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13歲女生考上北大18歲博士,28歲結婚53歲導師去美國定居,後來怎麽樣了?

13歲女生考上北大18歲博士,28歲結婚53歲導師去美國定居,後來怎麽樣了?

我還記得壹篇初中課文《十三歲的機會》,講的是壹個天才少女田曉菲十三歲考上北大的故事。當時我很佩服這個女生。真的很神奇。這篇文章有壹個片段我記得很清楚。當她和同學坐車路過北大門前時,她固執地不肯看,因為她覺得自己壹定能考上北大。然後她得到了她想要的。如今很多年過去了,這個才華橫溢的女孩到底怎麽了?

1971年,田曉菲出生於壹個書香世家。他的父親是大學教授。她的出生地是哈爾濱,但她在天津長大。受父母影響,她很愛學習,最喜歡看關於詩歌的書。她從四歲起就開始寫自己的詩。

眾所周知,十三歲時,她考上了北京大學。這是因為她發表了許多詩歌。

在北大中文系,有很多才華橫溢的人,他們的詩寫得非常好。比如:海子和顧城。田曉菲的偶像是海子。然而海子最後還是臥軌自殺了。這對田曉菲是壹個巨大的打擊。她決定更加努力學習,向她的偶像致敬。

畢業於北京大學的田曉菲選擇了去美國留學。當他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他遇到了壹所大學的校長。這個人後來成了他的丈夫。是文學讓他們相遇,相知,最終相愛。

博士畢業後,她和丈夫壹起生活在美國。田曉菲和她的丈夫相差將近25歲。這是相對傳統的父母無法接受的。田曉菲對此反應強烈,他從小受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認為愛情與年齡無關。她對父母敏感,懂事。最後父母看到她的決心,只好妥協,同意了這門親事。

1999年,田曉菲成為美國公民,並成為虞雯和安的妻子。因為成績優異,她進入哈佛大學任教。她的生活很順利。結婚後,兩個人很恩愛。年齡差距太大,並沒有阻止他們的快樂。快樂永遠來自自己的內心,外界因素影響不了。

對於田曉菲定居美國的事實,她的父母有些失望。但窮則傳宗接代,只要子女幸福,別無所求。也有壹些網民對田曉菲不回國報效祖國感到憤慨。作為壹個局外人,我不評論別人的生活。

田曉菲現在在美國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在業余時間,我和我丈夫比較詩歌。這對夫妻合作翻譯了許多詩歌。但是他們仍然沒有孩子。從照片上看,她並不年輕。時間無情地在她臉上留下了印記。但是,她的氣質變得更加溫潤溫柔了。

還記得在課本上看到她的文章《十三的機會》,帶給我壹種悸動。壹旦她的事跡激勵了我,我就變得非常喜歡學習。想著有壹天我也能像她壹樣考上北大。在未名湖上吹起風。但是我沒有得到我想要的。

真正的聰明需要努力才能永遠保持。如果不努力,真的有可能失去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