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寫社會底層辛勤勞動者的詩

寫社會底層辛勤勞動者的詩

憐憫農民(1)

(唐)

當除草是中午的時候,

汗珠滴落在地上。

誰知道中國菜,

粒粒皆辛苦。

解說:這首詩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表現了詩人對農民的深切同情。農民勞動的艱辛警示人們要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珍惜糧食。

閔農(2)

(唐)

春天種壹顆小米,

秋天收獲的是壹萬粒種子。

四海無閑田,

農民還是餓死。

解說:這首詩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表現了詩人對農民的深切同情。農民辛辛苦苦幹了壹年,終於獲得了大豐收,但還是要餓死,從而暴露了封建社會農民遭受的深重剝削。

以上兩首詩合稱“為農民兩首詩”,又稱“為古風兩首詩”。

蠶女

(宋)張羽

昨天進城的時候,

我滿臉淚水地回來了。

那些渾身羅綺的人,

不是養蠶的。

描述:這首詩通過養蠶的農婦進城賣絲的所見所感,揭示了“剝削者不勞而獲,勞動者食不果腹”的令人震驚的社會現實,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統治階級壓迫剝削的不滿。

河邊漁夫

(宋)範仲淹

人們在河上來來往往,

但是我喜歡鱸魚美人。

看壹葉扁舟,

在暴風雨中。

解說:這首詩指出,來來往往在河上飲酒作樂的人們,只知道鱸魚的美味,卻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漁民與驚濤駭浪搏鬥的危險與艱辛。全詩通過反映漁民勞動的艱辛,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關註,體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