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是鄭文死後追來的。漢族,梅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的畫家、文學家和美食家是豪放派詩人的主要代表之壹。
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端的要求。汪洋散文奔放流暢,詩歌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存詩三千九百余首。
就文章而言,它與歐陽修並稱為“甌塑”,就歌詞而言,它與辛棄疾並稱為“蘇信”。
在詩歌方面,他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在書法方面,他“推陳出新,不練古人”,開創了“尊意”的書風。他的著作《黃州寒食貼》被譽為世界第三行書,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善畫枯木竹石,反對程序束縛,重形似,為後人作畫。
後世學者稱之為“破仙”、“詩神”、“詞聖”。父親蘇洵,弟弟蘇轍,是唐宋八大家之壹,合稱“三蘇”。
蘇軾是蘇洵的次子(蘇洵長子去世)。嘉祐二年(1057),蘇軾和弟弟蘇轍壹起中了進士。他在新法中反對王安石,被貶黃州。
世人說:“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三父子中,蘇軾的成就是最高的,超過了蘇洵和蘇轍。清人恭恭敬敬地說:“壹家父子三詩人,古往今來有四大文學家。”三次客”指蘇父子。
主要作品:《水調頭》、《赤壁賦》、《江城子正月二十夢》、《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泊》、《江城子·密州狩獵》、《飲楚清後的雨》、《浣溪沙》、《臨江仙》、《提西林碧》。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壹”。(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宋詞狂放派的創始人也寫婉約詩。
父子合稱為“蘇三”,三人都是著名的政治家。
擴展數據:
1,早期體驗
蘇軾,繼唐初大臣蘇為道之後,於景壽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 65438+十月八日)生於虞美人眉山。蘇軾的祖父是蘇緒,字仲賢,祖母是石氏。蘇軾的父親蘇洵,就是聖紫晶所說的“蘇勞權”。
蘇洵很努力,雖然晚了。蘇軾的名字“石”,原意是車前的扶手,意思是扶危濟困,不可或缺。蘇軾生性豁達,率真誠懇,深得道家風範。好朋友,好食物,創造了很多美食,好茶,和優雅的山間旅行。
2.在北京考試
嘉祐元年(1056),蘇軾第壹次離開四川去北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21歲的蘇軾和19歲的蘇轍從西蜀偏遠地區,順流而下,於嘉祐二年(1057)赴京趕考。
當時的考官是文學泰鬥歐陽修,初級考官是老詩人梅。這兩個人決心在詩歌上創新,蘇軾清新灑脫的文筆壹下子把他們都震住了。
策略的題目是“以刑賞忠論”。蘇軾的《以刑賞忠論》獲得了考官歐陽修的賞識,但由於歐陽修誤以為是弟子曾鞏所寫,為了避嫌,只好屈居第二。
蘇軾在文章中寫道:“臯陶是個書生,會殺人。說殺第三個,姚說殺第三個。”歐和梅都很佩服他的文筆,但不知道這些字的出處。而蘇軾謝他,就是問他,蘇軾答:“何以知出處!”
歐陽修聽了這話,不禁贊嘆蘇軾的豪氣和敢於創新,並預見了蘇軾的未來:“此人可以說是善讀書、善用書,其文章將來天下絕無僅有。”
百度百科: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