍的鄉情、親情、友情,沒有任何修飾,非常真摯。相對來說,更容易掌握“想說什麽就說什麽”,基本上就是“想寫什麽就寫什麽”,可以看作是作者主觀內幕的“素描”。用的時候要挺拔婉約,不能太“白”;否則會顯得單調、膚淺、平淡。
(2)字裏行間飽含深意。這是散文語言運用的裝飾境界。是指作者用壹種文學語言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相當於神秘的“妙品”,中國畫中的“神品”。“用心說話”和“用心說話”是有區別的。既要“說清楚”,又要講究文采裝飾,力求和諧。顏路的《故鄉的楊梅》寫得很帶勁:
這種落在西北的雨,壹點也不像江南故鄉的雨?薄,絲滑,斷斷續續。
家鄉的雨,家鄉的天,家鄉的山川田野...春天,藍色中有整齊的金黃色花椰菜;夏天,有可愛的藤穗;秋天,蟋蟀和織工在潮濕的草地上唱著詩;冬天,小船在寂靜的薄冰上吱吱作響...以及熟悉的道路和親密的故居...
也是講懷舊的,但是這篇文章的寫法和上壹篇很不壹樣。作者用兩組排比句(“故鄉……”、“和……”)描繪了故鄉獨特的四季景色,帶著淡淡的鄉愁,這種鄉愁是受情感影響的,是心物交融的。江南意象的渲染,反過來又襯托了鄉愁,使鄉愁更濃。“言之有物”是用景物來烘托感情,比單純寫感情更有感情,更飽滿,更有藝術感。用來傳達感情就很難用了。選擇“融情”的景物,註意景物的特點,語言的修飾,是“以詞入詞”的重點。
(3)暗示的意圖。這是散文語言應用的泥淖。意思是作者用看似平淡的語言,含蓄地傳達出無盡的文學意義。相當於國畫中自然而意外的“壹品”。不是回歸“說盡壹切”的簡單,而是華麗之後的平淡——華麗的極致;沒有“言之有物”那麽豐富細致,但卻輕盈清晰。賈平凹的《徐靜村的故事》是壹篇具有“言外之意”和持久魅力的散文。作家用“古老的民歌”和宋代“古樸、拙樸、典雅”的青瓷來描述他在鄉村的閑散生活。文章寫道:
我家小姑娘剛來的時候翻了個身,現在走路像個蒼蠅,又啞又可愛,成了村裏人的大玩物。她經常在人們的手裏旋轉,吃過幾百頓飯。老婆也是最受歡迎的,各種應酬大家都誇她,以至於村裏的婚喪嫁娶都會請她,成為人前的行走身影。而我,這個世界上最平淡的人,喜歡安靜地坐著,安靜地思考,安靜地寫作。村裏人知道我的脾性,壹有新鮮事,就來告訴我。寫完了就不幹了,讓我寫啊寫,吵著要我看。讀著讀著就忘了自己,鄉親們忘了回報;看著鄉親們忘返,我壹時忘乎所以,邀請聽者坐在月下的陰影裏,吃茶輕酒,壹醉方休。醉久了,鄉親們睡了,風停了月,露珠在閃,蛐蛐在唱。
我把我們的村莊叫做徐靜村。
文字顯得平淡無奇,不夠華麗,記住的無非是村裏的瑣事;其實,如果是笨拙,“熟了就平淡了”,那就有了不同的含義:沒有村裏的喧囂和騷動,沒有和妳勾心鬥角;有的是向往已久的寧靜平和,有的是真心誠意。作家本人、他的妻子和女兒都被這個小村莊“同化”了。壹切都是那麽自然。村人來來往往;作家邊寫邊寫,邊讀邊讀。月下,茶淡酒淡。當風停了,露水被看見,昆蟲被聽見...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物是人非,天人合壹。超然物外的徐靜村是作家理想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夢寐以求的精神家園...賈平凹的《徐靜村》可以看作是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現代版。“言外之意”是最高的審美境界。它要求作者具備積累知識、思考、研究、寫作的“基本功”修養——尤其是理解生活、掌握語言的能力,這是長期積累的,是偶然獲得的,而不是強迫獲得的。
技巧的選擇:用技巧控制文章
選擇技巧,即選擇散文寫作手法,是“用什麽方法寫”有人認為“法”是“雕蟲小技”,是工匠的能力;寫作要註重培養學生的個性、胸懷和氣度。其實,談人格、胸懷、氣度和談“法”並不矛盾。作者的個性、胸襟、氣度通過具體的“法”表現出來;“法”是不可避免的,是寫作本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是個技術問題,所以有方法。”作家學者所提倡的“法不可為”的“最高法”也是從“法”開始的。而且“不可能”並不是說完全沒有“法”,而是作者可以毫無痕跡地自由運用自己掌握的技法,達到“隨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所以初學者掌握寫作技巧,為我所用,是非常必要的。是“不可能”的起點。
寫散文可以自由借鑒相關體裁和藝術手法。限於篇幅,這裏有三個代表性的兼職技巧:
(1)倒敘。閃回是壹種影視手法,指人物被某件事觸發,引起對過去的人、事、景、物的回憶。散文的倒敘和影視的倒敘基本壹樣。如果說有區別的話,那就是散文壹般表現的是作者的倒敘,而影視反映的是作品中人物的倒敘。倒敘類似於插值,可以改變寫作的節奏,讓過去和現在都存在。但側重點不同:插入側重於對事件的客觀描述,以解釋和補充主要事件;倒敘著重表現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過程。在散文中,倒敘有三種基本表現形式:
1.單壹閃回。也就是從這裏到那裏的壹次性閃回。徐誌摩的《想飛》充滿了詩人的率真和孩童般的幻想。作者從眼前快樂飛翔的百靈鳥想到了童年時盤旋在塔頂的“餓鷹”。這只鷹是作家童年的“大鵬”,寄托了他展翅高飛的夢想。這種倒敘反映了很多人失去翅膀,忘記飛翔的現實,表現了童心的價值,強化了主題。
2.連續閃回。也就是說,從壹次到最多連續的閃回。李廣田的《瞿俊筆記》是壹篇感傷的散文。作家故地重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我想到了柳下惠先生,他在風清月白的時候學佛,談禪,想到了打扮滑稽的牟君,想到了留著光頭疤的孫俊,想到了因為臭味用花露水洗澡的左軍。編劇用連續倒敘的方式提到四個人,都是為了問瞿俊:“他們當中,我最清楚地記得瞿俊。”以客襯主,漸寫;文風多變,不死板。
3.交叉閃回。也就是現在和過去交替出現。何其芳的《雨前》在兩個地方描寫了雨前的景象:壹是作家從龜裂的大地和樹根上“記起了故鄉的雷聲和雨聲”,寫出了雷聲的兇猛和雨聲的溫柔;在壹個地方,落地的白鴨“想起了在老家放小鴨的人”,畫了壹幅生動的放鴨圖。整體上呈現出“現在(土與根)→過去(雷與雨)→現在(白鴨)→過去(養鴨人)”的交叉狀態。這種交叉倒敘使現在和過去形成鮮明的對比,充分表達了作家對雨的渴望。
倒敘具有烘托、鋪墊、對比等多種功能,使文本曲折,突出主旨。利用倒敘,我們應該找到觸發點;註意今昔的轉換,使散文流暢自然。
(2)自由筆。閑筆是金聖嘆在評論《水滸傳》時提出的壹種小說手法:“此文之美,……需細看其文筆所造成的閑適,……”⑥指看似與文本無關,實則能增強作品藝術性和魅力的描寫。又稱“閑筆”、“閑筆”、“閑筆”。小說中的閑筆是穿插在情節中的非情節因素,具有烘托人物、渲染氣氛、延緩情節發展的作用。散文的閑筆,是“遊離”文本的“閑文”,也可以鋪墊、襯托、渲染文本。倪壹德的《秦淮秋雨紅葉》是壹篇遊記散文,文中有幾處用閑筆。在開頭,作者指出,在重陽節前後,“秋天的精神得到充分發揮”。還建議騎驢去“高開闊地”,欣賞“秋天的山野風光”。這是壹種先寫短文,再輸入文字的預閑筆。為後面的作者欣賞秋天的紅葉,尋找秋天的精神打下了必要的基礎。中間寫的是“野山風光”:山坡上不知名的野花,“遠處角落裏的壹堵墻”,“天上飄著的白雲”,幾間破舊的茅屋,“垂著黃頭的向日葵”,柴飛抱著壹堆付錢的孩子站在面前。這是壹支出現在書寫中的夾式筆。看似與紅葉無關,實則為紅葉設置了背景,增添了生活情趣。結尾有壹段話是後閑之筆:“日頭緩緩斜,影漸細長。所有的風景自然增加了它們的光彩。”作者寫完正文後,再次敘述短文——進壹步渲染背景,以體現紅葉的效果;也說明黃昏已至,以賞葉為中心的秋遊已告壹段落。
閑置的鋼筆不是多余的。其實它是用閑散文寫正文,所以有“閑筆不閑”之說。使用閑筆的關鍵在於恰當把握閑文與正文的距離——不要太遠也不要太近,只有妥協。沒有閑筆的散文,不會影響主題的清晰表達,但必然缺乏應有的意境、色彩和韻味,其審美價值也會大打折扣。換句話說,閑筆的使用有助於提高散文的審美情趣。正因為如此,《大英百科全書》在對“散文”的解讀中指出:“這種離題的閑筆顯示了最高的寫作技巧:它表明壹個作家在更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目標時需要放松,需要在壹段時間的緊張之後擺脫和放松。”
(3)專註。對焦是攝影的常用手段。為了追求清晰的表現,攝影師將焦距調整到最佳位置,相對聚焦於壹點。在散文中,是指將某件事或某個話題作為銜接材料,貫穿始終,使之成為故事的焦點(核心)。有兩種常見的對焦方法:
1.具體聚焦。把重點放在有鮮明形象特征的東西上,組織好篇章。子涵的《紅色指甲花》是壹篇很有特色的散文。它以指甲花為重點,集中體現了作者童年的生活經歷:每年夏天,奶奶家都開滿了紅色的指甲花(這是壹大片)。我最喜歡我阿姨用指甲花染我的指甲。鮮紅的顏色讓我過目不忘,以至於變成了壹種“情結”。至今拒絕塗指甲油(範圍縮小到具體人物——大媽,具體形象——指甲花,但寫在很遠的地方)。姨媽結婚後,“我”再也沒有染過指甲(這是壹個巴掌拍不響,但我還是扣了主線——指甲花)。後來“我”和媽媽通了電話,得知姨媽的生活發生了變化。我由衷地為她高興,紅色的指甲花在我面前壹閃而過(重點是今天的人物)。題末:“指甲花,那是生命的顏色。”作者通過《海娜》生動地反映了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時代,普通人的親情和對美的追求。構思精妙,以小見大,真正做到了“半片花瓣上說人情”。具象聚焦以其突出的形象性和獨特性,能體現作者的主觀感受,使散文獨具特色,給讀者留下直觀的印象。記敘文和浪漫主義散文的具體重點,往往是托付給作者的主觀內幕,而感性散文則是托付給作者發現的東西。
2.專註於主題。以壹個有意義的話題為核心,米倫全文。唐敏的《溫暖》運用了話題焦點。它以“溫暖”為凝結點,從多個角度進行解讀:溫暖是壹個稻草底座,壹個洪飛,壹個庭院,壹個少女的微笑,溫暖是壹道風景,溫暖是重陽節,愛,溫暖是壹種默契,溫暖是壹個昏暗的客棧,溫暖是壹種人情味...溫暖是“永恒的寶藏”。圍繞“溫暖”這壹話題,作者表達了自己的經歷,將理智與理智融為壹體。這種“放射性”的寫作方式,為讀者提供了多種理解“溫暖”的視角,讓他們舉壹反三。話題聚焦要選擇作者有話要說,讀者感興趣的話題。寫的時候,可以放下,可以收回。話題焦點壹般存在於浪漫散文和感性散文中。
劉勰在《文心雕宗龍疏》中說:“共取壹萬,養之以治繁。”重點是確立萬物之“壹”和處理復雜的“必然”。有了散文的重點(核心),它的各個部分和層次就會聯系得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